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最根本的关系是( )。
A. 认识关系
B. 实践关系
C. 价值关系
D. 审美关系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过‘过火’,加以夸大,……甚至必然会变成荒谬绝伦的东西”,这说明真理是( )。
A. 客观的
B. 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才能成立
C. 多元的
D. 一元的
【单选题】
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理论联系实际
C. 实事求是
D.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单选题】
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
A. 农民播种小麦
B. 医生给病人做手术
C. 法官审理案件
D. 科学家进行化学实验
【单选题】
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这是由( )。
A. 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
B. 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
C. 环境和资源状况决定的
D. 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
【单选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
A.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 主体头脑中固有的
D. 绝对观念在头脑中的显现
【单选题】
一个认识的完整过程是( )。
A.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B. 实践——认识——实践
C. 认识——实践——认识
D. 概念——判断——推理
【单选题】
下列各项正确说明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标准的是( )。
A. 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 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 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D. 以实践中是否达到预想目的定是非
【单选题】
认识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得到发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 )。
A. 科学家们不断地发明创造
B.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与结合
C. 社会实践的需要
D. 人们追求知识的愿望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性认识不同于感性认识特点的是( )。
A. 直接性
B. 主观性
C. 生动性
D. 抽象性
【单选题】
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处在于看它( )。
A. 是否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
B. 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C. 是否说得清楚明白
D. 是否被大多数人承认
【单选题】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其主要依据是( )。
A. 它具有客观实在性
B. 它具有直接现实性
C. 它具有形式的多样性
D. 它具有社会历史性
【单选题】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C.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
D.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单选题】
社会存在是指( )。
A.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B. 社会精神财富的总和
C. 社会各种关系的总和
D. 社会各种要素的总和
【单选题】
“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之一”,这种观点属于( )。
A. 地理环境决定论
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 历史唯物主义
D. 历史宿命论
【单选题】
自然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 )。
A. 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来实现
B. 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来实现
C. 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来实现
D. 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来实现
【单选题】
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可以( )。
A. 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 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C. 决定社会进步的程度
D. 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
【单选题】
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
A. 地理环境的优劣
B. 物质生产方式
C. 社会风气的好坏
D. 人口增长的快慢
【单选题】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 )。
A. 生产力的社会形式
B. 生产关系的构成要素
C. 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 经济规律产生的客观经济条件
【单选题】
社会意识是( )。
A. 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B. 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C. 人类改造社会的过程
D. 人类自我改造的过程
【单选题】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
A. 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B. 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C. 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D. 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单选题】
( )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A. 自然科学
B. 哲学社会科学
C. 风俗习惯
D. 社会心理
【单选题】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范畴是标志( )。
A. 人类进行生产活动.政治活动和科学实验能力的范畴
B. 人类改造旧的社会制度.创建新的社会制度能力的范畴
C. 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能力的范畴
D. 人类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与外部物质世界能力的范畴
【单选题】
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
A. 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B. 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
C.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D. 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单选题】
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是( )。
A. 劳动者素质
B. 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C. 生产工具的状况
D. 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单选题】
生产力诸因素中的最活跃的因素是( )。
A. 劳动者B.劳动对象
B. 劳动资料D.生产工具
【单选题】
现阶段,先进生产力集中体现为( )。
A. 劳动对象
B. 科学技术
C. 劳动者
D. 劳动资料
【单选题】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因为科学技术( )。
A. 是直接现实的生产力
B. 能把生产力诸要素结合起来构成现实的生产力
C. 是构成生产力的最重要的独立因素
D. 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转为现实的生产力
【单选题】
生产关系概念反映的是( )。
A. 人们在物质生产中的经济关系
B. 人们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C. 人们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D. 人们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
【单选题】
在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
A. 生产关系
B. 家庭关系
C. 政治关系
D. 思想关系
【单选题】
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 生产资料所有制
B. 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C. 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D. 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单选题】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第一次科学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 )。
A. 社会进步的间接动力
B. 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C. 社会进步的唯一表现
D. 社会进步的潜在因素
【单选题】
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型 ( )。
A. 原始社会的公有制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公有制
B. 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社会主义公有制
C. 个体生产的所有制和社会化生产的所有制
D. 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单选题】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从过程看二者关系表现为
A. 不适合----适合
B. 适合---不适合
C. 基本相适合---基本不相适合---基本相适合
D. 不适合---适合---不适合
【单选题】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
A.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C. 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 生产力的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单选题】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先进还是落后的根本标志,是看它( )。
A. 是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
B. 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C. 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D. 是否实现了社会公平和社会平等
【单选题】
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
A. 生产力
B. 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C.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 该社会的全部社会关系
【单选题】
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是指( )。
A. 政治法律制度与军队警察等
B. 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
C. 政权和政治法律制度
D. 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
【单选题】
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 )。
A. 国家政权
B. 党派组织
C. 社群组织
D. 法律设施
【单选题】
国家就其起源来说,它是( )。
A. 暴力掠夺的产物
B. 社会契约的产物
C. 产品分配不公的产物
D.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单选题】
国体和政体的关系为( )。
A. 二者没有关联
B. 并列关系
C.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
D. 政体决定国体,国体为政体服务
推荐试题
【单选题】
第1615题:高压容器的代号是___。
A. M
B. L
C. H
【单选题】
第1616题:国家对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实行___。
A. 淘汰制度
B. 技术改造
C. 修复利用
【单选题】
第1617题:应急预案评审应当形成___并附有专家名单。
A. 意见记录
B. 专家个人意见
C. 书面纪要
【单选题】
第1618题:急冷锅炉的水力清焦属于裂解炉的___内容。
A. 中修
B. 大修
C. 小修
【单选题】
第1619题:保证火炬正常使用的附件中,___不是保证火炬点燃的装置。
A. 常明灯
B. 消防蒸汽
C. 爆燃线
【单选题】
第1620题:___具有浮头式换热器的优点,又克服了固定式换热器的缺点。结构较浮头简单、制造简便、易于检修清洗。
A. 填料函式换热器
B.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C. 管壳式换热器
【单选题】
第1621題:乙烯装置消防栓应按建筑防火规范设定:通常消防栓端口压力应高于___MpA
A. 0.3
B. 0.35
C. 0.5
【单选题】
第1622題:离心泵在启动前未充满液体,泵壳内存在空气,吸入口处形成的负压不足以将液体吸入泵内,泵虽启动但不能输送液体的现象称为___。
A. 汽蚀
B. 气缚
C. 喘振
【单选题】
第1623题:除所有大中型危险化学品企业外,不具备建立专职救援队条件的其他危险化学品企业、必须建立___救援队。
A. 专业应急
B. 兼职
C. 志愿
【单选题】
第1624:设备密封泄露属于___排放。
A. 低点
B. 有组织
C. 无组织
【单选题】
第1625题:含有或直接沾染危险废物的弃包装物、容器、清洗杂物为___。
A. 废包装物
B. 一般废物
C. 危险废物
【单选题】
第1626题:离心压缩机转速越高,防喘振流量越___。
A. 小
B. 不确定
C. 大
【单选题】
第1627题:压力表的量程应为工作压力的___倍。
A. 1.1-1.5
B. 1.5-2
C. 2-2.5
【单选题】
第1628题:正在运行的裂解炉,汽包遇到___情况是不需要立即停炉处理
A. 汽包液位低
B. 汽包压力指示异常
C. 汽包液位指示失灵
【单选题】
第1629題:存放危险废物的场所必须设置___。
A. 放置说明
B. 照明
C. 危险废物标志
【单选题】
第1630题:螺杆泵启动时A( )将出口阀关死,___用出口阀调节流量。
A. 不能、不能
B. 不能、能
C. 能、能
【单选题】
第1631题:裂解炉点火前测爆时,可燃气体浓度小于___%、测爆合格。
A. 0.4
B. 0.2
C. 0.5
【单选题】
第1632题:乙烷原料中硫含量过低,其结果可能是___。
A. 可抑制炉管的渗碳
B. 裂解反应中生成的一氧化碳减少
C. 甲烷化反应器飞温
【单选题】
第1633题:安全生产五要素是指___,
A. 人、物、能量、信息、设备
B. 人、机、环境、管理、信息
C. 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
【单选题】
第1634题:密封油泵的水压试验保压时间至少___min。
A. 30
B. 20
C. 10
【单选题】
第1635题:现场处置方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___等内容。
A. 附件
B. 注意事项
C. 应急保障
【单选题】
第1636题:有组织排放污染物浓度可以比无组织排放浓度___。
A. 高
B. 相同
C. 低
【单选题】
第1637题:进入塔器内作业时,有机物含量应小于___%。
A. 0.1
B. 0.2
C. 0.5
【单选题】
第1638题:下列___属于易燃气体。
A. 二氧化碳
B. 乙炔
C. 氧气
【单选题】
第1639題:不能用于擦洗设备的是___。
A. 洗衣粉
B. 肥皂
C. 汽油
【单选题】
第1641題:关于乙烯装置设备的防腐措施,说法错误的是___。
A. 脱盐可以脱除介质中腐蚀的有害物质
B. 设备内加衬里是电化学保护
C. 使用中和剂的机理是中和
【单选题】
第1642题:下列个选项中,可能导致热电偶温度计故障的有___。
A. 进行了冷端补偿
B. 在回路中接入了第三种材料
C. 热电偶材质选用不当
【单选题】
第1643题:压缩机检修后,进行空试前必须保证___工作正常,防止磨损压缩机轴瓦。
A. 调速系统
B. 润滑油系统
C. 工艺联锁系统
【单选题】
第1644题:硫化氢主要损害___、呼吸系统刺激黏膜。
A. 消化系统
B. 造血系统
C. 中枢神经
【单选题】
第1645题:对于容易产生静电的设备、管道及构架等,所有这些静电接地设施必须保持完整无损,定期测定电阻值,其 电阻值要求不大于___Ω。
A. 50
B. 100
C. 150
【单选题】
第1646题:编制防震减灾___,应当遵循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全面预防的原则,以震情和震害预测结果为依据,并充分考虑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及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保护等需要。
A. 预案
B. 规划
C. 总结
【单选题】
第1647题:化学泡沫灭火原理主要是___作用。
A. 隔离与窒息
B. 降温
C. 化学抑制
【单选题】
第1648题: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要做到___参与,使预案的制定过程成为隐患排查治理的过程和全员应急知识培训教育 的过程。
A. 领导
B. 专家
C. 全员
【单选题】
第1649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
A. CO2无毒,所以不会造成污染
B.
C. O2浓度过高时会造成温室效应
【单选题】
第650题:企业要把安全生产___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和总体工作部署中,与企业建设、生产、经营、改革和 发展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
A.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B. 应急体系建设
C. 应急装备体系建设
【单选题】
第1651题:容器内睡体过热、气化而引起的爆炸属于___爆炸。
A. 化学性
B. 物理性
C. 粉尘
【单选题】
第1652题:下列爆炸极限最大的物质是___。
A. 乙烯
B. 氢气
C. 乙炔
【单选题】
第1653题:氢气干燥器进料阀填料处漏氢气.现场人员一次处理正确的是___。
A. 按氮气稀释
B. 用蒸汽保护
C. 不做任何如里
【单选题】
第1654题:减少和防止毒物危害的最好方法是___。
A. 穿防护服
B. 佩戴空气呼吸器
C. 使用低毒的代替品
【单选题】
第1655题:有效使用期指到达有效防护功能最低指标的___。
A. 使用时间
B. 限度
C. 规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