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钢材中___的含量过高,将导致其热脆现象发生。
A. 碳
B. 磷
C. 硫
D. 硅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砌筑砂浆中掺入石灰是为了___。
A. 提高砂浆的强度
B. 提高砂浆的粘接力
C. 提高砂浆的抗裂性
D. 改善砂浆的和易性
【单选题】
为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在选择石料时应优先考虑___。
A. 酸性石料
B. 碱性石料
C. 中性石料
D. 以上均不对
【单选题】
目前在柔性路面设计中,是以___来表示土基的强度  
A. 抗剪强度 
B. 抗压强度
C. 垂直强度
D. 回弹模量
【单选题】
当坍落度为12cm的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成型时,采用___方法成型。  
A. 振动台法 
B. 人工插捣法
C. 二者兼用 
【单选题】
下列可用作勃氏透气仪穿孔片的材质的为___
A. 不锈钢
B. 铜质
C. 不锈钢铜质均可
D. 无正确答案
【单选题】
试验室试验检测报告由___批准或签发。
A. 试验室主任
B. 试验室技术负责人
C. 试验室授权签字人
D. 试验室质量负责人
【单选题】
工地测得湿砂的含水率为a,则施工配合比中湿砂的实际用量应为___。
A. 干砂重/(1+a)
B. 干砂重×(1+a)
C. 干砂重/(1-a)
D. 干砂重×(1-a)
【单选题】
当混凝土试件采用边长为100mm3的立方体时,抗压结果折算标准试件抗压强度时应乘以___系数。
A. 1.05
B. 0.95
C. 0.90
D. 0.85
【单选题】
钢材进行拉伸试验时试样头部夹持长度,一般至少为夹头夹持长度的___。
A. 1/2
B. 2/3
C. 3/4
D. 4/5
【单选题】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各项参数,对混凝土坍落度影响最大的参数是___。
A. 水泥用量
B. 用水量
C. 水灰比
D. 砂率
【单选题】
有一组混凝土检查试件,其抗压强度数据为31.4MPa 、26.4MPa和22.3MPa ,该组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代表值为___。
A. 26.4MPa
B. 26.0MPa
C. 不作为评定依据
D. 31.4 MPa
【单选题】
雷氏夹法要求沸煮之后两个试件雷氏夹指针打开的距离与沸煮之前的打开距离之差的平均值不大于___mm。
A. 3
B. 4
C. 5
D. 6
【单选题】
粗细骨料的区分粒径为___。
A. 2.36
B. 4.75
C. 9.5
D. 16.0
【单选题】
塑性混凝土的坍落度范围为___。
A. 小于10mm
B. 大于160mm
C. 100~150mm
D. 10~90mm
【单选题】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决定性因素是___。
A. 集料的特性
B. 水灰比
C. 水泥用量
D. 浆集比
【单选题】
材料在弹性极限限度内,应力与应变的比值称为___。
A. 塑性
B. 范性
C. 弹性
D. 弹性模量
【单选题】
人工砂的亚甲蓝试验中,判定石粉含量是以石粉为主还是以粘土为主的MB值为___。
A. 1.2
B. 1.3
C. 1.4
D. 1.5
【单选题】
必然事件的概率是___。
A. 0
B. 0.5
C. 1
D. 1.5
【单选题】
水泥胶砂强度试件在抗压试验时,规定以___N/s的速率均匀加载直至破坏。
A. 240±20
B. 2400±200
C. 240±200
D. 2400±20
【单选题】
中砂的细度模数MX为___。
A. 3.7~3.1
B. 3.0~2.3
C. 2.2~1.6
D. 1.4
【单选题】
水泥振实台基座的高度为___。
A. 300mm
B. 400mm
C. 500mm
D. 无具体要求
【单选题】
当环境温度低于___时,预制梁表面宜采取喷涂养护剂方式养护,并采取保温措施;禁止对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
A. 3℃
B. 5℃
C. 10℃
D. 15℃
【单选题】
沸煮法主要是检验水泥中是否含有过量的游离___。
A. CaO
B. MgO
C. SO3
【单选题】
客运专线基床底层路堤填筑时,应选用___填料。
A. A组填料
B. A、B组填料
C. C组填料
D. A、B、C组填料
【单选题】
有一组数据0.23、0.342和0.4,其和应为___
A. 0.92
B. 0.922
C. 0.9
D. 1.0
【单选题】
依据JGJ 52-2006标准,碎石或卵石含泥量试验使用两个套筛正确的是___
A. 1.25mm 与0.08mm
B. 1.25mm 与0.08mm
C. 1.25mm 与0.08mm
D. 1.25mm 与0.08mm
【单选题】
搅拌水泥胶砂时的加料顺序正确的是___
A. 水泥、水、标准砂
B. 水、水泥、标准砂
C. 水泥、标准砂、水
【单选题】
两份质量为500g的烘干砂子试样,进行含泥量试验,试验后烘干试样质量分别为485.0g和486.0g,其含泥量为___
A. 2.9%
B. 3.0%
C. 3.1%
D. 2.8%
【单选题】
一湿土样质量为35.10g,烘干后为32.10g,其含水量为___
A. 9.3%
B. 8.5%
C. 9.35%
【单选题】
185使用单位使用散装水泥,检验抽样一般采用___
A. 随机抽样
B. 系统抽样
C. 分层抽样
D. 二次抽样
【单选题】
决定砂石筛分试验每次试样用量的因素是___
A. 砂石材料的化学组成
B. 砂石材料的公称粒径
C. 砂石材料的含水率
D. 筛分结果精度要求
【单选题】
调整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应在___阶段进行。
A. 初步配合比
B. 基准配合比
C. 试验配合比
D. 工地配合比
【单选题】
安定性试验的沸煮法主要是检验水泥中是否含有过量的___
A. 氧化钠
B. 三氧化硫
C. 游离氧化镁
D. 游离氧化钙
【单选题】
在现行《公路土工试验规程》中,粗粒组的粒径范围为___
A. 2mm~60mm
B. 0.074mm~2mm
C. 0.074mm~60mm
D. 60mm~200mm
【单选题】
环刀法测定压实度时,环刀取样位置应位于压实层的___
A. 上部
B. 中部
C. 底部
D. 任意位置
【单选题】
沥青混凝土标准密度,应由___
A. 马歇尔试验
B. 击实试验
C.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D. 钻芯取样试验
【单选题】
水泥混凝土面层应按___进行质量评定。
A. 分项工程
B. 分部工程
C. 单位工程
D. 单项工程
【单选题】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质量检验时,需检测___
A. 立方体抗压强度
B. 无侧限抗压强度
C. 抗折强度
D. 劈裂强度
【单选题】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以___龄期的强度为评定依据。
A. 7d
B. 14d
C. 28d
D. 90d
【单选题】
对土方路基质量评定影响最大的指标是___
A. 压实度
B. 平整度
C. 宽度
D. 纵断高程
推荐试题
【多选题】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看它是___
A. 生产资料私有制还是公有制
B. 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C. 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D. 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市场经济
【多选题】
主体选择是指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从自身的需要和知识结构、经验、技能出发,根据历史的客观条件和发展趋势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式和方向的行动。这种观点说明___
A. 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必然否定历史决定论
B. 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与承认历史决定论并不矛盾
C. 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产生都根源于主体的选择
D. 历史决定论是根本错误的
【多选题】
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决定论,是一种承认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的理论,它建立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础上,是能动的决定论。这说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___
A. 排斥主体选择的作用
B. 是机械论和宿命论
C. 是旧唯物主义理论
D. 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不矛盾
【多选题】
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决定性因素是___
A. 人的劳动
B. 人具有理性
C. 人具有自由
D. 人有意志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___
A. 永恒不变的
B. 可随主观意志而任意改变的
C. 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D. 随着个性的改变而改变
【多选题】
人在价值关系中___
A. 只能是价值主体
B. 只能是价值客体
C. 只能是价值的享受者
D. 既可能是价值主体,又可能是价值客体
【多选题】
“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这句话应理解为___
A. 民主是指一种国家制度
B. 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
C. 国家的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
D. 民主是国体不是政体
【多选题】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___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C. 生产力具有自我增值能力的原理
D. 社会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
【多选题】
“支配物理世界之运动的必然性,也支配着精神世界的运动,因而在这个世界中,一切都服从于注定的命运。”这种观点___
A. 是对必然性的科学揭示
B. 正确地揭示了必然性的作用
C. 会导致“宿命论”
D. 会导致“唯意志论”
【多选题】
改革在人类历史上居于普遍性,它是___
A. 社会制度更替的一种形式
B. 对社会体制进行改善和革新
C. 统治阶级向被统治阶级妥协
D. 革命阶级发对反动阶级的斗争
【多选题】
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它指的是___
A. 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活动
B. 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的相互作用形式
C. 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形式
D. 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
【多选题】
美国跨越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日耳曼人没有经过奴隶社会而直接过渡到封建社会;中国一些少数民族由前资本主义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些历史事实说明___
A. 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理论是错误的
B. 社会形态更替没有任何规律可以遵循
C. 它们违背了历史发展规律
D. 上述事实以世界范围内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为前提
【多选题】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说的是___
A. 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完全相同
B. 社会的发展不受人思想和动机的影响
C. 社会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D. 社会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多选题】
“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为它安排葬礼呢?”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___
A. 抹煞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
B. 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
C. 否认历史观上的决定论
D. 否认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
【多选题】
区分各种经济时代的客观物质标志是___
A. 科学技术的进步
B. 社会财富的多寡
C. 生产方式的性质
D. 生产工具的进步 
【多选题】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突出地表现在___
A. 社会意识可以超前于社会存在
B.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C. 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D. 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 
【多选题】
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___
A. 是否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
B. 是否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
C. 是否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
D. 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多选题】
国家是代表___
A. 统治阶级利益的
B. 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
C. 全体社会成员利益的
D. 少数剥削阶级利益的 
【多选题】
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___
A. 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B. 精神文明的发展史
C. 阶级斗争的发展史
D. 国家政权的更替史  
【多选题】
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___
A.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 是否承认社会发展具有规律性
D. 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多选题】
“社会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指的是___
A. 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自发的发展过程
B. 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是没有区别的
C. 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D. 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不受意识影响的过程
【多选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说___
A. 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要在它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才能产生
B. 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经济基础
C. 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的变化,都同经济基础变化是同步的
D. 社会中一切经济基础成分都决定该社会的上层建筑性质 
【多选题】
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的性质取决于___
A. 是否有效地为经济基础服务
B. 是否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
C. 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
D. 被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多选题】
在社会革命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环节是___
A. 产业革命
B. 思想革命
C. 政治革命
D. 经济革命
【多选题】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___
A. 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B. 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D.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
【多选题】
承认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___
A. 必然排斥主体选择的作用
B. 必然导致机械论和宿命论
C. 必然导致旧唯物主义理论
D. 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并不矛盾
【多选题】
人类劳动不同于动物活动的根本标志是___
A. 改造自然
B. 适应自然
C. 制造工具
D. 控制自然 
【多选题】
社会规律和自然界的规律的区别表现为___
A. 社会规律是主观的,自然界的规律是客观的
B. 社会规律是有阶级性的,自然界的规律是没有阶级性的
C. 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自然界的规律是盲目的、不自觉的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D. 社会规律是不可捉摸的,自然界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 
【多选题】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___
A.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B. 社会文明与社会进步的关系问题
C.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
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多选题】
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___
A. 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 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 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 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多选题】
社会意识是___
A. 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B. 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C. 人们改造自然的过程
D. 人们改造社会的过程
【多选题】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的根本区别在于 ___
A.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 是事承认社会发展有规律性
D. 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多选题】
使人与自然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的基础是___
A. 地理环境
B. 生产资料
C. 生产劳动
D. 社会意识
【多选题】
社会存在是___
A. 社会环境
B.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C. 社会生活精神方面的总和
D. 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多选题】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___
A.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C. 经济和政治的统一
D.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统一
【多选题】
上层建筑结构中的核心是___
A. 国家元首
B. 意识形态
C. 国家政权
D. 政党
【多选题】
下列观点中,正确表达了人的本质的是___
A. 人之初,性本善
B. 人天生是政治动物
C. 人是符号动物
D.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多选题】
使人与自然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的基础是___
A. 地理环境
B. 生产资料
C. 生产劳动
D. 社会意识
【多选题】
上层建筑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是___
A. 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B.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C. 国体和政体
D. 政治法律制度和政治法律思想
【多选题】
国家的起源在于它是___
A. 阶级妥协的结果
B. 人们订立契约的结果
C.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D. 使用暴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