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提高D502料位,可以延长停留时间,增强干燥效果,所以D502料位控制越高越好
A. 对
B. 错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判断题】
界区丙烯压力高不会影响700单元的压力
A. 对
B. 错
【判断题】
D502料位低不会影响D502中粉料的干燥效果
A. 对
B. 错
【判断题】
聚合效果不好,细粉量大是C501排出的废水中细粉含量过多的原因之一
A. 对
B. 错
【判断题】
D502干燥器高料位,会引发I515联锁,关LV50001
A. 对
B. 错
【判断题】
聚合物细粉(小于74微米)的最小爆炸浓度大约为0.10~0.20kg/m3
A. 对
B. 错
【判断题】
分子量越大,MFR越大;分子量越小,MFR越小
A. 对
B. 错
【判断题】
MFR越大,物料的流动性就越好
A. 对
B. 错
【判断题】
环管工艺装置可以采用环管反应器和流化床反应器串联生产均聚、无规共聚、三元共聚、多项共聚
A. 对
B. 错
【判断题】
环管工艺装置在生产高熔融指数的产品时,可将环管降低至60℃
A. 对
B. 错
【判断题】
环管反应器轴流泵的作用是保证反应器内的物料连续循环,对维持反应器的温度和压力是很重要的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三乙基铝单元密封油罐顶部的安全罐的作用是收集氮气夹带的三乙基铝
A. 对
B. 错
【判断题】
给电子体是一种相对密度接近于水的透明液体,应储存在干燥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A. 对
B. 错
【判断题】
催化剂计量系统如果在自动状态,催化剂计量罐的进料阀和出料阀不可能同时打开
A. 对
B. 错
【判断题】
聚合单元反应温度控制器TIC20402是分程控制的,一个控制器,可控2个控制阀TV20402A和TV20402B
A. 对
B. 错
【判断题】
装置中如果冷冻水泵停会导致冷冻机停机
A. 对
B. 错
【判断题】
预聚合反应器夹套水采用的循环水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主催化剂计量系统配有两个计量罐,可保证催化剂连续注入
A. 对
B. 错
【判断题】
给电子体储罐一般设有两或三个,一个用于稀释给电子体,另一个用于纯的给电子体,一个用于生产不同牌号的聚丙烯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主催化剂计量泵计量油系统必须用油充满,如果有气泡存在会造成计量泵出口压力不稳定
A. 对
B. 错
【判断题】
聚丙烯预聚合反应是在催化剂颗粒周围形成聚合物薄层,以免高速反应使催化剂颗粒破碎而生成大量细粉
A. 对
B. 错
【判断题】
聚丙烯装置丙烯闪蒸就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将聚合物和丙烯分离的过程
A. 对
B. 错
【判断题】
给电子体单元日常巡检时应注意给电子体计量罐液位计的下降量,计量泵的冲程,有无跑冒滴漏等现象
A. 对
B. 错
【判断题】
环管反应器温度低会导致无规物的含量减少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联锁正常投用的情况下,停预聚合反应器的小轴流泵会导致三剂流量丧失
A. 对
B. 错
【判断题】
正常情况下,要保证丙烯洗涤塔的洗涤效果,必须要保证洗涤塔的回流流量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丙烯干燥塔是用分子筛脱除丙烯中的水
A. 对
B. 错
【判断题】
聚丙烯装置生产中,启动丙烯进料泵之前不必关闭最小回流线的阀门
A. 对
B. 错
【判断题】
聚丙烯装置尾气排放量减少,装置内累积的不凝气增加,易造成环管反应器轴流泵波动
A. 对
B. 错
【判断题】
环管反应器温度提高,聚合反应加速,催化剂收率和丙烯转化率均不变
A. 对
B. 错
【判断题】
当三乙基铝过滤器堵塞时,必须使用烃油油洗过滤器3~5次后,再用氮气吹扫过滤器,然后进行拆卸
A. 对
B. 错
【判断题】
当计量油过滤器堵塞时,可以打开过滤器跨线阀,短时间内维持计量油的流量
A. 对
B. 错
【判断题】
聚丙烯装置循环冷却水中断不要求整个装置紧急停工
A. 对
B. 错
【判断题】
预聚合反应器轴流泵启动前需要确认小环管充满液相丙烯
A. 对
B. 错
【判断题】
聚丙烯装置使用纯三乙基铝加入反应器
A. 对
B. 错
【判断题】
提高环管反应器停留时间可增加催化剂收率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丙烯中的丙二烯超标会使催化剂失活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丙烯中一氧化碳超标可通过提高三乙基铝加入量来脱除
A. 对
B. 错
【判断题】
检修氢气压缩机时,停氢气压缩机后要关闭进出口阀
A. 对
B. 错
【判断题】
汽蒸罐临时停车时要只需物料排空,蒸汽和搅拌器可以不停
A. 对
B. 错
【判断题】
原料中聚合级丙烯规格要求水含量达到≤2ppm(wt)
A. 对
B. 错
推荐试题
【单选题】
[3] HAc-NaAc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公式为___。
A. [H+]=(KHAcc(HAc))1/2
B. [H+]=(KHAc×c(HAc)) / (c(NaHAc))
C. [H+]=(Ka1Ka2)1/2
D. [H+]=c(HAc)
【单选题】
[1]NaOH溶液标签浓度为0.3000mol/l.,该溶液从空气中吸收了少量的CO2,现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标准HC1溶液标定,标定结果比标签浓度___。
A. 高
B. 低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单选题】
[2]在酸平衡表示叙述中正确的是___。
A. 平衡常数值越大则溶液的酸度越小
B. 平衡常数值越大则溶液的酸度越大
C. 平衡常数值越大则溶液的浓度越小
D. 平衡常数值越大则溶液的浓度越大
【单选题】
[2]某酸在18℃时的平衡常数为1.84×10-5,在25℃时的平衡常数为1.87×10-5,则说明该酸___。
A. 在18℃时溶解度比25℃时小
B. 酸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
C. 温度高时电离度变小
D. 温度高时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变小
【单选题】
[2]0.10mol/L乙酸溶液的pH值为(已知KHAc=1.8×10-5)___。
A. 2.8
B. 2.87
C. 2.872
D. 5.74
【单选题】
[1]0.10mol/L三氯乙酸溶液的pH值为(已知Ka=0.23)___。
A. 0.82
B. 1.12
C. 0.10
D. 1.00
【单选题】
[2]0.20mol/L的某碱溶液,其溶液的pH值为(Kb=4.2×10-4)___。
A. 2.04
B. 11.96
C. 4.08
D. 9.92
【单选题】
[2]0.1mol/LH3PO4涪液的pH值为___。(Ka1=7.6×10-3,Ka2=6.3×10-8,Ka3=4.4×10-13)
A. 1.56
B. 1.62
C. 2.61
D. 3.11
【单选题】
[1]下列有关Na2CO3在水溶滚中质子条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
A. [H+]+2[Na+]+[HCO3-]=[OH-]
B. [H+]+2[H2CO3]+[HCO3-]=[OH-]
C. [H+]+[H2CO3]+[HCO3-]=[OH-]
D. [H+]+[HCO3-]=[OH]+2[CO32-]
【单选题】
[1]有一碱液,可能为NaOH、NaHCO3或Na2CO3或它们的混合物,用HC1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酚酞终点时耗去HCI的体积为Vl,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又耗去HC1的体积为V2,且Vl<V2,则此碱液为___。
A. Na2CO3
B. Na2CO3+NaHCO3
C. NaHCO3
D. NaOH+Na2CO3
【单选题】
[1]在酸碱滴定中,选择强酸强碱作为滴定剂的理由是___。
A. 强酸强碱可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
B. 使滴定突跃尽量大
C. 加快滴定反应速率
D. 使滴定曲线较完美
【单选题】
[1]测得某种新合成的有机酸的pKa值为12.35,其Ka值应表示为___。
A. 4.467×10-13
B. 4.5×10-13
C. 4.46×10-13
D. 4.4666×10-13
【单选题】
[2]用0.l000mol/IJ NaOH滴定0.1000mol/L HAc(pKa=4.7)时的pH突跃范围为7.7~9.7,由此可以推断用0.1000mol/L NaOH滴定pKa为3.7的0.1mol/L某一元酸的pH突跃范围为___。
A. 6.7~8.7
B. 6.7~9.7
C. 8.7~10.7
D. 7.7~10.7
【单选题】
[1]0.050mol/L联氨溶液的pH值为(Kb1=3.0×10-6,K b2=7.6×10-15)___。
A. 10.95
B. 10.59
C. 9.95
D. 9.59
【单选题】
[2]0.10mol/L NaF溶液的pH值为(Ka1=6.6×10-4)___。
A. 10.09
B. 8.09
C. 9.09
D. 9.82
【单选题】
[1]用0.1000mol/L的NaOH标准滴定溶液滴定0.1000mol/L的HC1至pH=9.00,则终点误差为___。
A. 0.0l%
B. 0.02%
C. 0.05%
D. 0.1%
【单选题】
[3]下列各组酸碱对中,不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___。
A. H2CO3-HCO3-
B. H3O+-OH-
C. HPO42--PO43-
D. NH3-NH2
【单选题】
[2]配制pH=7的缓冲溶液时,选择最合适的缓冲对是___。[Ka(HAc)=1.8×10-5,Kb(NH3)=1.8×l0-5;H2CO3:Kal=4.2×10-7,Ka2=5.6×10-11;H3PO4:Ka1=7.6×10-3,Ka2=6.3×10-8,Ka3=4.4×10-13]
A. HAc-NaAc
B. NH3-NH4C1
C. NaH2PO4-Na2HPO4
D. NaHCO3-Na2CO3
【单选题】
[2]NH3的Kb=1.8×10-5,0.lmol/LNH3溶液的pH为___。
A. 2.87
B. 2.22
C. 11.13
D. 11.78
【单选题】
[1]在共轭酸碱对中,酸的酸性越强,其共轭碱的___。
A. 碱性越强
B. 碱性强弱不定
C. 碱性越弱
D. 碱性消失
【单选题】
[2]非水滴定法测定糖精钠所用指示剂是___。
A. 皿甲基蓝
B. 溴酚蓝
C. 结晶紫
D. 酚酞
【单选题】
[2]在酸平衡表示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
A. 酸的强弱与酸的平衡常数有关,相同条件下平衡常数越大则酸度越大
B. 酸的强弱与溶剂的性质有关,溶剂接受质子的能力越大则酸度越大
C. 酸的强弱与溶剂的性质有关,溶剂接受质子的能力越小则酸度越大
D. 酸的强弱与酸的结构有关,酸越易给出质子则酸度越大
【单选题】
[2]在碱平衡表示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
A. 碱的强弱与碱的平衡常数有关,相同条件下平衡常数越大则碱度越大
B. 碱的强弱与溶剂的性质有关,溶剂给出质子的能力越大则碱度越大
C. 碱的强弱与溶剂的性质有关,溶剂给出质子的能力越小则碱度越大
D. 碱的强弱与碱的结构有关,碱越易接受质子则碱度越大
【单选题】
[3]0.10mol/L.NaAc溶液的pH值为___。(Ka=l.8×10-5)
A. 2.87
B. 11.13
C. 8.87
D. 9.87
【单选题】
[2]用NaOH滴定盐酸和醋酸的混合液时会出现___个突跃。
A. 0
B. 1
C. 2
D. 3
【单选题】
[2]用HC1标准滴定溶液滴定Na2CO3和NaOH的混合溶液,可得到___个滴定突跃。
A. 0
B. 1
C. 2
D. 3
【单选题】
[3]下列各组酸碱对中,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___。
A. H2CO3-CO32-
B. H3O+-OH-
C. HPO42--PO43-
D. NH3+CH2COOH-NH2CH2COO-
【单选题】
[1]已知Kb(NH3)=1.8×10-5,则其共轭酸的Ka值为___。
A. 1.8×10-9
B. 1.8×10- l0
C. 5.6×10 -10
D. 5.6×10 -5
【单选题】
[1]用0.1000mol/L HC1滴定0.1000mol/L NaOH时的pH突跃范围是9.7~4.3,用0.01mol/L HC1滴定0.0lmol/L NaOH的pH突跃范围是___。
A. 9.7~4.3
B. 8.7~4.3
C. 8.7~5.3
D. 10.7~3.3
【单选题】
[2]已知邻苯二甲酸氢钾(用KHP表示)的摩尔质量为204.2g/mol,用它来标定0.1mol/L的NaOH溶液,宜称取KHP质量为___。
A. 0.25g左右
B. lg左右
C. 0.6g左右
D. 0.lg左右
【单选题】
[2]某碱在18℃时的平衡常数为1.84×10-5,在25℃时的平衡常数为1.87×10-5则说明该碱___。
A. 在18℃时溶解度比25℃时小
B. 碱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
C. 温度高时电离度变大
D. 温度低时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变大
【单选题】
[3]pH=5的盐酸溶液和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是___。
A. 5.3
B. 7
C. 10.8
D. 11.7
【单选题】
[2]0.083mol/L的HAc溶液的pH是___。[pKa(HAc)=4.76]
A. 0.083
B. 2.9
C. 2
D. 2.92
【单选题】
[3]酸碱滴定变化规律一般分成___个阶段来讨论。
A. 1
B. 2
C. 3
D. 4
【单选题】
[3]根据酸碱质子理论,HCO3-属于___。
A. 酸性物质
B. 碱性物质
C. 中性物质
D. 两性物质
【单选题】
[2]某酸在18℃时的平衡常数为1.14×10-8,在25℃时的平衡常数为1.07×10-8,则说明该酸___。
A. 在18℃时溶解度比25℃时小
B. 酸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
C. 温度高时电离度变大
D. 温度高时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变小
【单选题】
[1]以浓度为0.100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20mL浓度为0.l000mol/L的盐酸,理论终点后,氢氧化钠过量0.02 mL,此时溶液的pH为___。
A. 1
B. 3.3
C. 8
D. 9.7
【单选题】
[1]测定水质总碱度时,V1表示以酚酞为指示剂滴定至终点消耗的盐酸体积,V2表示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至终点所消耗的盐酸体积,若V1 =0,V2 >0,说明水中___。
A. 仅有氢氧化物
B. 既有碳酸盐又有氢氧化物
C. 仅有碳酸盐
D. 只有碳酸氢盐
【单选题】
[1]讨论酸碱滴定曲线的最终目的是___。
A. 了解滴定过程
B. 找出溶液pH变化规律
C. 找出pH突跃范围
D. 选择合适的指示剂
【单选题】
[2]下列物质中能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是___ (苯酚) [a(=1.1×10-10;Kb(NH3)=1.8×10-5;Ka(HAc)=1.8×10-5;草酸:Ka1=5.9×10-2,Ka2=6.4×10-5])
A. 苯酚
B. 氯化铵
C. 醋酸钠
D. 草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