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苏俄①放弃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②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③适时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 ④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___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1921年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新中国过渡时期的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政策均 ___
A. 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
B. 是两国发展社会主义的长期经济策略
C. 恢复了资本主义自由贸易秩序
D. 是人民政府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熟的标志
【单选题】
1922年苏联成立,当时四个加盟共和国除俄罗斯外,自北向南的三个国家顺序是 ___
A. 白俄罗斯→乌克兰→外高加索
B. 白俄罗斯→外高加索→乌克兰
C. 外高加索→乌克兰→白俄罗斯
D. 乌克兰→白俄罗斯→外高加索
【单选题】
关=1=1919年3月在莫斯科成立的共产国际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___
A. 各国共产党的联合组织
B. 各国工人党的上级组织
C. 国际工人运动中心转移到俄国
D. 国际无产阶级的咨询机构
【单选题】
关于苏联农业集体化方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___
A. 新经济政策逐步被取消
B. 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
C. 为苏联工业化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D. 与当时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基本适应
【单选题】
1932年以前、苏联的粮食总产量没有超过1913年的水平(1930年除外),且1930年以后还有所下降。这说明①苏联的经济政策不利于农业发展 ②苏联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存在失误 ③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农村劳动力短缺 ④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落后 ___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单选题】
下列有关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___
A. 规定苏联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B. 规定苏联的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C. 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
D. 标志着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形成
【单选题】
1919年1月18日召开的巴黎和会,实际起操纵作用的国家是①英国②法国③意大利④美国⑤日本 ___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①④⑤
D. ①②④
【单选题】
1919年美英法意日在巴黎和会上都 ___
A. 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战败国
B. 根据自身实力提出利益要求
C. 分得了战败国的殖民地
D. 赞同限制战胜国陆海军军备
【单选题】
在巴黎和会上,英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的主要目的是 ___
A. 防范美国凭借经济实力支配欧洲
B. 牵制法国,不使其称霸欧洲
C. 阻止苏俄势力向西扩展
D. 对德国实行纵容侵略的政策
【单选题】
法国在巴黎和会上要求严厉制裁德国的目的是 ___
A. 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B. 索取更多战争赔款
C. 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D. 重建在欧洲大陆霸权
【单选题】
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日本代表对欧洲事务很少开口,因此称为“沉默的小伙伴”,日本“沉默”的最主要的原因是___
A. 没有资格介入欧洲事务
B. 无力与欧洲列强争夺霸权
C. 专注亚洲事务及其权益
D. 日本代表不善外交辞令
【单选题】
《凡尔赛和约》的规定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分赃性质的是 ___
A. 军事问题
B. 殖民地问题
C. 赔款问题
D. 边界领土问题
【单选题】
1919年6月28 El,《凡尔赛和约》在巴黎签订,法国元帅福熙听到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休战。”此话的含义是指在巴黎和会上 ___
A. 战胜国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B. 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宰割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C. 英、法与美国争夺国联领导权势不两立
D. 美日为争夺中国产生了深刻的矛盾
【单选题】
战后建立国际联盟是美国首先提出的,但后来美国并未加入该组织主要是由于 ___
A. 国际联盟并不能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
B. 国际联盟各成员国之间不可能真正合作
C. 远东太平洋地区国际矛盾并未解决
D. 认为巴黎和会对其不利
【单选题】
关于《四国条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___
A. 签订的国家是美、英、法、日
B. 相约“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
C. 该条约生效后,英日同盟中止
D. 规定了各国的主力舰和航空母舰的总吨位
【单选题】
《五国海军条约》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___
A. 美国取得了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
B. 英国丧失了海上霸主地位
C. 日本势力受到抑制
D. 海军军备竞赛被平息了
【单选题】
1922年华盛顿会议通过《九国公约》规定,“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这一规定主要是针对 ___
A. 日本一战期间独霸中国
B. 中国政府参加一战
C. 德国划山东为势力范围
D.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单选题】
在华盛顿会议上,英美向日本施加压力,要日本归还其在山东攫取的权益给中国的真实意图是 ___
A. 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B. 利用中国牵制日本,以实现其称霸世界的野心
C. 平息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D. 抵制日本扩张,打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单选题】
下列条约中涉及到中国主权的包括①《凡尔赛和约》 ②《九国公约》 ③《四国条约》 ④《五国海国条约 ___
A. ①②③
B. ①⑧④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单选题】
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最主要原因是 ___
A. 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
B. 中国代表团正义斗争
C. 中国政府的态度坚决
D. 帝国主义国家互相勾结
【单选题】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所体现的国际关系的实质是 ___
A. 战后须建立新的世界秩序
B. 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C. 国际社会要求维护世界和平
D. 帝国主义试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单选题】
“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间最主要的矛盾是 ___
A. 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B. 法德矛盾
C. 英美矛盾
D. 美日矛盾
【单选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___
A. 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成为战败国
B. 十月革命产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 德、俄、奥匈、奥斯曼四大帝国被摧垮
D. 帝国主义国家间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单选题】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 ___
A. 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私人占有矛盾的存在
B. 广大人民日益贫困使市场相对狭小
C. 市场的虚假繁荣和资本主义的无政府生产
D. 股票投机活动哄抬股价,造成金融市场的不稳
【单选题】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最主要的表现是 ___
A. 股价狂跌,股市崩溃
B. 银行纷纷倒闭
C. 工商企业大量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
D. 失业人数激增,生活水平下降
【单选题】
1929年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全世界的实质性原因是 ___
A. 美国是头号经济大国
B. 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
C. 纽约是世界金融中心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作用
【单选题】
与以往经济危机的影响相比,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最大特点是 ___
A. 涉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B. 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C. 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D. 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
【单选题】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从反面显示了 ___
A. 垄断资本主义的崩溃
B. 分期付款消费的不可行性
C. 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
D. 国家调控经济的必要性
【单选题】
罗斯福新政期间,通过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并遵守公平经营章程,这实质上是 ___
A. 限制工业企业进行自由竞争
B. 由国家干预经济
C. 工业企业按国家计划进行生产
D. 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单选题】
1933年美国通过的《工业复兴法》规定:“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必须遵守工时……工资限额。”这一法令说明 ___
A. 垄断资产阶级试图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B. 保障就业、刺激消费是新政的重要内容
C. 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放弃自由企业制度
D. 社会主义运动在危机期间发展起来
【单选题】
与以往资本主义统治政策相比,罗斯福新政主要“新”在 ___
A. 调整维护资本主义政策
B. 促进了社会发展
C. 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
D. 政府对经济加强干预
【单选题】
罗斯福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句话表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___
A. 在维护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性调整
B. 用提高国家垄断的程度来消除经济危机
C. 在保护资本家利益的前提下改善工人和小生产者的状况
D. 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扩大国营经济成份
【单选题】
罗斯福新政采取奖励农民压缩农产品产量的办法,其主要目的是 ___
A. 稳定农产品价格
B.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C. 刺激农产品消费
D. 刺激农产品出口
【单选题】
罗斯福新政对当时的美国政治最深刻的影响是 ___
A. 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
B. 遏制了法西斯势力,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C. 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D.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单选题】
1933年德国宣布退出国际联盟的直接原因是 ___
A. 摆脱国联的约束,放手扩军备战
B. 国际地位已提高,不再需要国联
C. 对英法操纵国联,公开表示不满
D. 彻底打破凡尔赛体系,与英法抗衡
【单选题】
日本法西斯与德国法西斯相比,突出的特点是 ___
A. 具有明显的军国主义倾向
B. 背弃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
C. 没有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
D. 没有政党形式的法西斯政权
【单选题】
1933年德国纳粹党上台后制造“国会纵火案”的真实意图是 ___
A. 建立一党专政
B. 打击共产党势力
C. 赢得西方国家支持
D. 屠杀犹太人
【单选题】
1938年希特勒曾说:“……三年前我们曾派小股部队进军莱茵兰,那是我事事都要冒险的时候。那时如果法国出来阻止我们,我们只有撤退……”。德军进入“莱茵兰”,法国可以阻止的依据是: ___
A. 《凡尔赛和约》
B. 《四国条约》
C. 《五国海军条约》
D. 《九国公约》
【单选题】
这一时期德、日等国走上了法西斯主义集权统治道路,其主要原因是 ___
A. 国内严重的危机和尖锐的阶级矛盾
B. 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激化
C. 法西斯集团的欺骗宣传和恐怖活动
D. 通过战争和军事工业摆脱危机
【单选题】
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是在 ___
A. 田中内阁
B. 东条英机内阁
C. 近卫文磨内阁
D. 广田弘毅内阁
推荐试题
【多选题】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中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包括人民法院为依法执行(    )等所作的裁定。___
A. 支付令  
B. 生效的调解书  
C. 仲裁裁决  
D. 公证债权文书
【多选题】
被告人王某决定拒不执行法院判决,抢在判决书生效前将法院查封的2万余斤苹果转卖他人,致使判决无法执行。关于王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   
A. 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B. 涉嫌非法处置查封的财产罪 
C. 同时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和非法处置查封的财产罪,择一重处 
D. 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多选题】
甲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收受被执行人乙2万元,利用职权妨害法院针对乙做出的判决的执行,致使判决无法执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 
A. 甲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B. 甲涉嫌受贿罪
C. 对甲应数罪并罚
D. 对甲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多选题】
甲厂系一村办企业,在一经济纠纷中败诉,法院判决甲厂应赔付乙公司人民币50万元。判决生效后,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干警到甲厂执行时,厂长王某和该村村长李某纠集上百名村民、职工围攻执行干警,法院车辆被砸,执行人员被打,公务证件被撕毁,干警被扣押7个多小时。在本案中,关于王某和李某说法正确的是( )。___ 
A. 王某和李某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B. 王某和李某构成妨害公务罪                                                      
C. 王某和李某构成共犯
D. 王某和李某构成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应数罪并罚
【多选题】
下列情形构成非法组织他人卖血罪的是(  )。___ 
A. 组织卖血人次较多的
B. 组织卖血非法获利数额较大的
C. 组织未成年人卖血的
D. 被组织卖血的人的血液含有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等病原微生物的
【多选题】
 下列情形属于非法行医罪的客观行为的是(  )。___  
A. 甲以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
B. 乙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医疗机构
C. 丙被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期间从事医疗活动
D. 家庭接生员丁实施家庭接生医疗行为
【多选题】
违反国家规定,携带(  )进出境,情节较重的,构成非法生产、买卖、运输制毒物品、走私制毒物品罪。___  
A. 醋酸酐
B. 乙醚
C. 三氯甲烷
D. 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配剂
【多选题】
下列行为应当以制造毒品罪的共犯论处的是(  )。___  
A. 甲明知乙制造毒品而为其生产了一批醋酸酐
B. 丙明知丁制造毒品而为其运输了一车乙醚
C. 戊明知己制造毒品而为其购买了一批三氯甲烷
D. 庚明知辛制造毒品而为其销售了一批库存的即将过期的三氯甲烷
【多选题】
甲、乙均为吸毒人员,且关系密切。乙因买不到毒品,多次让甲将其吸食的毒品转让几克给乙,甲每次均以购买价转让毒品给乙,未从中牟利。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___
A. 贩卖毒品罪必须以营利为目的,故甲的行为不成立贩卖毒品罪
B. 贩卖毒品罪以获利为要件,故甲的行为不成立贩卖毒品罪 
C. 甲属于无偿转让毒品,不属于贩卖毒品,故不成立贩卖毒品罪 
D.  甲只是为乙吸食毒品提供帮助,《刑法》没有将吸食毒品规定为犯罪,故甲不成立犯罪
【多选题】
关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 
A.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B. 单位可以成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主体
C. 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的,不另成立妨害公务罪
D. 运输毒品罪仅限于在境内运输毒品,而不包括从境外运往境内和从境内运往境外
【多选题】
关于非法持有毒品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___ 
A. 非法持有毒品的,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B. “持有”仅限于本人持有,不可能通过他人持有毒品
C. “持有”仅限于行为人对毒品拥有所有权而持有
D. 为了贩卖毒品而持有毒品的,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多选题】
甲在一邮局内采取特快专递的方式给在M国的乙邮寄海洛因50克,被人发现并举报。当日下午,甲在其租住的宾馆内被公安民警抓获,当场从其身上搜出海洛因15克,经查,此为甲购买后用于自己吸食。甲的行为构成(  )。___    
A. 非法持有毒品罪
B. 运输毒品罪
C. 贩卖毒品罪
D. 走私毒品罪
【多选题】
甲、乙系表兄弟,感情很好,甲答应送给乙一些毒品。某日甲给另一城市的乙邮寄了海洛因10克,公安人员在甲家抓获甲时又当场从甲身上查获海洛因30克,甲称此毒品是从云南买来的。甲的行为构成(  )。___ 
A. 非法持有毒品罪
B. 运输毒品罪
C. 贩卖毒品罪
D. 窝藏毒品罪
【多选题】
甲、乙通过丙向丁购买了毒品,甲购买的目的是为了自己吸食,乙购买的目的是为了贩卖,丙则通过介绍毒品买卖,从丁处获得一定的好处费。对于本案,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___   
A. 甲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B. 乙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C. 丙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D. 丁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多选题】
毒犯甲在街头贩卖毒品时被抓获,甲交代自己还有尚未卖掉的500多克海洛因和贩毒所得赃款8万多元在情妇乙处隐藏。乙对此矢口否认,后公安民警在乙处当场查获上述毒品、赃款。关于甲、乙的行为定性正确的有(  )。___  
A. 甲构成贩卖毒品罪
B. 乙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C. 乙构成窝藏、隐瞒毒品、毒赃罪
D. 乙构成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多选题】
下列行为构成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的是(  )。___ 
A. 种植罂粟600株的
B. 经公安机关处理后又种植的
C.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抗拒铲除的
D. 种植大麻3000株的
【多选题】
关于毒品犯罪,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___ 
A. 甲非法种植罂粟300株,构成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
B. 乙非法种植罂粟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但在收获前自动铲除,对其可以免除处罚
C. 丙非法种植罂粟100株,被公安民警发现后强制铲除,但丙拒不铲除,构成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
D. 丁非法种植罂粟100株,被公安人员发现强制铲除后,又种植了200株,构成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
【多选题】
吴某购买了50克海洛因。某日宋某来到吴某家,吴某对宋某说:“这种粉末很提神,且能健体。”免费提供宋某吸食了一些。后来宋某再次来到吴某处,要求在其家中吸食毒品,吴某同意。吴某构成()。___  
A. 欺骗他人吸毒罪    
B. 容留他人吸毒罪 
C. 非法持有毒品罪    
D. 贩卖毒品罪
【多选题】
下列行为构成犯罪,应当依法从重处罚的是(  )。___ 
A. 教唆未成年人运输毒品
B. 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
C. 引诱未成年人吸食毒品
D. 容留未成年人吸食毒品
【多选题】
下列行为,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是(  )。___
A. 吸食毒品
B. 走私毒品
C. 持有毒品
D. 制造毒品
【多选题】
韩某因走私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刑满释放两年后禁不住朋友的再三请求,帮助朋友贩卖了30克毒品。韩某的行为(  )。___    
A. 属于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B. 属于毒品犯罪的惯犯,应当从重处罚
C. 属于毒品犯罪的再犯,应当从重处罚
D. 属于毒品犯罪的再犯,应当加重处罚
【多选题】
王某在街头贩卖毒品海洛因被抓获,当场收缴海洛因50克。根据王某交代,王某还有200克海洛因和20万贩卖毒品的资金放在其表哥李某家中,托李某保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 
A. 王某构成贩卖毒品罪
B. 王某贩卖毒品罪的毒品数量为250克 
C. 李某构成窝藏毒品、毒赃罪
D. 李某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多选题】
下列行为构成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是(  )。___ 
A. 向走私毒品的犯罪分子提供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精神药品,数量大的
B. 向贩卖毒品的犯罪分子提供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数量大的
C. 以牟利为目的,向吸食毒品的人提供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数量大的
D. 以牟利为目的,向注射毒品的人提供国家规定的精神药品,数量大的
【多选题】
下列关于毒品犯罪说法错误的是(  )。___ 
A. 甲14周岁走私毒品,应当以走私毒品罪追究刑事责任
B. 乙走私海洛因0.5克,数量较小,不构成犯罪
C. 丙的孩子1周岁,经常晚上吵闹,为了止哭,甲就在其喝的牛奶中加入了平时自己吸食的毒品制液让其喝,甲的行为构成欺骗他人吸毒罪
D. 丁在自己家中容留他人吸食毒品,同时又向其兜售毒品,其行为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贩卖毒品罪,数罪并罚
【多选题】
关于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与强迫他人吸毒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 
A.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中的“他人”仅限于已满14周岁的人
B. 非法在牛奶中加入毒品而提供给婴儿饮用的,不成立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而成立强迫他人吸毒罪
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强迫他人吸毒的,属于法定的从重处罚情节
D. 强迫未成年人吸毒的,属于法定的从重处罚情节
【多选题】
无业青年林某自己制作了一个成人网站,上传了300多个淫秽视频并收取会员费开通会员登录下载或在线观看,违法所得5万余元。关于林某的行为,说法错误的是( )。___   
A. 以制作、复制、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和传播淫秽物品罪数罪并罚
B. 以传播淫秽物品罪处罚
C. 以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处罚
D. 以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罪从重处罚
【多选题】
以下关于贪污犯罪案件的说法正确的是()。___ 
A. 贪污数额在5000元以上,构成贪污罪
B. 个人贪污数额较大,在提起公诉前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 贪污数额巨大,在提起公诉前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可以从轻处罚   
D. 对因贪污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2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多选题】
下列行为,以贪污罪定罪处罚的是(   )。___ 
A. 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中接受礼物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   
B. 有证据证明行为人有能力归还所挪用的公款而拒不归还,并隐瞒挪用的公款去向的
C. 携带挪用公款潜逃的
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窃取公共财物的
【多选题】
王某因犯盗窃罪被某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执行3年后被决定假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  
A. 王某的假释因由刑罚执行机关向原审判法院提出建议书
B. 王某的假释考验期应是2年
C. 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D. 王某在假释考验期内由其所在地公安机关负责执行
【多选题】
丁某因犯诈骗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6年,执行4年后被决定假释。丁某在假释考验期第1年内再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 丁某应当执行有期徒刑5年
B. 对丁某应当撤销假释,数罪并罚
C. 丁某的假释考验期应是3年
D. 丁某离开所居住的县去外地定居,应当报经公安机关批准
【多选题】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刑事案件的(  )由公安机关负责。___
A. 侦查
B. 拘留
C. 决定逮捕
D. 预审
【多选题】
关于“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理解正确的是(  )。___  
A. 只有人民法院才有确定被告人有罪的权力
B. 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在侦查、起诉阶段对犯罪嫌疑人作出的有罪确认是程序上的,不具有终局性
C. 人民法院确定任何人有罪,必须依法判决
D. 未经依法开庭审理、作出判决,并正式宣判,人民法院不得确定任何人有罪
【多选题】
李某因涉嫌抢劫罪被某市公安机关依法拘留讯问。自被第一次讯问后,其在侦查阶段享有的诉讼权利有(    )。___    
A. 自行辩护                 
B. 委托辩护人调查核实证据
C. 委托辩护律师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     
D. 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拒绝回答
【多选题】
某县公安机关对涉嫌诈骗罪的犯罪嫌疑人赵某予以刑事拘留,在进一步侦查过程中发现,该案件已过法定追诉时效期限,公安机关应当(  )。___ 
A. 撤销案件
B. 终止审理
C. 释放赵某
D. 不起诉
【多选题】
根据《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对于公民报案,不予立案的情形是(   )。___    
A. 犯罪已超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B. 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   
C. 犯罪嫌疑人死亡的
D. 没有犯罪事实的
【多选题】
公安机关在侦查下列刑事案件过程中,应当撤销案件的是(   )。___    
A. 甲寻衅滋事,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B. 乙因涉嫌故意伤害致人重伤
C. 丙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
D. 犯罪嫌疑人丁案发后死亡
【多选题】
被害人张某向甲地公安机关举报李某涉嫌敲诈勒索犯罪,甲地公安机关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乙地公安机关。乙地公安机关如果作出撤销案件决定,则应当在3日以内告知(  )。___ 
A. 李某
B. 张某
C. 李某所在单位
D. 甲地公安机关
【多选题】
下列情形,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是(  )。___  
A. 甲盗窃邻居一头耕牛,20年后甲到公安机关自首
B. 乙将偷自己钱包的人打成重伤
C. 丙抢劫后开车逃跑,发生交通事故死亡  
D. 丁故意伤害他人身体,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
【多选题】
公安机关侦破一起共同盗窃案件,其中有4名犯罪嫌疑人:甲、乙、丙、丁。在侦查过程中,公安机关对4名犯罪嫌疑人的处理错误的是(  )。___   
A. 公安机关认为甲在共同盗窃过程中情节轻微,不认为是犯罪,但是觉得这种处理结果不宜由自己作出,准备侦查完毕后移送给检察机关,建议其作出不起诉决定
B. 乙已被逮捕,但是查明其真实年龄是15周岁,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因此撤销了乙涉嫌的案件,将其释放,但未通知批准逮捕的检察机关
C. 丙被取保候审,经过鉴定,丙系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公安机关认为丙未被逮捕,因此可以不必解除取保候审,侦查终结后由检察机关最终处理
D. 丁被逮捕,在羁押过程中因突发急病死亡,公安机关将其盗窃赃物返还被害人
【多选题】
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时,侦查机关应当(  )。___   
A. 撤销案件    
B. 中止诉讼    
C. 释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并发给释放证明书    
D. 公安机关释放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的,应通知原批准的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