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会计核算与会计分析
A. 对
B. 错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说“资源是稀缺的”是指___
A. 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 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 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 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
【单选题】
人们在进行决策时,必须作出某种选择,这是因为___
A. 选择会导致短缺
B. 人们在进行决策时面临的资源是有限的
C. 人是自私的,所作出的选择会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D. 个人对市场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单选题】
下列问题___是经济学研究不会涉及的问题
A. 在稀缺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方法
B. 如何实现中国人均收入翻两番
C.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
D. 充分就业和物价水平的稳定
【单选题】
下列命题中___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
A. 1982年8月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
B. 1981年失业率超过9%
C. 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
D. 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已超过30 000美元
【单选题】
下列___是规范经济学的说法
A. 医生挣的钱比蓝领工人多
B. 收入分配中有太多的不公平现象
C. 从1999年开始,中国的物价水平基本保持稳定状态,这一现象也许会保持到2005年
D. 如果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你购买了微软公司的1000股股票,现在你愿意出售的话,你肯定赚不少钱
【单选题】
由市场配置资源意味着___
A. 所有的人都会得到他想要的东西
B. 资源的配置是由市场机制实现的
C. 政府能够决定谁获得多少消费品
D. 要得到急需的物品你只能“走后门”
【单选题】
建筑工人工资提高将使___
A. 使新房子的供给曲线右移并使价格上升
B. 使新房子的供给曲线左移并使价格上升
C. 使新房子的供给曲线右移并使价格下降
D. 使新房子的供给曲线左移并使价格下降
【单选题】
如果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同时右移,则该商品___
A. 均衡产量增加,价格上升
B. 均衡产量增加,价格下降
C. 均衡产量减少,价格向哪个方向变化不一定
D. 均衡产量增加,价格上升价格向哪个方向变化不一定
【单选题】
如果气候变得更适宜生产某种商品,但人们对该商品的需求没有以前强烈了该商品___
A. 供给增加,需求减少,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变化方向不定
B. 供给增加,需求减少,均衡产量下降,价格变化方向不定
C. 供给减少,需求增加,均衡产量下降,价格变化方向不定
D. 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变化方向不定
【单选题】
随着人们对电脑的需求增加,根据供求原理,电脑的价格将上升,事实却是电脑的价格下降了,这说明___
A. 供求原理不成立
B. 这是供求原理的一个例外
C. 供求原理能够解释这一现象
D. 这与供求原理无关,完全是技术变革引起的
推荐试题
【多选题】
下列纳税主体中,属于车船税纳税人的有___。
A. 在中国境内拥有并使用船舶的国有企业
B. 在中国境内拥有并使用车辆的外籍个人
C. 在中国境内拥有并使用船舶的内地居民
D. 在中国境内拥有并使用车辆的外国企业
【多选题】
下列纳税主体中,属于车船税纳税人的有___。
A. 在国外拥有并使用车辆的外国企业
B. 在国外拥有并使用车辆的外籍个人
C. 在中国境内拥有并使用船舶的内地居民
D. 在中国境内拥有并使用船舶的国有企业
【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符合车船税有关征收管理规定的有___。
A. 新购置使用的车船,纳税地点为车船的登记地
B. 车船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未缴纳车船税的,使用人应当代为缴纳车船税
C. 纳税人在购买机动车交强险时缴纳车船税的,不再向地方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D. 已办理退税的被盗抢车船失而复得的,纳税人应当从公安机关出具相关证明的当月起计算缴纳车船税
【多选题】
关于印花税纳税人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___
A. 会计账薄以立账薄人为纳税人
B. 产权转移书据以立据人为纳税人
C. 建筑工程合同以合同当事人为纳税人
D. 房屋产权证以领受人为纳税人
【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应当征收印花税的有___。
A.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的货物运输合同
B. 会计咨询合同
C. 企业与企业签订的租赁承包经营合同
D. 软件公司与用户之间签订的技术培训合同
【多选题】
关于印花税纳税人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___
A. 产权转移书据以立据人为纳税人
B. 会计账薄以立账薄人为纳税人
C. 建筑工程合同以合同当事人为纳税人
D. 税务登记证以领受人为纳税人
【多选题】
关于印花税纳税人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___
A. 专利证以领受人为纳税人
B. 产权转移书据以立据人为纳税人
C. 建筑工程合同以合同当事人为纳税人
D. 会计账薄以立账簿人为纳税人
【多选题】
关于印花税计税依据的下列表述中,符合法律制度的有___。
A. 财产租赁合同以租赁金额为计税依据
B. 财产保险合同以保险费为计税依据
C. 工商营业执照以注册资金为计税依据
D. 商标注册证以件数为计税依据
【多选题】
下列属于印花税纳税人的有___。
A. 借款合同的担保人
B. 发放商标注册证的国家商标局
C. 在国外书立,在国内使用技术合同的单位
D. 签订加工承揽合同的两家中外合资企业
【多选题】
电网公司甲在2016年4月与发电厂订了购销电合同1份,与保险公司签订了保险合同1份,直接与用户签订了供电合同若干份,另与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了一份购房合同。下列说明甲公司计缴纳印花税的表述中,正确的有___。
A. 签订保险合同按保险合同缴纳印花税
B. 签订的购电合同按购销合同缴纳印花税
C. 与用户签订的供电合同按购销合同加纳印花税
D. 签订的购房合同,按产权转移书缴纳印花税
【多选题】
甲公司于2016年8月与乙公司签订了数份以货易货合同,以共计750 000元的钢材换取650 000元的水泥,甲公司取得差价100 000元。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有___。
A. 甲公司8月应缴纳的印花税为225元
B. 甲公司8月应缴纳的印花税为420元
C. 甲公司可对易货合同采用汇总方式缴纳印花税
D. 甲公司可对易货合同采用汇贴方式缴纳印花税
【多选题】
我国运输企业甲与国外运输企业乙根据我国境内托运方企业丙的要求签订了1份国际货运合同,合同规定由甲负责起运,乙负责境外运输,甲乙丙分别持有全程运费结算凭证。下列关于计算缴纳印花税的表述中正确的有___。
A. 甲按本程运费贴花
B. 乙按本程运费贴花
C. 乙按全程运费贴花
D. 丙按全程运费贴花
【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印花税免税应税凭证的是___。
A. 无息、贴息贷款合同
B. 发电厂与电网之间签订的电力购销合同
C. 保险公司与牧民签订的牧业保险合同
D. 银行因内部管理需要设置的现金收付登记簿
【多选题】
下列各项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定额与比例相结合的方法扣除费用的有___。
A. 劳务报酬所得
B.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C. 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D. 财产转让所得
【多选题】
下列个人所得中,应按“劳务报酬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有___
A. 某大学教授从甲企业取得咨询费
B. 某公司高管从乙大学取得的讲课费
C. 某设计院设计师从丙家装公司取得的设计费
D. 某编剧从丁电视剧制作单位取得的剧本使用费
【多选题】
下列情形中,纳税人应当自行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有___
A. 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
B. 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
C. 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
D. 从中国境内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
【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纳税人权利的有___。
A. 要求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情况保密
B. 对税务机关所作出的决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
C. 要求税务机关退还多缴纳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D. 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个人所得税居民纳税人的有___。
A.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
B.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
C.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
D.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
【多选题】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以1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有___。
A. 李某将小说在某报刊上连载6个月,每月取得稿酬收入1 500元
B. 胡某在某培训机构连续授课4个月,每月取得课酬收入8 800元
C. 赵某将一项专利转让给甲企业使用1年,专利使用费分3次收取,每次10 000元
D. 王某出租住房1套,租期1年,每月收取租金3 000元
【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有___。
A. 离退休人员从社保部门领取的养老金
B. 个人银行储蓄存款利息
C. 个人取得的保险赔款
D. 个人提取单位和个人共同缴付的住房公积金
【多选题】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收保全措施的有___。
A. 要求纳税人以抵押的方式为其应当缴纳的税款及滞纳金提供担保
B. 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冻结纳税人的金额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
C. 扣押、查封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D. 依法拍卖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以拍卖所得抵缴税款
【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偷税行为的有___。
A. 隐匿账簿、凭证、少缴应纳税款的
B. 进行虚假纳税申报,少缴应纳税款的
C. 在账簿上多列支出,少缴应纳税款的
D. 隐匿财产,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税款的
【多选题】
下列情形中,纳税人应当自行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有___
A. 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
B. 年所得10万元以上的
C. 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
D. 从中国境内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