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纸质通行券号编码规则遵循省域编码(33)+ 年份(XX)+序号(XXXXXXXXXX),共()位。___
A. 11
B. 12
C. 13
D. 14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扣款账户变更实时生效,变更生效后产生的交易从新的扣款账户扣款,扣款账户变更前的交易在( )个自然日内扔可从原扣款账户扣款。扣款账户变更前的争议交易在( )个自然日内仍可在原扣款账户扣款___
A. 6,15
B. 3,7
C. 7,15
D. 6,10
【单选题】
关于绿色通道政策判别释义错误的是?( )___
A. 冷冻是指通过低温使肉品可以较长时间保存,其物理形态是坚硬的.
B. 冷藏是指通过较低的温度来保证肉品短期内的新鲜,其物理形态与鲜肉不一致的,享受“绿色通道”政策
C. 腐烂是指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使鲜活农产品品质变化
【单选题】
CPC卡库存日盘点:各收费站每个自然日 ( )前对前一自然日的库存数量进行清点并在通行介质管理平台上进行登记,形成日盘点结果。 ___
A. 8点
B. 9点
C. 12点
D. 24点
【单选题】
以下关于《收费公路联网收费运营和服务规程 》术语定义描述错误的为( )___
A. MTC/ETC 混合车道:指全时混合车道,MTC 和 ETC 车辆均可在车道有序交替通行。
B. —ETC 门架系统:在高速公路沿线断面建设的,具备通行费分段计费、车牌图像识别等功能的专用系统及配套设施。
C. 分段计费:将高速公路全线划分为若干路段(一般为最小收费单元),各路段内分别计算费额收费的制式,又称封闭式收费制式。
D. ETC 门架交易流水:ETC 门架系统对双片式 OBU 完成电子钱包交易,所产生的具有不可抵赖性的交易记录,作为清分结算依据。
【单选题】
下列持CPC卡计费原则哪个是正确的___
A. 后台系统>CPC卡内信息>全网可达最短路径。
B. CPC卡内信息>全网可达最短路径>后台系统
C. 全网可达最短路径>CPC卡内信息>后台系统
D. 全网可达最短路径>CPC卡内信息>车牌路径
【单选题】
ETC客户一般逃费行为稽核协查业务流程:相关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在()个工作日内提交相关证据、核算补费金额并做责任认定;由省级稽核管理单位在()个工作日内审核所辖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提交的证据材料、补费金额及责任认定等相关信息。___
A. 3 2
B. 2 3
C. 1 3
D. 3 1
【单选题】
认定为客户责任的,系统同时生成补费信息,预生成追缴黑名单。发行服务机构自动下发状态名单,限 制ETC通行,并通知客户()个工作日内补交通行费;___
A. 3
B. 5
C. 7
D. 9
【单选题】
一般投诉:双方协调处理时间共( )个自然日,其中发行服务机构( )个自然日 (含响应、回复客户结果时间),被投诉方( )个自然日(含响应、给出最终处 理意见时间),分别统计。___
A. 4、3、1
B. 4、1、3
C. 3、1、4
D. 1、3、4
【单选题】
各级卡管理机构均应以()为单位进行CPC卡管理(车道应用除外),每个卡箱容量不宜超过()张且为整百数。___
A. 保险箱、500
B. 卡箱、500
C. 保险箱、300
D. 卡箱、300
【单选题】
认定为客户原因造成ETC客户车型或车种错误,少交通行费的,系统下发补费信息,预生成追缴黑名单,同时发行服务机构下发状态名单限制客户通行ETC并通知客户______个工作日内补交通行费。( )___
A. 4
B. 5
C. 7
D. 6
【单选题】
收费员根据______将车牌、车型、车种、入口站等信息准确写入CPC卡,将CPC卡发给客户,抬杠放行。 ( )___
A. 行驶证
B. 驾驶证
C. 临时牌照
D. 浙A11111
【单选题】
认定为用户原因造成ETC用户车型或车种错误,少交通行费的,系统下发补费信息,预生成追缴黑名单,同时发行服务机构下发状态名单限制客户通行ETC并通知用户( )个工作日内补交通行费___
A. 3
B. 5
C. 7
D. 14
【单选题】
ETC 车辆采取“(),通过车载单元(OBU)和后台记账形式自动完成扣费”,非 ETC 车辆采取“(),出口收费”。___
A. 分段计费
B. 汇总计费
C. 分时计费
D. 分站计费
【单选题】
出口遇到车牌不一致:CPC 卡内车牌与实际车牌不一致时,收费员根据实际车牌、车型和车种,在()发起计费请求,根据获取到的计费信息进行收费___
A. 车道系统
B. 查询系统
C. 检测系统
D. 安全系统
推荐试题
【单选题】
1978年,邓小平支持和领导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具体针对的问题是___
A. “两个凡是”
B. “以阶级斗争为纲”
C. “苏联模式”
D.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单选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___
A. 我们既坚持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又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
B. 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C. 我们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 我们既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
【单选题】
“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只有邓小平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其最根本的依据是___
A.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已经过时,不能解决中国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B. 邓小平理论是发展着的科学理论,它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性
C.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单选题】
1978年在全党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讨论推动了全党和全国人民思想大解放。在讨论中,邓小平提出了一些重要思想。他指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实质就在于:___
A. 是否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B. 是否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是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是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单选题】
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进行完整表述是在___
A. 《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文中
B.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
C.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
D. 《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___
A. 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B. 土地革命、群众路线、根据地建设
C.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D. 游击战争、红色政权、党的领导
【单选题】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其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___
A. 工人阶级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B. 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等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
C. 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D. 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所具有的由中国国情决定的最特殊优点是___
A. 最富有革命的坚定性和彻底性
B. 没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
C. 富于组织性和纪律性
D. 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
【单选题】
毛泽东否定“城市中心论”,提出“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著作是___
A.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 〈井冈山的斗争〉
C.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 〈反对本本主义〉
【单选题】
“本党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并承认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彻底断绝与黄色的知识分子阶层以及其他类似党派的一切联系。”这一表述错误的实质在于___
A. 只组织工人、农民和士兵进行革命
B. 未区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C. 忽视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D. 未联合其他阶级和政党,采取了“关门主义”的立场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___
A.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B. 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D. 保护民族工商业
【单选题】
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是___
A. 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B. 土地革命、群众路线、根据地建设
C.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D. 游击战争、红色政权、党的领导
【单选题】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统治或半统治下,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再加上土地扩大,其结果是___
A.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B. 封建经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然的优势
C. 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D. 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
【单选题】
“统帅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一观点的错误实质在于___
A. 夸大资产阶级的作用
B. 抹煞农民阶级的革命性
C. 忽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D. 放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单选题】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___
A. 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B. 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
C. 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D. 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单选题】
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仍有两面性,其表现为___
A. 革命性和妥协性
B. 主动性和被动性
C. 剥削工人的一面和接受改造的一面,进步性和顽固性
D. 改造性和被改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