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为保证接触网运行和检修作业的安全,对有关人员实行( )。凡从事接触网运行和检修工作的所有人员,都必须经过考试评定安全等级,取得( )之后,方准参加相应的接触网运行和检修工作。___
A. 安全等级制度
B. 安全交易
C. 安全合格证
D. 等级证书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多选题】
雷电时禁止在接触网上进行作业,遇有雨、雪、雾或风力在()级及以上的恶劣天气时,一般不进行接触网带电作业,特殊情况需要进行带电作业时,必须有可靠的( )。___
A. 3
B. 5
C. 安全措施
D. 安全用具
【多选题】
接触网的巡视工作,要由安全等级不低于( )的人员担任。在巡视中不得攀登 ( )并时刻注意避让列车。___
A. 三级
B. 四级
C. 支柱
D. 建筑物
【多选题】
每次开工前,工作领导人要向作业组全体成员宣读( ),布置安全措施。作业结束后,工作领导人要将工作票(附相应的命令票)交给工区,由专人统一保管不少于 ( )个月。___
A. 作业票
B. 工作票内容
C. 6个月
D. 3个月
【多选题】
1个工作领导人或1个作业组,同时只能接受( )张工作票。( )张工作票只能发给1个作业组。___
A. 2
B. 3
C. 1
D. 1
【多选题】
每1监护人的监护范围,不超过( )个跨距,在同1组软横跨上作业时不超过( )条股道。在相邻线路同时作业时,要分别派监护人各自监护。___
A. 2
B. 3
C. 4
D. 1
【多选题】
接触悬挂包括( )、吊弦、( )。与电动列车受电弓直接接触的是接触线。___
A. 定位管
B. 接触线
C. 支持器
D. 承力索
【多选题】
支柱按其在接触网中的作用可分为( )支柱、转换支柱、中心支柱、( )、定位支柱、道岔支柱、软横跨支柱、硬横跨支柱及桥梁支柱等几种。___
A. 定位
B. 中间
C. 锚柱
D. 倒立柱
【多选题】
定位装置由( )、支持器和定位线夹组成,它通过定位管和连接零件安装在腕臂上(弹性底座),并承受接触线的( )(风力和曲力)。___
A. 定位管
B. 线夹
C. 水平力
D. 垂直力
【多选题】
接触线的高度(导高)由定位管、( )、弹性元件来调整,接触线的拉出值由( )来调整。___
A. 支持器
B. 吊弦
C. 线夹
D. 定位装置
【多选题】
洞内外定位管对轨面的坡度在直线段为不大于( )°角,在曲线段为不大于( )°角;___
A. 20°
B. 30°
C. 40°
D. 25°
【多选题】
分段绝缘器设在车站、( )、存车线、车辆厂、停车库等地,为了保证工作人员的作业方便及人身安全,将接触网在( )的方面分成独立的区段。___
A. 出入段线
B. 渡线
C. 机械
D. 电气
【多选题】
中心锚结,其布置原则是尽量使中心锚结两端( )相等,直线曲段中心锚结设在锚段中部,曲线曲段、曲线半经相同的整个锚段仍设在锚段中部,当锚段处于直线和曲线共有区段且曲线半经不等时,应设在靠( )一侧。___
A. 接触线导高
B. 张力
C. 曲线少半径大的
D. 曲线少半径小的
【多选题】
线岔是用一根限制管将相交的接触线相互贴近,限制管的两端用( )固定在工支接触线上,使受电弓从非支接触线过渡到工作接触线,限制( )接触线的抬升量,并能保证上面的接触线在其活动。 ___
A. 定位线夹
B. 吊索线夹
C. 工作支
D. 非工作支
【多选题】
两工作支接触线相距( )处,两工作支接触线与轨面的高度应相等,侧线工作支接触线允许高于正线工作支接触线( );工作支接触线与非工作支接触线相距800mm处,非工作支接触线应高于工作支接触线50~100mm。___
A. 500mm
B. 800mm
C. 10~20 mm
D. 20~30mm
【多选题】
由于铜和铜合金有较高的( ),硬拉电解铜和铜合金已称为全球使用的导线材料。___
A. 导电性
B. 张力
C. 硬度
D. 承受温度变化和抗腐蚀的能力
【多选题】
在早期接触悬挂中也采用镀锌钢导线( )。___
A. 吊索
B. 承力索
C. 横承力索
D. 定位索
【多选题】
要求承力索能够承受较大的( ),并且在温度变化时驰度变化较小。___
A. 张力
B. 具有抗腐蚀能力
C. 拉力
D. 应力
【多选题】
吊弦一般有( )。___
A. 环节吊弦
B. 活动吊弦
C. 弹性吊弦
D. 整体吊弦
【多选题】
环节吊弦一般由( )节连在一起。___
A. 2节
B. 3节
C. 4节
D. 1节
【多选题】
"___
A. 不可调整体吊弦
B. 可调整体吊弦
C. 带载流环可调式整体吊弦
D. 带载流环不可调整体吊弦
【多选题】
支柱定位处吊弦按悬挂类型的不同分为( )两种。___
A. 简单支柱吊弦
B. 复杂支柱吊弦
C. 弹性支柱吊弦
D. 非弹性支柱吊弦
【多选题】
联接分为( )。___
A. 动联接
B. 静联接
C. 活动联接
D. 非活动联接
【多选题】
螺栓联接可分为( )。___
A. 受拉螺栓联接
B. 受压螺栓联接
C. 受剪螺栓联接
D. 受推螺栓联接
【多选题】
柔性接触网承力索和接触线的张力和弛度应符合安装曲线规定的数值。其弛度 误差不大于下列数值:()。___
A. 简单悬挂为10%
B. 简单悬挂15%
C. 全补偿链形悬 挂为 10%
D. 当弛度误差不 足 15 毫米者 按 15 毫米掌 握
【多选题】
下列对接触线、承力索磨耗及损伤规定 正确的说法是()。___
A. 承力索、接触线磨耗和损伤 后不能满足该 线通过的最大电流时,若系普遍磨耗和损伤可以加电气补强线
B. 承力索、接触线磨耗和损伤后不能满足规定的机械强度若系局部磨耗和损伤可以加补强线或切除 损坏部分重新接续,若系普遍磨耗和损伤则应更换
C. 承力索用钢芯 铝绞线或铝包 钢绞线时,其 钢芯若断股, 必须切断重新 接续
D. 接触线接头、 补强处接触线 高度允许低于相邻吊弦点
【多选题】
柔性接地线缆的技术标准不正确的是()。___
A. 接地线缆安装应走向应平滑,且不得有 硬弯、死弯、散股现象。
B. 接地线缆沿隧 道壁敷设必须 密贴,按每间 隔 不大于1000mm设置一套绞线固定卡或电缆固定卡
C. 接地线缆所有 连接线夹连接 后铜绞线露头50mm,允许误差±10mm,线头不得有散股现象
D. 用力矩扳手检 查各螺栓紧固 力矩是否达到设计要求,M8 螺栓紧固力矩15N•m,M10 螺栓紧固力矩
【多选题】
接触网链形悬挂的计算负载分为()。___
A. 风负载
B. 覆冰重量
C. 垂直负载
D. 水平负载
【多选题】
以下属于接触线横向偏移构成部分的是()。___
A. 接触线在风荷 载作用下的风 偏
B. 腕臂支撑结构 在悬挂、线索 张力和风荷载 作用下的偏移
C. 支柱在悬挂、 线索张力和风 荷载作用下的 偏移
D. 基础转动产生 的偏移
【多选题】
接触悬挂的弹性,衡量弹性的标准有()。___
A. 弹性大小
B. 弹性均匀程度
C. 弹性系数
D. 弹性补偿件参 数
【多选题】
刚性刚柔过渡本体使用力矩正确的有()。___
A. 柔性接触线接 入刚柔过渡本 体后,其张力 由刚柔过渡本 体上的接触线 线 夹 予 以 承 担,该线夹螺 钉的紧固力矩为 50N•M
B. 刚柔过渡本体 上防扭装置固 定螺钉的紧固 力矩为 40N•M
C. 刚柔过渡本体 与柔性悬挂系 统相连的一侧 端部设有馈线 线夹,为柔性 悬挂的承力索 的馈线电缆提 供电连接点, 馈线线夹的紧 固螺母力矩为70N•M
D. 刚柔过渡本体 切槽上有 6 组 M10 螺杆紧固 力矩为 16N•M
【多选题】
使用并线索的方法进行机械补强时的注 意事项正确的是()。___
A. 补强线的两端 头要用绝缘胶 布或细铜丝绑 扎不少于 25mm
B. 安装的补强线 较长时,中间 可以用细铜丝 或 绑 扎 带 扎 紧,其绑扎间 隔为 300mm
C. 补强线原则上 应安装在原线 索的下方
D. 补强线的安装 长 度 不 宜 过 长,长度一般 不超过 15 米
【多选题】
一个超过 800m 锚段内馈电线和架空地线 的接头、断股和补强线段的总数分别不 得超过下列规定()。___
A. 安全值 2 个
B. 安全值 4 个
C. 限界值 8 个
D. 限界值 10 个
【多选题】
时速 120km h 以下受电弓动态包络线摆 动量与抬升量分别为()。___
A. 250mm
B. 350mm
C. 120mm
D. 150mm
【判断题】
当气象条件发生变化时,当量跨距下导线张力变化规律与锚段内各跨距线索张力变化规律不相同
A. 对
B. 错
【判断题】
支柱风负载属于接触悬挂的垂直负载
A. 对
B. 错
【判断题】
当线索下锚时,下锚支线索由于改变方向对转换柱产生的垂直分力,称为线索的下锚分力
A. 对
B. 错
【判断题】
非绝缘软横跨的横承力索与上下部固定绳均对地绝缘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为了减小横向承力索中的张力,降低对支柱容量要求,横向承力索一般有较小弛度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上部固定绳的作用是固定各股道的横向承力索,并将横向承力索的水平负载传递给支柱
A. 对
B. 错
【判断题】
受线路条件等因素的制约,难以布置绝缘锚段关节时,通常设置非绝缘锚段关节
A. 对
B. 错
推荐试题
【单选题】
___操作人员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A. 特殊工种  
B. 施工  
C. 主要工种  
【单选题】
拆除___时,必须查清残留物的性质,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安全后,方可进行拆除施工。
A. 管道及容器  
B. 设备  
C. 大型机械设备
【单选题】
拆除贮存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介质的大型贮罐,操作人员应配备相应的___。
A. 劳动防护装备  
B. 专用劳动防护用品  
C. 医药防毒用品
【单选题】
广告施工作业发现事故隐患___。
A. 应告诫员工注意安全继续施工
B. 应及时排除隐患后再施工
C. 边排除边施工
【单选题】
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是每高处作业人员___的。
A. 无需  
B. 必须  
C. 定期
【单选题】
过墙孔低于室内机的原因是___。
A. 打孔方便  
B. 冷凝水流淌顺畅  
C. 房间太高
【单选题】
绳索固定直接采用配重形式的配重量,不得小于人体重量的___倍。
A. 2  
B. 3  
C. 5
【单选题】
高处作业中使用安全带时,系挂点选择___是错误的。
A. 移动物体  
B. 固定物体  
C. 保险绳
【单选题】
防坠落用品与登高器具、设备要___用。
A. 酌情  
B. 随意  
C. 正确
【单选题】
离心式安全锁实验时,当手握安全锁上部,安全绳快速向上抽拉,检查是否锁绳,锁绳距离为___mm。
A. ≤50  
B. ≤80  
C. ≤100
【单选题】
安全施工作业票,应由施工___填写。
A. 项目部技术员和安全员  
B. 负责人  
C. 项目经理
【单选题】
用吊杆安装室内机的分体空调是___。
A. 分体柜式空调  
B. 分体壁挂式空调  
C. 分体吸顶式空调
【单选题】
悬挂绳放绳时检查大绳是否出现毛口、划伤,发现大于直径___mm破口或散股时,应停止使用。
A. 1.2  
B. 1.3  
C. 1.5
【单选题】
使用绝缘靴时,应该将___套入靴筒内。
A. 鞋子  
B. 衣服  
C. 裤脚
【单选题】
掌握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___作为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
A. 损失  
B. 伤害  
C. 危害
【单选题】
拆除和被拆除建筑面积大于1000㎡的拆除工程,应编制安全___。
A. 施工组织设计  
B. 技术交底  
C. 技术方案
【单选题】
安全帽___调节帽箍大小。
A. 不能  
B. 能  
C. 自动
【单选题】
水平安全绳仅作为高处作业人员行走时保持重心平衡的扶绳,严禁作为___悬挂点、钩挂点使用。
A. U形环  
B. 安全带  
C. 安全锁
【判断题】
棒式下降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缠绕在棒式下降器轴上的工作绳所产生的摩擦力来控制作业人员的下降速度。
A. 对
B. 错
【判断题】
座板装置的材料不限制,但一般为木质,表面无限制。
A. 对
B. 错
【判断题】
作业人员在高处作业时,进入施工现场,必须要戴安全帽。
A. 对
B. 错
【判断题】
高处作业上下时必须集中精神,禁止手中持物等危险行为,工具、材料、零件等必须装入工具袋。
A. 对
B. 错
【判断题】
消防人员和急救人员未到达时,事故现场可以组织自救。
A. 对
B. 错
【判断题】
现场发生事故后应立即拨打119和120,以尽快得到消防队员和急救人员的救助。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上下垂直作业时,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不用按照指定的路线上下。
A. 对
B. 错
【判断题】
高处作业现场必须指派专人监护,并坚守岗位。
A. 对
B. 错
【判断题】
安全防护鞋具有耐油、耐磨、耐酸碱、绝缘、防水、轻便等特点。
A. 对
B. 错
【判断题】
安全防护鞋鞋底一般采用聚氨酯材料一次注模成型。
A. 对
B. 错
【判断题】
对高处作业高度重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利益的权利。
A. 对
B. 错
【判断题】
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先完成任务,再向有关负责人报告。
A. 对
B. 错
【判断题】
安全生产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行为。
A. 对
B. 错
【判断题】
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
A. 对
B. 错
【判断题】
发现事故隐患要立即处理,自己不能处理的要及时上报。
A. 对
B. 错
【判断题】
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安全施工的强制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等。
A. 对
B. 错
【判断题】
从业人员可以不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A. 对
B. 错
【判断题】
人们处于紧张状态时,神经系统和平时状态无异。
A. 对
B. 错
【判断题】
人离地面愈高,就不易产生恐惧心理。
A. 对
B. 错
【判断题】
特殊情况下,必须加强安全措施,确保安全后才可以进行高处作业。
A. 对
B. 错
【判断题】
特种作业人员是指所有(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从业人员。
A. 对
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