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转向架空空气管路由轮缘润滑空气管路、基础制动空气管路、撒砂装置空气管路组成
A. 对
B. 错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判断题】
H×D1电力机车总风压力不足,当闭合升弓扳键开关后,辅助压缩机将自动启动,向控制风缸打风,打满风后辅助压缩机自动停止,随后受电弓升起
A. 对
B. 错
【判断题】
H×D1电力机车机械间内设备沿车内中间走廊两侧平行布置,采用导轨安装方式固定
A. 对
B. 错
【判断题】
H×D1电力机车每个变流器的中间支撑电容组由4×4mF电容器组成,共计16mF
A. 对
B. 错
【判断题】
即使H×D1电力机车中间支撑电容器已经放电,仍可能出现危险电压
A. 对
B. 错
【判断题】
H×D1电力机车主变流器的低压部分和高压部分之间设有安全的电气绝缘
A. 对
B. 错
【判断题】
H×D1电力机车低压部分TCU中控制电子组件的工作电压为110√,这一电压等级对生命和健康是危险的
A. 对
B. 错
【判断题】
CCBⅡ制动机“第二步闸”移至抑制位后,均衡风缸、列车管、制动缸各压力无变化
A. 对
B. 错
【判断题】
CCBⅡ制动机“第三步闸”初制位后:侧缓单阀,制动缸压力下降为0,手柄复位后制动缸压力不恢复
A. 对
B. 错
【判断题】
CCBⅡ制动机“五步闸”试验完毕,机车司机室显示模块(LCDM)恢复本机/不补风状态设置
A. 对
B. 错
【判断题】
DK-2制动机制动控制器钥匙开关,拨到左边为开,右边为关
A. 对
B. 错
【判断题】
DK-2制动机自动制动控制器在运转位,单独制动控制器在运转位,制动控制器钥匙才能关或开
A. 对
B. 错
【判断题】
DK-2制动机制动控制器钥匙开关在开位,自动制动控制器、单独制动控制器起作用
A. 对
B. 错
【判断题】
DK-2制动机后备制动具有制动位、中立位、缓解位三个操作位置,只能保证全列车的制动、保压、缓解的基本功能
A. 对
B. 错
【判断题】
DK-2制动机后备制动,应将自动制动控制器和单独制动控制器手把放运转位
A. 对
B. 错
【判断题】
当机车主变压器温度过高,自动降弓,实施故障保护
A. 对
B. 错
【判断题】
除紧急制动情况下,EB√是一个全电子制动阀
A. 对
B. 错
【判断题】
空压机扳键开关置“强泵”位,空气压缩机1、2均投入工作
A. 对
B. 错
【判断题】
和谐型电力机车转向架采用滚动抱轴承半悬挂结构,一系采用高圆螺旋弹簧
A. 对
B. 错
【判断题】
BPCP模块控制均衡风缸的压力,相当于DK-1制动机分配阀的作用
A. 对
B. 错
【判断题】
和谐型电力机车主电路主要由网侧电路、主变压器、主变流器及牵引电动机等组成
A. 对
B. 错
【判断题】
和谐型电力机车压缩机加热回路是辅助电路的一部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和谐型电力机车网压低于17.5k√时,低压保护环节动作,网压高于31.5k√时,过压保护环节动作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定速控制”状态,当机车实际速度低于“目标速度-2km/h”时,TCMS控制机车进入牵引工况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主断路器在主电路发生过流、接地、零压等故障时,须手动断开主断路器
A. 对
B. 错
【判断题】
若非操作端大闸在紧急位时会造成操作端大闸无法缓解,制动显示屏上显示“制动机故障-014
A. 对
B. 错
【判断题】
当压缩机低温加热时,能正常进行工作
A. 对
B. 错
【判断题】
和谐型电力机车一组辅助变流器故障后可以由另一组辅助变流器对全部辅助机组供电
A. 对
B. 错
【判断题】
和谐型电力机车采用微机网络控制系统,实现了逻辑控制、自诊断功能,而且实现了机车的网络重联功能
A. 对
B. 错
【判断题】
自阀运转位20CP响应列车管压力变化,将作用管压力排放
A. 对
B. 错
【判断题】
和谐型电力机车有6个带停放单元的制动缸
A. 对
B. 错
【判断题】
高压接地开关的主要功能是:当进行机车检查、维护或修理时,把主断路器两侧电路接地
A. 对
B. 错
【判断题】
和谐型电力机车,辅助变流器过流故障在5分钟内连续发生两次,该辅助变流器将被锁死,需要解锁时必须切断辅助变流器的控制电源,才可解锁
A. 对
B. 错
【判断题】
和谐型电力机车无动力回送时,总风缸向列车管限制充风压力为360kPa左右
A. 对
B. 错
【判断题】
和谐型电力机车自阀紧急位时,其上的机械阀动作,列车管压力排向大气
A. 对
B. 错
【判断题】
正常情况下,油泵和水泵电机电源来自辅助变流器1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本机模式下,16号管增加的压力同列车管减少的压力的比率为3.5:1
A. 对
B. 错
【判断题】
20CP响应手柄的不同位置,使制动缸产生作用压力为0―350kPa
A. 对
B. 错
【判断题】
选择F3键“电空制动”并检查制动屏设置是否正确
A. 对
B. 错
【判断题】
拉车长阀(或紧急制动阀)时,机车会产生紧急制动作用,但均衡风缸压力不变
A. 对
B. 错
【判断题】
机车乘务员在退勤之前,应将升弓风缸内压缩空气充至900kPa,然后开放塞门U77以备机车再次使用
A. 对
B. 错
推荐试题
【判断题】
旅客票价里程按最短径路计算。
A. 对
B. 错
【判断题】
旅客票价以硬座票价率为基础
A. 对
B. 错
【判断题】
旅客票价里程,按旅客乘车的实际路径计算。
A. 对
B. 错
【判断题】
旅客票价里程,按旅客乘车的最短路径计算。
A. 对
B. 错
【判断题】
超过车票终到站以远的行李计费径路比照包裹计费径路办理。
A. 对
B. 错
【判断题】
超过车票终到站以远的行李计费径路比照行李计费径路办理。
A. 对
B. 错
【判断题】
包裹运价里程按最短路径计算,有指定路径时,按指定径路计算。
A. 对
B. 错
【判断题】
行李运价里程,按行李实际运送的径路计算,旅客要求行李由近径路运送时,如有直达列车可按近径路计算。
A. 对
B. 错
【判断题】
超过车票终到站以远的行李应分别按行李、包裹计费径路计算。
A. 对
B. 错
【判断题】
行李运价里程,按行李实际运送的径路计算,旅客要求行李由近径路运送时,不予办理。
A. 对
B. 错
【判断题】
旅客的票价里程,按旅客到站的最近径路计算。
A. 对
B. 错
【判断题】
包裹运价里程,按最短径路计算,有指定径路时,按指定径路计算。
A. 对
B. 错
【判断题】
押运包裹的运价里程按实际径路计算。
A. 对
B. 错
【判断题】
押运包裹的运价里程按最短径路计算。
A. 对
B. 错
【判断题】
快速加快票按普快票价两倍计算
A. 对
B. 错
【判断题】
计算旅客票价的起码里程为:客票20千米;空调票20千米;加快票100千米;卧铺票400千米(特殊区段另有规定者除外)
A. 对
B. 错
【判断题】
计算旅客票价的起码里程为:客票20千米;加快票20千米;空调票100千米;卧铺票400千米(特殊区段另有规定者除外)
A. 对
B. 错
【判断题】
空调票的起码里程为100km。
A. 对
B. 错
【判断题】
空调票起码里程为400公里。
A. 对
B. 错
【判断题】
计算旅客票价的起码里程为:客票20千米;空调票20千米;加快票400千米;卧铺票400千米(特殊区段另有规定者除外)
A. 对
B. 错
【判断题】
计算旅客票价的起码里程为:客票20千米;空调票20千米;卧铺票100千米;加快票400千米(特殊区段另有规定者除外)
A. 对
B. 错
【判断题】
卧铺票的起码里程为400公里。
A. 对
B. 错
【判断题】
加快票起码里程为100公里。
A. 对
B. 错
【判断题】
卧铺票起码里程为100公里。
A. 对
B. 错
【判断题】
计算行李、包裹运价的起码里程为:行李20千米;包裹100千米。
A. 对
B. 错
【判断题】
计算行李、包裹运价的起码里程为:行李100千米;包裹20千米。
A. 对
B. 错
【判断题】
旅客票价包括两部分:客票票价和附加票票价。
A. 对
B. 错
【判断题】
旅客票价包括两部分:车票票价和附加票票价。
A. 对
B. 错
【判断题】
旅客票价是以每人每千米的票价率为基础,按照旅客旅行的距离和不同的列车设备条件,采取递远递减的办法确定。
A. 对
B. 错
【判断题】
旅客票价是以每人每千米的票价率为基础,按照旅客旅行的距离不同,采取递远递减的办法确定。
A. 对
B. 错
【判断题】
旅客票价从201公里起实行递远递减。
A. 对
B. 错
【判断题】
计算票价时,初始里程不足起码里程按起码里程计算。
A. 对
B. 错
【判断题】
旅客票价是以每人每千米的票价率为基础,按照旅客旅行的距离远近和不同的列车设备条件,采取递远递减的办法确定。
A. 对
B. 错
【判断题】
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在站内、列车内寻衅滋事、扰乱公共秩序的人,被责令下车后,
A. 对
B. 错
【判断题】
旅客开始旅行后任何情况不能退票。
A. 对
B. 错
【判断题】
旅客退票必须只能在购票地车站办理。
A. 对
B. 错
【判断题】
市郊票、定期票、定额票的退票办法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规定。
A. 对
B. 错
【判断题】
因承运人责任致使旅客退票时,在发站退还全部票价,不收退票费.
A. 对
B. 错
【判断题】
因承运人责任致使旅客退票时,在中途站退还票价差额,已乘区间不足起码里程时,退还全部票价不收退票费
A. 对
B. 错
【判断题】
因承运人责任致使旅客退票时,在到站,退还票价差额,未使用部分不足起码里程按起码里程计不收退票费
A. 对
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