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原因有 ___
A. 以发展生产力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正确处理了政治和经济的关系
B. 制定了不要“四面出击”的正确方针政策
C. 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巩固了统一战线
D. 开展了整风和整党运动,加强了党的自身的建设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多选题】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新民主主义之所以能够向社会主义胜利过渡,取决于 ___
A. 无产阶级思想在文化上的指导作用
B.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扩大
C. 工人阶级的政治领导地位
D.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经济上的领导地位
【多选题】
1950年12月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镇压反革命运动集中打击了 ___
A. 土匪和恶霸
B. 特务
C. 反动党团骨干分子
D. 反动会道门头子
【多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___
A. 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基本胜利
B. 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C. 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D. 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
【多选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是 ___
A. 推翻帝国主义
B. 推翻封建主义
C. 建设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D. 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多选题】
1951年至1952年开展的“三反”运动的主要内容有 ___
A. 反贪污
B. 反浪费
C. 反行贿
D. 反官僚主义
【多选题】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有 ___
A. 没收官僚垄断资本
B. 没收民族资本
C.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D. 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多选题】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开始对全国财政经济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内容包括:___
A. 统一物价管理
B. 统一财政收支
C. 统一物资调度
D. 统一现金管理
【多选题】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实现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需要的三个条件是:___
A. 没收官僚资本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
D. 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多选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并解决土地问题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___
A.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C. 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D. 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多选题】
新中国初期党和政府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所采取的政策是___
A. 利用
B. 限制
C. 赎买
D. 改造
【多选题】
1954年12月,毛泽东提出的农业合作化时期的阶级政策是___
A. 依靠贫农
B. 巩固地团结中农
C. 限制并逐步改造富农
D. 限制中农
【多选题】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企业利润分配实行“四马分肥”的原则,“四马”指的是___
A. 所得税
B. 企业公积金、
C. 工人福利基金
D. 资本家的利润
【多选题】
农业合作化的步骤是___
A. 建立农业生产互助组
B. 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 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 建立人民公社
【多选题】
新中国将外国在华企业收归国有的措施有___
A. 管制
B. 征用
C. 代管
D. 转让
【多选题】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是___
A. 充分体现了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
B. 充分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C. 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
D. 协商和表决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国家决策的正确性和原则性
【多选题】
在中国的政党制度中,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表现在___
A. 政治上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B. 组织上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C. 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
D. 团结合作的友党关系
【多选题】
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点是___
A. 民主和专政相结合
B. 衔接两个革命阶段
C. 扩大人民民主的范围
D. 概念表述准确
【多选题】
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内容包括 ___
A.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C. 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
D. 对人民的敌人实行专政
【单选题】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提出,处理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关系的方针是 ___
A. 加强团结,共同发展
B.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 和平共处,同舟共济
D.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主题是 ___
A. 搞好政治体制改革
B. 搞好经济体制改革
C.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D. 搞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单选题】
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会议明确了全党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___
A.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 阶级斗争
C. 发展生产力
D. 加强党的建设
【单选题】
中共八大指出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___
A. 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盾
B.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C. 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D. 人民内部矛盾
【单选题】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开始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文献是 ___
A.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B. 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
C. 《论十大关系》
D.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我国经济建设上的方针是 ___
A. 公私兼顾
B. 劳资两利
C. 实现现代化
D.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
【单选题】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科学文化工作的方针是___
A. 解放思想,大胆创新
B. 求大同,存小异
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 各抒己见,勇于突破
【单选题】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___
A. 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B. 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C.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D. 人们在日常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矛盾
【单选题】
在党的八大的发言中,陈云提出了___的观点
A.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B. “二个主体、三个补充”
C. “二个主体、二个补充”
D. “一个主体、二个补充”
【单选题】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于___年
A. 1956
B. 1957
C. 1958
D. 1959
【单选题】
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在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中,强调安排国民经济济发展的顺序是 ___
A. 重工业、轻工业、农业
B. 轻工业、重工业、农业
C.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D. 农业、商业、轻工业
【单选题】
《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和“小麦亩产12万斤”、“皮棉亩产5000斤”、“一棵白菜500斤”等文章,宣传全国各地大放“卫星”这一现象发生在 ___
A. 建国初期
B. “大跃进”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改革开放新时期
【单选题】
1959年,___给毛泽东写信指出“大跃进”以来工作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及其原因,但被毛泽东认为是右倾的表现,于是,庐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由纠“左”变为反右,随即全党范围展开大规模“反右倾”斗争
A. 彭德怀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张闻天
【单选题】
造成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多种因素中,主要的是 ___
A. 空前严重的自然灾害
B. 国际反共势力的破坏
C.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反右倾”的后果
D. 苏联撕毁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协议
【单选题】
1961年我国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主要是为了 ___
A. 克服严重自然灾害
B. 巩固“反右倾”斗争的成果
C. 解决农副产品供应紧张问题
D. 纠正“大跃进”运动的错误
【单选题】
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是在 ___
A. 1962年10月16日
B. 1963年10月16 日
C. 1964年10月16 日
D. 1965年10月16日
【单选题】
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在 ___
A. 1971年4月24 日
B. 1970年4月24 日
C. 1969年4月24日
D. 1968年4月24日
【单选题】
1965年,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批判 ___所写的《海瑞罢官》,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索
A. 康生
B. 吴晗
C. 林彪
D. 邓小平
【单选题】
1970—1971年发生了___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的事件。
A. 江青反革命集团
B. 康生反革命集团
C. 林彪反革命集团
D. 姚文元反革命集团
【单选题】
1976年10月6日,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毅然粉碎了___篡党夺权的阴谋,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A. 江青反革命集团
B. 林彪反革命集团
C. 王洪文反革命集团
D. 康生反革命集团
【单选题】
1966—1976年给党和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的运动是 ___
A. “文化大革命”
B. “大跃进”运动
C. 反右斗争
D. “三大改造”运动
【单选题】
在“文化大革命”中作恶多端,被毛泽东称为“四人帮”的是 ___
A. 林彪、江青、陈伯达、姚文元
B. 林彪、江青、张春桥、王洪文
C. 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
D. 江青、王洪文、张春桥、陈伯达
推荐试题
【多选题】
体温监测岗关员应提前到岗进行检查,检查项目应包括:____。
A. 测温系统硬件状态是否正常;
B. 测温系统软件运行是否正常;
C. 人群测温均值、报警阈值是否符合要求;
D. 检测测温状况
【多选题】
对卫生检疫查验不合格的尸体、骸骨,检疫处置正确的是:____。
A. 禁止入出境的尸体、骸骨,必须就地火化后,以骨灰的形式入出境
B. 入出境途中不明原因死亡的,应当进行死因鉴定。无法作出死因鉴定的,尸体及棺柩一并火化,以骨灰的形式入出境
C. 无死亡报告或者死亡医学诊断书的尸体,且托运人或者其代理人未能在规定期限内补交的,按照死因不明处置,以骨灰的形式入出境
D. 经卫生处理后仍不符合卫生检疫要求的应当就近火化,以骨灰的形式入出境
【多选题】
海关对入出境尸体、骸骨实施卫生检疫工作包括:____。
A. 材料核查
B. 现场查验
C. 检疫处置
D. 签发卫生检疫证书
【多选题】
关于入境航空器检疫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
A. 染疫航空器或染疫嫌疑航空器应在海关指定的地点接受检疫
B. 来自黄热病疫区的机组人员及旅客应持有有效的黄热病预防接种证书
C. 入境航空器应在最先到达的国境口岸或经海关同意的地点接受检疫
D. 出境航空器应在本航次开始的国境口岸或海关同意的地点接受
【多选题】
在实行卫生措施时,应当以____的态度对待旅行者。
A. 尊严
B. 人权
C. 基本自由
D. 强制
【多选题】
____属于呼吸道传染病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A. 航空器上舱内以疑似病例座位为中心,周边各方位相邻座位(含通道另一侧)的旅客
B. 列车上与疑似病例同车厢的旅客
C. 汽车上,当通风良好时,汽车上的所有人
D. 船舶上,船舱不能通风时,船上同舱所有人
【多选题】
出入境交通工具存在的公共卫生风险包括____。
A. 饮用水,食品
B. 废弃物
C. 医学媒介生物
D. 压舱水
【多选题】
____的可以判断为染有霍乱。
A. 船舶在到达时载有霍乱病例
B. 船舶在到达前5日以内曾经有霍乱病例发生
C. 航空器在到达时载有霍乱病例
D. 航空器在到达前5日以内曾经有霍乱病例发生
【多选题】
下列对染有鼠疫的船舶、航空器实施卫生处理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
A. 对染疫嫌疑人实施除虫
B. 令染有鼠疫的船舶、航空器立即离境
C. 有感染鼠疫的啮齿动物,必须实施除鼠
D. 如果船舶上发现只有未感染鼠疫的啮齿动物,也可以实施除鼠【答案】ACD
【多选题】
船舶、航空器在到达时,_____,为染有鼠疫。
A. 船舶、航空器上有鼠疫病例的
B. 船舶、航空器上发现有感染鼠疫的啮齿动物的
C. 船舶上曾经有人在上船六日以后患鼠疫的
D. 船舶上没有鼠疫病例,但曾经有人在上船后六日以内患鼠疫的
【判断题】
缔约国发生可能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论其起源或来源如何,应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所有相关的公共卫生信息。
A. 对
B. 错
【判断题】
掌握传染病的潜伏期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确定检疫期限。
A. 对
B. 错
【判断题】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A. 对
B. 错
【判断题】
霍乱弧菌可经苍蝇传播至食物从而感染人。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一定期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现存病例数占该人群的比例叫做发病率。
A. 对
B. 错
【判断题】
传染病的四个基本特征是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有感染后免疫。
A. 对
B. 错
【判断题】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A. 对
B. 错
【判断题】
疟疾属于乙类传染病。
A. 对
B. 错
【判断题】
如有以下症状,高度怀疑为霍乱疑似病例:腹痛腹泻,脓血便或粘液便,或伴有里急后重,呕吐症状不明显,或伴发热。
A. 对
B. 错
【判断题】
疟疾的典型临床特征是:周期性定时发作的寒战、高热、出汗、退热,多次反复发作,久则可出现贫血和脾肿。
A. 对
B. 错
【判断题】
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氏菌属细菌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
A. 对
B. 错
【判断题】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变种冠状病毒(SARS病毒)引起的一种新的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
A. 对
B. 错
【判断题】
肺炭疽是一种由炭疽杆菌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炭疽杆菌为革兰氏阳性有荚膜无鞭毛粗大杆菌。
A. 对
B. 错
【判断题】
传染病在人群中蔓延,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三个相互连接的基本环节,引起这三个基本环节相互连接,协同起作用的因素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A. 对
B. 错
【判断题】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为:长期低热、盗汗、乏力、食欲不振等,可伴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
A. 对
B. 错
【判断题】
已有确切证据表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可以人间传播。
A. 对
B. 错
【判断题】
国际航行船舶仅指进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口岸的外国籍船舶。
A. 对
B. 错
【判断题】
海关实施登轮检疫时无需船方人员陪同,根据检验检疫工作规程实施检疫查验。
A. 对
B. 错
【判断题】
船舶在口岸停留时间不足24小时的,经海关同意,船方或者其代理人在办理入境手续时,可以同时办理出境手续。
A. 对
B. 错
【判断题】
如果条件不允许,船舶可以不具备消毒、除虫、除鼠药械及装置。
A. 对
B. 错
【判断题】
出入境交通工具电讯检疫相关纸质档案入境的保存三年,出境的保存二年,电子数据应长期保存,涉及重大疫情和案件、典型案例等事项的档案,作长期或永久保存。
A. 对
B. 错
【判断题】
对需实施查验前卫生处理的进出境货物,隶属海关按照相关规定向货主或代理人出具《检疫检疫处理通知书》,按要求实施卫生处理。
A. 对
B. 错
【判断题】
无疫通行是指经风险评估,海关对符合条件的进出境船舶,给予电讯检疫,准予船舶直接进出港口,上下人员,装卸集装箱、货物等物品。
A. 对
B. 错
【判断题】
隶属海关根据全球传染病疫情、既往卫生监督情况、诚信管理记录等,对已实施电讯检疫的船舶实施监督抽查,抽查比例不高于10%。
A. 对
B. 错
【判断题】
对“进出境运输工具管理系统”中未下达登临查验的船舶,视为给予电讯检疫。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出入境交通工具上发现食源性疾病或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波及人数10-29人,经风险评估,认为可能危及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或社会秩序的事件为III级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A. 对
B. 错
【判断题】
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A. 对
B. 错
【判断题】
口岸传染病排查所形成的所有文字资料保存不少于2年,视频资料保存不少于3个月。
A. 对
B. 错
【判断题】
发生船舶公共卫生事件时,主管海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决定登船实施船上风险评估,必要时对事件进行调查。
A. 对
B. 错
【判断题】
发生船舶公共卫生事件时,只有经过专门训练实施防护措施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人员才能被允许参与构成危险的活动。
A. 对
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