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不易淬火钢焊接热影响区中综合性能最好的区域是___
A. ,过热区
B. 正火区
C. 部分相变区
D. 再结晶区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二氧化碳保护焊的生产率比手弧焊高___。
A. 1~2倍
B. 2.5~4倍
C. 4~5倍
D. 5~6倍
【单选题】
细丝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时,熔滴应采用___过渡形式.
A. 短路
B. 颗粒状
C. 喷射
D. 滴状
【单选题】
细丝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丝的伸出长度为___毫米.
A. 小于8
B. 8~15
C. 大于25
D. 15~25
【单选题】
在NBC—250型中N表示___
A. 埋弧焊机
B. 不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机
C.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机
D. 整流弧焊机
【单选题】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时使用的焊丝直径在1mm以上的半自动焊枪是___。
A. 拉比式焊枪
B. 推丝式焊枪
C. 细丝气冷焊枪
D. 粗丝水冷焊枪
【单选题】
氩弧焊的特点是___。
A. 完成的焊缝性能优良
B. 焊后焊件变形大
C. 焊后焊件应力大
D. 可焊的材料太少
【单选题】
具有良好的“阴极破碎”作用的焊接方法是___。
A. 手弧焊
B. 埋弧焊
C. 氩弧焊
D. 电渣焊
【单选题】
钨极氩弧焊的代表符号是___
A. MIG
B. TIG
C. MAG
D. PMIG
【单选题】
对自由电弧的弧柱进行强迫“压缩”,就能获得导电截面收缩得比较小、能量更加集中、弧柱中气体几乎可达到全部等离子体状态的电弧,就叫___
A. 等离子弧
B. 自由电弧
C. 等离子体
D. 直流电弧
【单选题】
等离子弧焊接是利用___产生的高温等离子弧来熔化金属的焊接方法。
A. 钨极氩弧焊焊枪
B. 手弧焊焊枪
C. 等离子焊枪
D. 碳弧气刨枪
【单选题】
微束等离子弧焊的优点之一是,可以焊接___的金属构件。
A. 极薄件
B. 薄板
C. 中厚板
D. 大厚板
【单选题】
大电流等离子弧焊的电流使用范围为___。
A. 50~500安
B. 550~600安
C. 650~700安
D. 800~1000安
【单选题】
从防止过热组织和细化晶粒的角度考虑,应___。
A. 减小焊接电流
B. 减小焊接速度
C. 增大弧长
D. 增大焊接电流
【单选题】
对于厚壁容器,加热和冷却速度应控制在___。
A. 10~20 ℃/小时
B. 20~30 ℃/小时
C. 50~150℃/小时
D. 150~250 ℃/小时
【单选题】
选择坡口型式时,应尽量___焊缝金属的填充量。
A. 减少
B. 调整
C. 保证
D. 增加
【单选题】
焊接结构的使用条件是多种多样的,当构件在低温工作或冲击载荷工作时,容易发生___。
A. 蠕变
B. 腐蚀性破坏
C. 脆性破坏
D. 塑性破坏
【单选题】
16Mn钢在低温条件下焊接应进行适当___。
A. 冷却
B. 调质
C. 反变形
D. 预热
【单选题】
焊接18MnMoNb的钢材时,宜选用的焊条是___。
A. E7015—D2
B. E4303
C. E5015
D. E5016
【单选题】
18MnMoNb钢焊接装配点固前应局部预热到___。
A. 50~100℃
B. 100~150℃
C. 150~200℃
D. 200~250℃
【单选题】
采用___焊接珠光体耐热钢时,焊前不需预热。
A. 氩弧焊
B. 埋弧焊
C. 手弧焊
D. 二氧化碳焊
【单选题】
15CrMo珠光体耐热钢焊后热处理的参数是___。
A. 680~720℃高温回火
B. 500~580℃ 回火
C. 900~950℃ 高温回火
D. 700~800℃ 高温回火
【单选题】
电渣焊不宜焊接下列___材料。
A. 1Cr18Ni9Ti
B. 16Mn
C. Q235
D. 15CrMo
【单选题】
防止焊缝出现白口的具体措施___。
A. 增大冷却速度
B. 减少石墨化元素
C. 降低冷却速度和增加石墨化元素
D. 增大冷却速度和增加石墨化元素
【单选题】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灰铸铁时,应用的焊丝牌号是___
A. H08Mn2Si
B. H08A
C. H08MnA
D. H08或H08MnA
【单选题】
球墨铸铁焊时,产生裂纹的可能性比灰铸铁___。
A. 大得多
B. 小得多
C. 一样
D. 以上均有可能
【单选题】
球墨铸铁热焊时选用的焊条是___
A. EZC
B. EZNiFe—1
C. EZCQ
D. 铸607
【单选题】
铝及铝合金焊接时,熔池表面生成的氧化铝薄膜熔点高达___。
A. 1025℃
B. 2850℃
C. 2050℃
D. 3000℃
【单选题】
手工钨极氩弧焊焊接铝镁合金时,应采用___
A. 丝331
B. 丝321
C. 丝311
D. 丝301
【单选题】
紫铜手弧焊时,电源应采用___。
A. 直流正接
B. 直流反接
C. 交流电
D. 交流或直流反接
【单选题】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变形,力的作用卸除后,变形即消失,恢复到原来形状和尺寸,这种变形是___
A. 塑性变形
B. 弹性变形
C. 残余变形
D. 应力变形
【单选题】
___对结构影响较小,同时也易于较正。
A. 弯曲变形
B. 整体变形
C. 局部变形
D. 波浪变形
【单选题】
为了减少焊件变形,应该选择___
A. V型坡口
B. X型坡口
C. U型坡口
D. Y型坡口
【单选题】
辗压主要用来矫正___工件的变形。
A. 厚板
B. 工字梁
C. 薄板
D. 十字型工件
【单选题】
当材料处于___拉伸应力作用下,往往容易发生脆性断裂。
A. 单向
B. 双向
C. 三向
D. 双向或三向
【单选题】
在下列焊接缺陷中,焊接接头脆性断裂影响最大的是___。
A. 咬边
B. 内部圆形夹渣
C. 圆形气孔
D. 弧坑冷缩
【单选题】
焊接时常见的焊缝内部缺陷有___等。
A. 弧坑、夹渣、夹钨、裂纹、未熔合和未焊透
B. 气孔、咬边、夹钨、裂纹、未熔合和未焊透
C. 气孔、夹渣、焊瘤、裂纹、未熔合和未焊透
D. 气孔、夹渣、夹钨、裂纹、未溶合和未焊透
【单选题】
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自坡口背面流出形成穿孔的缺陷称为___。
A. 烧穿
B. 焊瘤
C. 咬边
D. 凹坑
【单选题】
64.在焊接应力及其他致脆因素共同作用下,金属材料的原子结合遭到破坏,形成新界面而产生的缝隙称为___
A. 裂纹
B. 凹坑
C. 夹渣
D. 未焊透
【单选题】
焊接电流过小,易引起___缺陷。
A. 咬边
B. 烧穿
C. 夹渣
D. 焊瘤
【单选题】
焊丝表面镀铜是为了防止焊缝中产生___
A. 气孔
B. 夹渣
C. 裂纹
D. 未溶合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对不可知论以最有力驳斥的是___
A. 客观真理
B. 客观事实
C. 社会实践
D. 规律规律
【单选题】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在认识论上说明___
A. 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 科学技术的发展超过了社会实践的发展速度
【单选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___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 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单选题】
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实践自身的特点而言因为___
A. 它是对人类有用的活动
B. 它是多数人参加的活动
C. 它是具有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D. 它是具有主观性的活动
【单选题】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___
A.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B. 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 感性认识是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是间接经验
D. 感性认识可靠,理性认识不可靠
【单选题】
理性认识的特点是___
A. 概念、判断、推理
B. 抽象性、间接性
C. 感觉、知觉、表象
D. 形象性、直接性
【单选题】
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应理解为___
A. 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
B. 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
C. 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
D. 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单选题】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___
A. 认识中的“源”和“流”的关系
B. 认识中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 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D.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单选题】
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___
A. 概念、判断、推理
B. 抽象性、间接性
C. 感觉、知觉、表象
D. 形象性、直接性
【单选题】
实际工作中,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共同错误在于___
A. 否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 把认识理解为主观思维的自我运行过程
C. 混淆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界限
D. 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单选题】
我们感觉到一个苹果的形状、大小、颜色、轻重、气味、滋味和软硬等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结合起来,就形成了这个苹果的整个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___
A. 感觉
B. 知觉
C. 表象
D. 概念
【单选题】
毛泽东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论断揭示了___
A. 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起点
B. 感性认识的局限性
C. 感性认识对人们认识事物本质没有实际意义
D. 理性认识先于感性认识
【单选题】
哲学史上有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长期争论不休,对它们的正确评价是___
A. 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
B. 经验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的
C. 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完全错误
D. 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
【单选题】
认识论上唯理论的错误在于___
A. 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B. 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
C. 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D. 否认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单选题】
认识论上经验主义的错误在于___
A. 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B. 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
C. 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D. 否认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单选题】
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___
A. 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B. 经验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C. 反映论和唯理论的对立
D.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单选题】
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___
A. 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
B. 人们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
C. 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
D. 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指导
【单选题】
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___
A. 人的聪明才智无先天差别
B. 人的聪明才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
C. 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
D. 人的聪明才智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
【单选题】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___
A. 真理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
B. 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
C. 真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客观的
D. 真理的内容和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单选题】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___
A. 真理具有客观性
B. 真理具有绝对性
C. 真理具有相对性
D. 真理具有全面性
【单选题】
真理的发展是一个___
A. 相对真理不断积累相加的过程
B. 主观真理与客观真理相互转化的过程
C. 真理与谬误相协调的过程
D. 真理和谬误相斗争的过程
【单选题】
“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___
A. 唯物主义客观真理观
B. 辩证真理观
C. 唯心主义主观真理观
D. 形而上学真理观
【单选题】
绝对真理是指___
A. 绝对正确的认识
B. 终极真理
C. 永恒不变的真理
D. 任何真理都有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
【单选题】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是___
A. 前者认为真理具有相对性,后者不认为真理具有相对性
B. 前者认为真理中包含着错误,后者认为真理就是绝对正确
C. 前者认为真理来源于客观世界,后者认为真理来源于先验原则
D. 前者认为真理具有客观性,后者认为真理是纯粹主观的
【单选题】
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论基础是___
A.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
B.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C. 认识的辩证过程即实践、认识、再实践的矛盾运动
D.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有巨大作用的原理
【单选题】
我们承认一切知识的相对性___
A. 必然归结为诡辩论
B. 可以防止认识发展受到阻碍而僵化
C. 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
D. 必然归结为相对主义
【单选题】
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___
A. 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B. 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相对性
C. 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D. 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同时只有一个
【单选题】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任何具体实践活动都___
A. 具有客观性
B. 具有能动性
C. 具有历史局限性
D. 具有社会性
【单选题】
“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再好的音乐也无济于事。”这说明___
A. 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与过程
B. 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C. 人的认识能力是因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 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
【单选题】
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便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书本上的理论。这犯了___
A. 唯心主义先验论
B. 直观被动反映论
C. 教条主义
D. 经验主义
【单选题】
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后来又把文盲确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从哲学上看,这表明___
A. 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主导作用
B. 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C. 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
D. 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
【单选题】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拓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___
A. 真理具有客观性
B. 真理具有绝对性
C. 真理具有全面性
D. 真理具有相对性
【单选题】
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___
A. 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的观点
B. 实践标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统一的观点
C.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
D. 具体的实践能对一切认识做出确定检验的观点
【单选题】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___
A. 感觉—知觉—表象
B. 实践—认识—实践
C.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D. 概念—判断—推理
【单选题】
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因为___
A. 群众是人口中的大多数
B. 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C. 群众是意见都是正确的
D. 群众的行动都是合理的
【单选题】
在认识论上“跟着感觉走”是 ___
A. 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B. 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C. 不可知论思想的表现
D. 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单选题】
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___
A. 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 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 能否付诸实践
D. 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
【单选题】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新的词汇不断出现。诸如:外企、知识经济、电子邮件、多媒体、下岗再就业等。这些现象表明___
A.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 意识对客观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C.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指导实践
D.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单选题】
“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晴冬一鹤排出去,直领诗情到碧霄”。从唯物论的角度看,这首诗表明 ___
A. 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
B. 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C.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D. 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单选题】
“理论一定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才能和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相符合”。这句话表明___
A. 感性认识有待发展到理性认识
B. 真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C. 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D. 理论和实践是具体、历史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