【单选题】
制作环节吊弦时,吊弦环直径应为其线径的___。
A. 2~3倍
B. 3~5倍
C. 5~8倍
D. 5~10倍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对于普通单开道岔,在线岔处限制管的前后,在两条接触线上各设双吊弦,两吊弦的纵向距离应不大于___。
A. 50mm
B. 80mm
C. 100mm
D. 150mm
【单选题】
在限制管范围内,上边接触线与限制管应保持___的间隙。
A. 1~2mm
B. 1~3mm
C. 2~3mm
D. 1~5mm
【单选题】
在高速交叉线岔中,采用在交叉点两侧___处各设一组交叉吊弦的安装形式,来确保两支接触线的高度。
A. 500~600mm
B. 550~630mm
C. 680~720mm
D. 690~745mm
【单选题】
高速1/9单开道岔,其道岔支柱一般位于道岔理论岔心开口侧___处。
A. 0.6m
B. 0.8m
C. 1.0m
D. 1.5m
【单选题】
高速1/12单开道岔,其道岔支柱一般位于道岔理论岔心开口侧___处。
A. 0.6m
B. 0.8m
C. 1.0m
D. 1.5m
【单选题】
高速1/9单开道岔,其道岔支柱一般位于线间距___处。
A. 250mm
B. 300mm
C. 350mm
D. 400mm
【单选题】
高速1/12单开道岔,其道岔支柱一般位于线间距___处。
A. 250mm
B. 300mm
C. 350mm
D. 400mm
【单选题】
高速1/9复式交分道岔,其道岔支柱一般位于距岔心___处。
A. 0.6m
B. 0.8m
C. 1.0m
D. 1.5m
【单选题】
高速1/12复式交分道岔,其道岔支柱一般位于距岔心___处。
A. 0.6m
B. 0.8m
C. 1.0m
D. 1.5m
【单选题】
高速1/9道岔,其道岔处正线拉出值一般为___。
A. 200mm
B. 300mm
C. 350mm
D. 400mm
【单选题】
高速1/12道岔,其道岔处正线拉出值一般为___。
A. 200mm
B. 300mm
C. 350mm
D. 400mm
【单选题】
高速1/9道岔,其道岔处侧线拉出值一般为___。
A. 200mm
B. 300mm
C. 350mm
D. 400mm
【单选题】
高速1/12道岔,其道岔处侧线拉出值一般为___。
A. 200mm
B. 300mm
C. 350mm
D. 400mm
【单选题】
高速1/9道岔,其交叉渡线处正线拉出值一般为___。
A. 200mm
B. 300mm
C. 350mm
D. 400mm
【单选题】
高速1/12道岔,其交叉渡线处正线拉出值一般为___。
A. 200mm
B. 300mm
C. 350mm
D. 400mm
【单选题】
高速1/12道岔,其道岔开口方向下一定位点拉出值为___。
A. 0mm
B. 150mm
C. 200mm
D. 250mm
【单选题】
高速1/9道岔,其道岔开口方向下一定位点拉出值为___。
A. 0mm
B. 150mm
C. 200mm
D. 250mm
【单选题】
高速1/9道岔,其复式交分道岔处拉出值为___。
A. 0mm
B. 150mm
C. 200mm
D. 250mm
【单选题】
高速1/12道岔,其复式交分道岔处拉出值为___。
A. 0mm
B. 150mm
C. 200mm
D. 250mm
【单选题】
单开道岔标准定位,定位最好是设在道岔导曲线两内轨距为___处。
A. 690mm
B. 745mm
C. 800mm
D. 835mm
【单选题】
160km/h及以下区段,对单开道岔定位支柱应位于道岔起点轨缝至线间距___的范围内。
A. 690mm
B. 700mm
C. 745mm
D. 835mm
【单选题】
160km/h以上区段,对于对称(双开)道岔定位支柱应按设计的定位支柱布置,定位支柱间跨距误差___。
A. ±0.5m
B. ±1m
C. ±1.5m
D. ±2m
【单选题】
160km/h及以下区段,对于对称(双开)道岔定位支柱应位于道岔起点轨缝至线间距___的范围内。
A. 690mm
B. 700mm
C. 745mm
D. 835mm
【单选题】
160km/h以上区段,对单开道岔定位支柱应按设计的定位支柱布置,定位支柱间跨距误差___。
A. ±0.5m
B. ±1m
C. ±1.5m
D. ±2m
【单选题】
对称(双开)道岔,交叉点位置标准值横向距两线路任一线路中心不大于___。
A. 200mm
B. 300mm
C. 350mm
D. 400mm
【单选题】
对称(双开)道岔,交叉点位置标准值纵向距道岔定位大于___。
A. 1.5m
B. 2m
C. 2.5m
D. 3m
【单选题】
单开道岔,交叉点位置标准值横向距两线路任一线路中心不大于___。
A. 200mm
B. 300mm
C. 350mm
D. 400mm
【单选题】
单开道岔,交叉点位置标准值纵向距道岔定位大于___。
A. 1.5m
B. 2m
C. 2.5m
D. 3m
【单选题】
单开道岔和对称(双开)道岔,160km/h及以下区段的交叉点位置安全值是:交叉点位于道岔导曲线两内轨距___范围内的横向中间位置。
A. 500~800mm
B. 600~1050mm
C. 630~1085mm
D. 735~1085mm
【单选题】
单开道岔和对称(双开)道岔,160km/h以上区段的交叉点位置安全值是:线岔交叉点位于道岔导曲线两内轨距___范围内的横向中间位置。
A. 500~800mm
B. 600~1050mm
C. 630~1085mm
D. 735~1085mm
【单选题】
当室外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不得接近故障点___以内。
A. 4m
B. 8m
C. 10m
D. 6m
【单选题】
单开道岔和对称(双开)道岔,160km/h及以下区段的交叉点位置限界值是:线岔交叉点位于道岔导曲线两内轨距___范围内的横向中间位置。
A. 500~800mm
B. 600~1050mm
C. 630~1085mm
D. 735~1085mm
【单选题】
单开道岔和对称(双开)道岔,160km/h以上区段的交叉点位置限界值是:线岔交叉点位于道岔导曲线两内轨距___范围内的横向中间位置。
A. 500~800mm
B. 600~1050mm
C. 630~1085mm
D. 735~1085mm
【单选题】
单开道岔和对称(双开)道岔,交叉点位置横向位置允许偏差限界值是:___。
A. 20mm
B. 30mm
C. 50mm
D. 80mm
【单选题】
当线岔处两支均为工作支时,在两接触线相距500mm处正线线岔的侧线接触线比正线接触线抬高的标准值为___。
A. 20mm
B. 30mm
C. 50mm
D. 80mm
【单选题】
当一支为非工作支时,在两接触线相距500mm处160km/h及以下区段的非工作支接触线比工作支接触线抬高的标准值为___。
A. 20mm
B. 30mm
C. 50mm
D. 80mm
【单选题】
当线岔处两支均为工作支时,在两接触线相距500mm处正线线岔的侧线接触线比正线接触线高的安全值为___。
A. 0~30mm
B. 10~30mm
C. 0~20mm
D. 10~20mm
【单选题】
当线岔处两支均为工作支时,在两接触线相距500mm处侧线线岔两接触线的高差的安全值不大于___。
A. 20mm
B. 30mm
C. 50mm
D. 80mm
【单选题】
当线岔处一支为非工作支时,160km/h及以下区段的非工作支接触线比工作支接触线抬高的安全值为___。
A. 50~80mm
B. 50~100mm
C. 50~120mm
D. 80~100mm
【单选题】
当线岔处一支为非工作支时,160km/h以上区段延长一跨并抬高后下锚的安全值为___。
A. 300~500mm
B. 350~500mm
C. 400~500mm
D. 450~500mm
推荐试题
【判断题】
邮寄进境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由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在国际邮件互换局实施检疫。邮局应当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A. 对
B. 错
【判断题】
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对来自动植物疫区的船舶、飞机、火车,可以登船、登机、登车实施现场检疫
A. 对
B. 错
【判断题】
来自动植物疫区的船舶、飞机、火车,经检疫发现禁止进境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的,必须作熏蒸、消毒或者其他除害处理
A. 对
B. 错
【判断题】
装载进境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的车辆,经检疫发现病虫害的,其装载的货物无需一并作除害处理
A. 对
B. 错
【判断题】
进境、过境运输工具在中国境内停留期间,交通员工和其他人员需要将所装载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带离运输工具,应当向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报检
A. 对
B. 错
【判断题】
装载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出境的运输工具,装载前应当在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监督下进行消毒处理
A. 对
B. 错
【判断题】
进出境动物和植物种子、种苗及其他繁殖材料,需要隔离饲养、隔离种植的,在隔离期间,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不再实施检疫监督
A. 对
B. 错
【判断题】
《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中的运输设备是指货物集装箱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国境口岸以及停留在该场所的入境、出境交通工具上,所有非因意外伤害而死亡并死因不明的尸体,必须经卫生检疫机关查验
A. 对
B. 错
【判断题】
入境、出境的集装箱、货物、废旧物等物品在到达口岸的时候,承运人、代理人或者货主,必须向卫生检疫机关申报并接受卫生检疫
A. 对
B. 错
【判断题】
入境的集装箱、货物、废旧物等必须在到达口岸实施卫生检疫
A. 对
B. 错
【判断题】
入境、出境的人体组织、血液的携带人、托运人或者邮递人,必须向卫生检疫机关申报并接受卫生检疫
A. 对
B. 错
【判断题】
对入境、出境的旅客、员工个人携带的行李和物品,不需实施卫生检查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国内或者国外某一地区发生检疫传染病流行时,卫生检疫机关可以宣布该地区为疫区
A. 对
B. 错
【判断题】
检疫锚地由卫生检疫机关确定,报国务院交通和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A. 对
B. 错
【判断题】
入境船舶在领到卫生检疫机关签发的入境检疫证后,方可降下检疫信号
A. 对
B. 错
【判断题】
昼间悬挂“Q”字信号旗表示本船有染疫或者染疫嫌疑,请即刻实施检疫
A. 对
B. 错
【判断题】
凡具备船舶夜航条件,夜间可靠离码头和装卸作业的港口口岸,应对所有入境船舶实行24小时检疫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船舶实施出境检疫完毕后,又有除引航员和经许可的人员以外的人员上船的,应对该船舶重新实施检疫
A. 对
B. 错
【判断题】
入境旅客必须在指定的地点,接受入境查验,同时用书面或者口头回答检疫医师提出的有关询问
A. 对
B. 错
【判断题】
卫生检疫机关可以派员随入境直通列车实施检疫
A. 对
B. 错
【判断题】
徒步入境、出境的人员,必须首先在指定的场所接受入境、出境查验,未经卫生检疫机关许可,不准离开指定的场所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由国外起运经过我国境内的货物,如果不在境内换装,除发生在流行病学上有重要意义的事件,需要实施卫生处理外,在一般情况下不实施卫生处理
A. 对
B. 错
【判断题】
卫生检疫机关对已在其他口岸实施卫生处理的交通工具不再重复实施卫生处理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国境口岸停留的国内航行的船舶如果存在鼠患,应当由卫生检疫机关实施除鼠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到达时,船舶上啮齿动物有反常死亡,并且死因不明的,为染有鼠疫
A. 对
B. 错
【判断题】
航空器在航行中曾经有霍乱病例发生,但在到达前该病员已经离去的,为染有霍乱
A. 对
B. 错
【判断题】
来自黄热病疫区的人员在入境时,必须向卫生检疫机关出示有效的黄热病预防接种证书
A. 对
B. 错
【判断题】
船舶在航行中曾经有黄热病病例发生的,为染有黄热病嫌疑
A. 对
B. 错
【判断题】
受留验的人员在留验期间如果出现检疫传染病的症状,卫生检疫机关应当立即对该人员以及与其接触的其他受留验人员实施隔离
A. 对
B. 错
【判断题】
危险化学品目录,由海关总署会同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公安、环境保护、卫生部门等,根据化学品危险特性的鉴别和分类标准确定、公布,并适时调整
A. 对
B. 错
【判断题】
海关负责对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实施检验
A. 对
B. 错
【判断题】
负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
A. 对
B. 错
【判断题】
根据《国际航行船舶进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口岸检查办法》的规定,海关对来自动植物疫区的船舶和船舶装载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及其他检疫物,应当在锚地实施检疫
A. 对
B. 错
【单选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C.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单选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________是善治之前提。___
A. 良法
B. 守法
C. 执法
D. 普法
【单选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将每年的_______定为国家宪法日。___
A. 12月1日
B. 8月1日
C. 12月4日
D. 8月8日
【单选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和法律的权威在于_______。___
A. 实施
B. 规范
C. 教育
D. 惩罚
【单选题】
根据《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属于加强合法性审查具体措施的是______。___
A. 组织风险评估
B. 坚持集体讨论决定
C. 未经合法性审查可以先提交讨论
D. 建立法律顾问队伍
【单选题】
根据《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要求,海关系统要落实________的普法责任制。___
A. “谁负责谁普法”
B. “谁管理谁普法”
C. “谁立法谁普法”
D. “谁执法谁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