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下列命题反映事物之间客观联系的有___
A. 森林覆盖面的大小影响气候
B. 人口数量的多少影响社会发展
C. 客观条件的好坏影响人们行动的效果
D. 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
E. 天空出现彗星预示社会要爆发战争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多选题】
判断一个事物是否是新事物的错误观点是___
A. 根据它时间上出现的先后
B. 根据它的形式是否新奇
C. 根据它的力量是否强大
D. 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E. 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多选题】
下列各项正确反映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有___
A.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B. 质变是量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C.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 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
E. 事物的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过程体现了事物运动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多选题】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包含的哲理有___
A. 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B. 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C.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E. 质变会引起新的量变
【多选题】
辩证法的否定观包含的内容有___
A. 辩证的否定是自我否定
B. 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C.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D. 辩证的否定是扬弃
E. 辩证的否定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多选题】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___
A. 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B. 是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循环过程
C. 是直线式前进的过程
D. 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
E. 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过程
【多选题】
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下列命题中属于矛盾的同一性含义的有___
A.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B.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C.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D. 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E. 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多选题】
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辩证法思想的有___
A.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C.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 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E. 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多选题】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___
A. 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B. 矛盾双方互相从对方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C. 规定了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D. 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
E. 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实现事物的质变
【多选题】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___
A. 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的不平衡
B.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不平衡
C. 普遍矛盾与特殊矛盾的不平衡
D.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不平衡
E. 形式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的不平衡
【多选题】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___
A.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B.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C.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D. 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E. 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多选题】
正确处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就要做到___
A. 着眼于整体,要求局部服从整体
B. 以局部利益损害整体利益
C. 承认局部的相对独立性和特定的重要作用
D. 片面强调整体利益抹煞局部利益
E. 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结合起来
【多选题】
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是___
A. 内容决定形式
B. 形式决定内容
C. 形式对内容有重大的反作用
D. 当形式与内容适合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
E. 当形式与内容不适合时,对内容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多选题】
能动反映论和机械反映论的区别在于___
A. 是否承认客观对象和人的思想是认识对象
B. 是否承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实践
C. 是否承认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D. 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多选题】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___
A. 实践提出了认识的课题
B. 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手段,使认识成为可能
C.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多选题】
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___
A.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C.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D.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多选题】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___
A. 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 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C. 理论本身就是物质力量
D. 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
【多选题】
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___
A. 确定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B. 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而支配客观世界的运行
C. 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D. 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多选题】
在认识论上,下列论断正确的是___
A. 认识是人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B.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如实反映
C.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 认识是不断发现和发展真理的过程
E. 认识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反复曲折发展的过程
【多选题】
关于反映、信息和选择的关系,下列论断正确的是___
A. 反映、信息和选择是物质形态普遍具有的属性和能力
B. 反映是接受、选择、传输信息的过程
C. 只有人才有选择和反映信息的能力
D. 信息在事物间的相互作用和反映中表现出来
E. 人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能动选择、加工信息的高级反映形式
【多选题】
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这是因为___
A. 认识主体缺乏反映世界的能力
B. 事物发展规律缺乏规律性
C. 事物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
D. 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E. 认识主体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
【多选题】
“有用就是真理”是实用主义真理观,这种观点的错误是___
A. 承认真理的有用性
B. 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 混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
D. 把真理的作用和真理的依据混同
E. 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
【多选题】
以下关于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的论述正确的是___
A. 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B. 真理原则侧重于主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客体性
C. 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主要表现人的活动的目的性
D. 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
E. 真理原则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价值原则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
【多选题】
认识过程中的“重构”,是___
A. 主体重新构造客体的过程
B. 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
C.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D.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创造性的反映过程
E. 主体选择、加工客体信息,在大脑中重新组合成观念体系的过程
【多选题】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句话意味着___
A. 任何真理都不存在绝对的因素
B.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C. 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D. 真理与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
E. 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多选题】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这说明___
A. 真理就是谬误,谬误就是真理,二者没有绝对的界限
B. 谬误回归适合的范围会转化为真理
C. 真理超出自己适用的范围会转化为谬误
D. 真理与谬误在同一范围内可相互转化
E. 谬误不能转化为真理,真理能转化为谬误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___
A. 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B. 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
C. 实践——认识——实践的无限循环往复
D. 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转化
推荐试题
【单选题】
累计工作满 ___ 年的员工可申请年休假,休假前须提前 周报部门批准,部门作出相应工作安排后,填写《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请休假审批表》,按审批权限办理休假手续。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A. 1 1
B. 2 2
C. 10 10
D. 5 5
【单选题】
退出实职前三年年度考核结果中有“基本称职”1次或受到“行政警告”处分的,按所在单位同职级实职岗位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的 ___发放。
A. 50%
B. 60%
C. 80%
D. 70%
【单选题】
退出实职前三年年度考核结果中有“不称职” ___ 次、“基本称职”连续 次或受到“行政记大过”、“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的,按所在单位同职级实职岗位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的50%发放。
A. 1 3
B. 1 2
C. 2 1
D. 2 3
【单选题】
各级联社的党团组织、工会、监察、纪检等有关部门,在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形成后___个月内,及时将新形成的档案材料送交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归档。
A. 一个
B. 二个
C. 三个
【单选题】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因工作需要从档案中取证的,必须经___同意后才能复制(拍摄)。
A.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
B. 领导干部
C. 上级组织管理部门
【单选题】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严格执行转递制度,避免产生“无头档案”。对确属查不到干部下落的,凡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材料要移交___保存。
A. 现档案材料所在地档案管
B. 干部原籍组织人事部门
C. 干部原籍档案馆
【单选题】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市县行社等级评定办法》中全省市县行社按统一的标准进行评价,在指标设置上以___ 为主,各指标标准值按全省农信社平均水平和监管标准确定,在指标分值权重上,侧重效益和风险类指标。
A. 基础性指标
B. 相对性指标
C. 标准性指标
D. 效益性指标
【单选题】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市县行社差异化管理办法》规定,一类机构管理人才引进根据经营管理需要,按照不超过在岗员工总数___ 的数量提出专业人才引进方案。
A. 1%
B. 1.5%
C. 3%
D. 4.5%
【单选题】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市县行社差异化管理办法》规定,二类机构管理人才引进根据经营管理需要,按照不超过在岗员工总数___的数量提出专业人才引进方案。
A. 1%
B. 1.5%
C. 3%
D. 4.5%
【单选题】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市县行社差异化管理办法》规定,一类机构管理薪酬管理其他班子成员按理(董)事长的 ___倍确定。
A. 0.5-0.8
B. 0.6-0.8
C. 0.6-0.9
D. 0.5-0.9
【单选题】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市县行社差异化管理办法》规定,二类机构管理薪酬管理其他班子成员按理(董)事长的___倍确定。
A. 0.5-0.8
B. 0.6-0.8
C. 0.6-0.9
D. 0.5-0.9
【单选题】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市县行社差异化管理办法》规定,三类机构管理薪酬管理其他班子成员按理(董)事长的___倍确定。
A. 0.5-0.8
B. 0.6-0.8
C. 0.6-0.9
D. 0.5-0.9
【单选题】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市县行社差异化管理办法》规定,四类机构管理薪酬管理其他班子成员按理(董)事长的___ 倍确定。
A. 0.5-0.8
B. 0.6-0.8
C. 0.6-0.9
D. 0.5-0.9
【单选题】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市县行社差异化管理办法》规定,五类机构管理薪酬管理其他班子成员按理(董)事长的___倍确定。
A. 0.5-0.8
B. 0.6-0.8
C. 0.6-0.9
D. 0.5-0.9
【单选题】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市县行社差异化管理办法》规定,三类机构管理员工末位管理人均经营利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员工每年末位退出率不得低于在岗员工的___ 。
A. 0.3%
B. 0.5%
C. 0.8%
D. 1%
【单选题】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市县行社差异化管理办法》规定,四类机构管理员工末位管理人均经营利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员工每年末位退出率不得低于在岗员工的___ 。
A. 0.3%
B. 0.5%
C. 0.8%
D. 1%
【单选题】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市县行社差异化管理办法》规定,五类机构管理员工末位管理人均经营利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员工每年末位退出率不得低于在岗员工的___ 。
A. 0.5%
B. 1%
C. 1.5%
D.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