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单选题]第1213题:从根本上解决毒物危害的首选力法是___。
A. 通风
B. 密闭毒源
C. 采用无毒低毒物质代替高、剧毒物质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单选题]第1214题:关于重大事故的处理原则,下列表述错误的是___。
A. 注意保护催化剂及设备
B. 不跑、冒、滴、漏,不超温、超压、串压
C. 可以就低排放油和气体,防止发生着火爆炸等恶性事故
【单选题】
[单选题]第1215题:《中国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的作业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___.并严格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A. 经过培训
B. 持证上岗
C. 服从领导
【单选题】
[单选题]第1216题:___演练选择(或模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设备、设施、装置或场所设定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演练活动。
A. 单项
B. 综合
C. 现场
【单选题】
[单选题]第1217题:工作环境需使用噪声监测和听力保护性设备的是___dB区域。
A. 超过85
B. 超过80
C. 超过75
【单选题】
[单选題]第1218题:下列各系统中在开车前不需要进行氨气置换操作的是___。
A. 燃料气系统
B. 裂解炉及裂解气总管
C. 汽油分馏塔系统
【单选题】
[单选题]第1219題:贯穿在清洁生产概念中的基本要素是___。
A. 污染治理
B. 污染控制
C. 污染预防
【单选题】
单选题]第1220題:乙烯装置中碳三加氢反应器进料偏低可能导致___。
A. 反应器飞温
B. 选择性高
C. 加氢不合格
【单选题】
[单选题]第1221题:常用于阀座和阀芯或焊缝严密性的检查是___试验。
A. 气压
B. 液压
C. 渗通
【单选题】
[单选题]第1222题:中压容器(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险介质)属于___类压力容器。
A. 三
B. 二
C. 一
【单选题】
[单选题]第1223题:乙烯装置发生一般性着火事故、消防车队到达现场时此时指挥者应为___。
A. 消防支队领导
B. 班长
C. 值班主任
【单选题】
[单选题]第1224题:___是金属设备与环境介质构成腐蚀电池发生电子转移即具备电位差电解质和连续的电子回路。
A. 电化学腐蚀
B. 应力腐蚀
C. 化学腐蚀
【单选题】
[单选题]第1225题: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应急预案应当报同级人民政府和___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A. 上一级
B. 同级
C. 下一级
【单选题】
[单选题]第1226题:冷区着火时,应注意不能一概用___灭火。
A. 干粉
B. 泡沫
C. 水
【单选题】
[单选题]第1227题:进行危险化学品作业时为保护眼部应佩戴___。
A. 安全帽
B. 护目镜
C. 手套
【单选题】
[单选题]第1228题:全开式安全阀开启高度为阀座喉颈的1/4排量系数为___。
A. 0.14
B. 0.13
C. 0.16
【单选题】
[单选题]第1229题:在易燃易爆场所,不能使用___工具。
A. 铁制
B. 铜制
C. 不锈钢制
【单选题】
单选题第1230题:一般情况下非火灾工况的安全阀超压为设定压力的___倍。
A. 1
B. 1.1
C. 1.2
【单选题】
[单选题]第1231题:正常情况下发现冷泵机械密封轻微泄露时工艺上处理正确的是___
A. 用水冲洗
B. 将泵切出系统倒空,上报检修
C. 用氮气保护
【单选题】
[单选题]第1232题:火炬系统属___系统,不能憋压。
A. 高压
B. 负压
C. 低压
【单选题】
单选题第1233题: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没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不得颁发___。
A. 安全生产许可证
B. 安全经营许可证
C. 危险优学品登记证
【单选题】
[单选题]第1234题:裂解炉汽包锅炉给水供给故障时,下列处理不正确的是___。
A. 迅速切断裂解炉原料和燃料
B. 迅速打开锅炉给水供水阀和旁通阀
C. 关闭废热锅炉和汽包的各种排污阀
【单选题】
[单选题]第1235题:金属的防腐与下列___因素无关。
A. 表面加工之质量
B. 设备结构设计
C. 压力等级
【单选题】
[单选题]第1236题: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将其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___。
A. 评审
B. 备案
C. 发布
【单选题】
[单选题]第1237题:空分站应布置在空气清洁地段,并宜位于散发乙炔及其他可燃气体、粉尘等场所的全年___。
A. 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B. 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C. 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单选题】
单选题第1238题:下列爆炸极限最大的物质是___。
A. 乙烯
B. 氢气
C. 乙块
【单选题】
[单选题]第1239题:丙烯压缩机开车透平不会引起联锁跳车的是___
A. 段间吸入罐液位超高
B. 透平振动位移超高
C. 复水器液位超高
【单选题】
[单选题]第1240题: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___应急物资及装备,建立使用状况档案,定期检测和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状态。
A. 要求配备相应的
B. 现有
C. 备齐
【单选题】
[单选题]第1241题:可燃液体发生燃烧时,燃烧的是___。
A. 可燃蒸气
B. 可燃液体
C. 以可燃蒸气为主和部分可燃液体
【单选题】
单选題第1242题:购买的芳动防护用品须经本单位的安全技术部门___。
A. 备案
B. 验收
C. 试用
【单选题】
单选题]第1243题:含有硫化氢的废水应用___中和后排放。
A. 盐酸
B. 氢氧化钠
C. 硼酸
【单选题】
[单选题]第1244题:符合GC3级工业管道的划分标准是___
A. 输送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者甲类可燃气体包括液化烃的管道并且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4Mp的管道
B. 输送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介质高度危害气体介质和工作温度高于其标准沸点的高度危害的液体介质管道
C. 输送无毒、非可燃流体介质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1.Mp并且设计温度高于20℃但是不高于185℃的管道
【单选题】
[单选题]第1245题:乙烯装置减粘塔堵塞的主要危害为___。
A. 在高负荷状态下,急冷油粘度增高,堵塞输送管线,影响向急冷油系统运转,严重时装置停车
B. 渣油外采不能进行,急冷油塔液面上升,淹塔
C. 轻油变重,外采量减少
【单选题】
[单选题]第1246题:触电急救的基本原则是___
A. 动作迅速、操作准确
B. 心脏复苏法救治
C. 迅速、就地、准确、坚持
【单选题】
[单选题]第1247题:电气设备火灾时不可以用的灭火器是___。
A. 泡沫
B. 卤代烷
C. 二氧化碳
【单选题】
[单选题]第1248题:化工生产中的主要污染物是“三废”,下列哪个有害物质不属于“三废”。___
A. 废气
B. 废水
C. 有害物质
【单选题】
[单选题]第1249题:乙烷的闪点是___℃。
A. -45
B. -30
C. -50
【单选题】
[单选题]第1250题:石脑油的爆炸极限是___。
A. 1.2%-6.0%
B. 2%-6.4%
C. 3.4%-17%
【单选题】
[单选题]第1251题:乙烯装置裂解炉区与裂解气预分馏区之间需设置水幕以防止火灾漫延每平米隔离面积的喷水量应在___L/min以上最小水量按90min用量考虑
A. 5
B. 10
C. 15
【单选题】
[单选题]第1252题:按工作原理区分,加氢反应器属于___压力容器。
A. 反应
B. 换热
C. 分离
【单选题】
[单选題]第1253題:假设乙烯输送管线泄露应选擇公用站所提供的___作为保护介质
A. 氮气
B. 空气
C. 低压蒸汽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在认识论上“跟着感觉走”是 ___
A. 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B. 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C. 不可知论思想的表现
D. 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单选题】
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___
A. 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 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 能否付诸实践
D. 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
【单选题】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新的词汇不断出现。诸如:外企、知识经济、电子邮件、多媒体、下岗再就业等。这些现象表明___
A.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 意识对客观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C.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指导实践
D.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单选题】
“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晴冬一鹤排出去,直领诗情到碧霄”。从唯物论的角度看,这首诗表明 ___
A. 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
B. 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C.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D. 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单选题】
“理论一定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才能和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相符合”。这句话表明___
A. 感性认识有待发展到理性认识
B. 真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C. 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D. 理论和实践是具体、历史的统一
【单选题】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这是宋代大学者朱熹《观书有感二首》中的第二首。此诗中没有包含的哲理正确的有___
A.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B.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C. 盲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必然是劳而无获的
D. 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条件出发
【单选题】
列宁在谈到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时指出;“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规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这句话说明___
A. 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 实践标准并不可靠
C. 实践标准并不确定
D. 实践标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单选题】
从2000年起,报考普通高校不再受年龄和婚否的限制,这不仅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已在向大众化发展,而且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说明我国正在向学习型社会迈进。活到老、学到老已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种变化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___
A. 正确认识只有在同错误认识的不断斗争中获得
B. 认识的任务是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C. 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 改造主观世界离不开改造客观世界
【单选题】
日本东京大家信息基础中心和日立制作所的联合研究小组2002年12月6 日宣布,他们用由144台电脑连接而成的每秒能完成2万亿次计算的超级电脑,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12411亿位。这表明___
A. 人们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最终能够达到终极真理
B. 实践为认识提供水平越来越高的物质技术手段,推动认识不断发展
C.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单选题】
摩尔根曾长期生活于美洲土著印第安人的部落中,掌握了大量的实际材料,对这种社会组织做了深入的了解,才写出《古代社会》这部不朽之作,提出了一系列有重大科学价值的见解。这件事说明___
A. 学习有科学价值的书本知识十分重要
B. 只要掌握实际材料,就能获得理论知识
C.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D.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单选题】
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___
A. 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 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 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 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单选题】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往往各不相同,这说明…………………___
A. 认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 认识不受客体的制约
C. 认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 认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单选题】
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___
A. 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B. 生产工具的改进
C. 劳动对象的利用
D. 劳动者的思想觉悟
【单选题】
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___
A. 人口因素
B. 地理环境
C. 国家政权
D. 生产方式
【单选题】
国家的本质是___
A. 阶级统治的工具
B. 各阶级利益的调解者
C. 人们相互约定的组织
D. 真个社会的代表者
【单选题】
经济基础是___
A. 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B. 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 一定历史阶段上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的总和
D. 一段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单选题】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___
A. 地理环境
B. 劳动
C. 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
D.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单选题】
必然和自由的关系是___
A. 只有摆脱必然性的制约,才能实现自由
B. 两者绝对对立的
C. 两者并无本质差别
D. 自由必须建立在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改造的基础上
【单选题】
划分阶级的标准是___
A. 经济标准
B. 政治标准
C. 思想标准
D. 社会标准
【单选题】
人的本质在于___
A. 人能够改造世界
B. 人有阶级性
C. 人有思想,有理性
D. 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单选题】
群体意识是___
A. 集体主义的产物
B. 个体意识的总汇
C. 群体实践的产物
D. 群体共同意识的产物
【单选题】
自然科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它___
A. 属于没有阶级性的上层建筑
B. 属于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C. 属于特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D. 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单选题】
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___
A. 生产关系的发展史
B. 社会意识的发展史
C. 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D. 阶级斗争的发展史
【单选题】
“英雄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这个观点的实质是___
A. 历史唯物主义
B. 历史唯心主义
C. 历史主义
D. 自然主义
【单选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这说明___
A. 先进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能动的反作用
B. 上层建筑的进步可以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
C. 经济基础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D. 经济发展的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单选题】
“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___
A. 宿命论的观点
B. 机械论的观点
C. 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D.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单选题】
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即___
A. 政治法律制度与军队警察等武装力量
B. 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
C. 政权和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
D. 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单选题】
个人意识与群体意识的联系表现为___
A. 群体意识是个人意识的总和
B. 个人意识决定群体意识
C. 个人意识从群体意识中产生
D. 两者相互依赖、作用和转化
【单选题】
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先于它的经济基础而产生,这说明___
A. 上层建筑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与不同步性
B.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经济发展规律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
C.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相互决定的
D.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单选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说___
A. 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要在它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才能产生
B. 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经济基础
C. 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的变化都是同经济基础变化同步的
D. 社会中一切经济基础成分都决定着社会的上层建筑性质
【单选题】
关于人的价值的正确观点是___
A. 人的自我价值就在人本身,人生来都有平等的价值
B. 人的自我价值就在于自由,它是通过人的自由选择实现的
C. 人的自我价值在于采取必要手段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
D. 人的自我价值在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单选题】
社会基本矛盾是___
A.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
B.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
C. 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单选题】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___
A. 全部自然界
B. 人口
C. 地理环境
D. 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诸要素的总和
【单选题】
区分国家性质的主要根据是___
A.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程度
B. 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C. 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
D. 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
【单选题】
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中___
A. 人与自然的关系
B. 人与人的政治关系
C. 人与人的思想关系
D. 人与人的经济关系
【单选题】
生产里所体现的关系是___
A. 人和人的关系
B. 人和物的关系
C. 物与物的关系
D. 人和自然的关系
【单选题】
社会形态是___
A.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B. 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统一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单选题】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是___
A. 前者和后者相互决定、相互制约
B. 前者和后者并行不悖
C. 以后者为基础,推动前者矛盾的解决
D. 以前者为基础,两者相互制约,互相作用
【单选题】
人的价值的两方面是指___
A. 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
B. 政治价值和精神价值
C. 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D. 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
【单选题】
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是___
A. 前者是主观的,后者是客观的
B. 前者是人造的,后者是自然界固有的
C. 前者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而实现,后者自发地起作用
D. 前者可以被我们废弃和改变,后者无法废弃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