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JZ-7型空气制动机自阀手柄在常用制动区时,列车管减压量由( )的减压量来决定的。(1.0分)
A. 工作风缸
B. 过充风缸
C. 均衡风缸
D. 降压风缸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JZ-7型空气制动机自阀手柄在最大减压位与过量减压位时的区别在( )移动量不同。(1.0分)
A. 调整阀柱塞
B. 重联柱塞阀柱塞
C. 缓解柱塞阀柱塞
D. 副阀柱塞
【单选题】
JZ-7型空气制动机单独制动阀单缓柱塞和套的间隙应不大于( )。(1.0分)
A. 0.12mm
B. 0.10mm
C. 0.13mm
D. 0.09mm
【单选题】
KZW系列测重行程21重车位试验垫板厚度( )。(1.0分)
A. 25mm
B. 26mm
C. 28mm
D. 30mm
【单选题】
进行主阀缓解试验时,试验器排风阀首先放在4位减压( )。(1.0分)
A. 200kPa
B. 140kPa
C. 100kPa
D. 50kPa
【单选题】
装用ST2-250型闸调器的车辆(全部新闸瓦)试验前将的螺杆调至( )尺寸。(1.0分)
A. 200~220mm
B. 200~230mm
C. 200~240mm
D. 200~250mm
【单选题】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 )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 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1.0分)
A. 安全生产
B. 经营管理
C. 组织纪律
D. 消防安全
【单选题】
L-A型、L-B型制动梁拆除下拉杆安全吊环,改装( )。
A. 安全链
B. 安全索
C. 防护套
D. 链蹄环
【单选题】
在默认情况下一个新工作簿文件有()工作表,分别以Sheet1,Sheet2,Sheet3来命名。(1.0分)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判断题】
JZ-7型空气制动机自动制动阀调整阀用于调整均衡风缸的最高充气压力和控制其压力变化。(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制动配件检修试验验收后,必须对安装面和管口进行密封防护。(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公差值没有正负,是绝对值
A. 对
B. 错
【判断题】
JZ-7型空气制动机自动制动阀客货车转换阀在客车位时,使总风遮断阀管不与大气连通。(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角尺是检验直角、划线及安装定位用的检验工具(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钻大孔时,应选择较高的转速(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JZ-7型空气制动机无动力装置止回阀不严且塞门又泄漏时,可造成列车管空气过量供给。(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研具材料比被研磨的工件硬(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材料弯曲变形后,中性层长度不变,因此弯曲前可按中性层计算毛坯长度。(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JZ-7型空气制动机自动制动阀组装时支承放风杠杆、放大杠杆与体按位置组装后各部位转动应灵活,不得抗劲。(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带在带轮上的包角不能太大,三角带包角不能大于120度,才保证不打滑。(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移动某些非固定安装的电气设备时(如电风扇,照明灯),可以不必切断电源。(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事故调查报告是事故赔偿、事故处理以及事故责任追究的依据。(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万能角度尺装上直尺可测量0°~180°的角度(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图样上未注公差的尺寸也是有公差的
A. 对
B. 错
【判断题】
普通平键与轴槽试配时,键的头部能较紧地嵌在轴槽中(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所有位于零线以上的公差带,基本偏差为上偏差(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JZ-7型空气制动机单独制手柄由运转位快速移到全制动位,作用管压力由0到280kPa的时间应在3s以内,膜板不得发生振动声音。(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由事故发生地安全监管办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机车牵引或单机运行时,JZ-7型空气制动机无动力装置应处于开启状态。(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JZ-7型空气制动机重联装置的作用是当机车双机或多机重联牵引时,使重联补机的制动缓解作用得到与本务机车完全一致的效果。(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铁路职业道德只含有服务性行业的要求。 (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一般事故分为:一般A类事故分、一般B类事故分、一般C类事故分、一般D类事故分。(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踏面清扫器也属于单元制动缸。(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车底作业时,必须执行呼唤应答制度(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铁路使用的产品须符合国家和铁道行业技术标准。铁路重要产品须按照国家和铁道部有关规定,实行行政许可管理或产品强制认证。(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车顶作业时,须将工具、材料放在边沿脚位。(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空气制动机以空气为动力来源。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为防止发生火灾,在厂内明显的地方要设有严禁逗留标志。(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所谓自动制动机是当列车分离时,各车辆能产生制动作用。(1.0分)
A. 对
B. 错
【多选题】
电网企业各级单位要督促相关业务部门或者个人按时完成往来款项核对工作,核对工作需注意的有___
A. 采用书面函证等方法与有关债务、债权单位或者个人核对
B. 外部债权的往来款项每年至少核对一次
C. 外部债务单位或者个人之间的往来款项每年至少核对两次
D. 内部单位之间往来款项原则上应当每月核对
E. 对账结果应形成询证函、对账确认书等书面材料
【多选题】
电网企业各级境内单位单项账面净值___的固定资产转让和土地使用权转让,应当在可从事中央企业资产交易业务的国有产权交易机构公开进行。
A. 50万元
B. 100万元
C. 150万元
D. 200万元
E. 300万元
推荐试题
【单选题】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都存在的经济关系是___。
A. 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
B. 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C. 实行按需分配原则
D. 实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体制
【单选题】
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的实现是在___。
A. 社会主义革命中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D. 共产主义社会
【单选题】
江泽民说:“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远大理想”是指___。
A.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个人对将来职业的向往与追求
D. 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是___。
A. 人们谋生的手段
B. 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
C. 休闲的手段
D. 完全由个人自由选择的活动
【单选题】
必然王国是指___。
A. 共产主义社会以前的社会状态
B. 原始社会
C. 文明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
【单选题】
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和一面旗帜是___。
A. 按劳分配
B. 按需分配
C.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D.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单选题】
共产主义只有在___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A. 社会主义社会
B. 小康社会
C. 和谐社会
D. 自由人的联合体
【单选题】
“丰裕中的贫困”这一概念是由谁提出来的?___
A. 马克思
B. 亚当•斯密
C. 凯恩斯
D. 萨缪尔森
【单选题】
(一)“丰裕中的贫困”这一概念是由谁提出来的?___
A. 马克思
B. 亚当•斯密
C. 凯恩斯
D. 萨缪尔森
【单选题】
(二)政府质量的好坏或高低,取决于政府哪些因素?___
A. 理性
B. 理性与效率
C. 理性、效率与自律性
D. 理性、效率、自律性与他律性
【单选题】
(十四)新古典学派为发展中国家所规划的“三化”发展道路,是指___
A. 国际化、市场化、私有化。
B. 国际化、家庭化、私有化。
C. 国内化、市场化、私有化、
D. 市场化、公有化、国际化。
【单选题】
(十五)依附论是由哪个学派提出来的?___
A. 古典学派。
B. 新古典学派。
C. 结构主义学派。
D. 新马克思主义学派。
【单选题】
(二十二)知识产权具有什么样的特征?___
A. 专有性、地域性和期限性。
B. 无形性、专有性、地域性和期限性。
C. 无形性、地域性和期限性。
D. 公开性、地域性和期限性。
【单选题】
(二十七)收入差距的“倒U型假说”是由谁提出来的?___
A. 马克思。
B. 凯恩斯。
C. 库兹涅茨。
D. 李嘉图。
【单选题】
(二十八)国际消除贫困日,是指每年的哪一天?___
A. 7月A日。
B. A0月A日。
C. A0月B5日。
D. A0月A7日。
【单选题】
(三十)可持续发展所强调的公平原则是指什么?___
A. 代内公平。
B. 代际公平。
C. 效率公平。
D. 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的统一
【单选题】
(三十七)我党在哪次会议上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决策?___
A. 十五大
B. 十六大。
C. 十七大。
D. 十八大。
【单选题】
(四十二)说明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同时城市却存在着大量失业状况的理论模型是哪一种模型?___
A. 刘易斯模型。
B. 索洛模型。
C. 费景汉模型。
D. 托达罗模型。
【单选题】
(四十七)一个政府能够在正确判断国情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确定目标、制定措施并加以实施的能力,被人们看作是:___
A. 政府效率。
B. 政府自律性。
C. 政府理性。
D. 政府强度。
【单选题】
(五十三)发展中国家的概念出现在哪一年?___
A. 1944年。
B. 1954年。
C. 1964年。
D. 1974年。
【单选题】
(五十八)中国哪位经济学家被看作是发展经济学的先驱人物之一?___
A. 谭崇台。
B. 厉以宁。
C. 张培刚。
D. 吴敬琏。
【多选题】
(三)政府理性包括哪些内容?___
A. 政府拥有致力于经济发展的明确目标。
B. 政府机构是精干与高效的。
C. 政府决策具有科学性。
D. 政府政策具有连贯性。
【多选题】
(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___。
A. 与信息化相融合、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道路。
B. 坚持集约型增长、能够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业化道路。
C. 以人为本、能够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道路。
D. 统筹兼顾、能够加快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工业化道路。
【多选题】
(五)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有:___
A. 以自然经济为主体。
B. 把“以人为本”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C. 把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起来。
D. 把科学的发展理念和方式贯彻始终。
【多选题】
(六)第三代经济增长模型提出了哪些重要理论?___
A. 外生增长理论。
B. 内生增长理论。
C. 干中学模型。
D. 不断引进技术模型。
【多选题】
(七)促进一国经济发展的内部条件主要有:___
A. 人口的规模和质量。
B. 资本形成。
C. 资源与环境状况。
D. 科学技术的应用程度。
【多选题】
(八)促进一国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主要有:___
A. 人口的规模和质量。
B. 对外贸易。
C. 引进和利用外资。
D. 外援外债。
【多选题】
(九)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的人类发展指数选定的指标是___。
A. 出生时的预期寿命。
B. 婴儿死亡率。
C. 成人识字率和受教育年限。
D. 实际人均收入。
【多选题】
(十)人类发展指数测算中发现的规律有:___
A. 人类发展指数与财富或人均GDP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
B. A960年至A99B年间没有一个国家的人类发展指数是下降的。
C. 当人均产值达到500美元(A960年价格)时,社会发展速度要比经济发展速度快。
D. 人类发展存在着地区间的不平衡性。
【多选题】
(十一)为衡量不同国家发展程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先后推出了___
A. 人类发展指数HDI。
B. 人类贫困指数HPI。
C. 性别发展指数GDI。
D. 平等程度指数GEM.
【多选题】
(十二)发展中国家缩小知识差距的对策有:___
A. 积极从国外获取知识。
B. 在国内创造知识。
C. 培育信息市场。
D. 确保公共机构的透明度。
【多选题】
(十三)发展中国家的总体特征有___
A. 劳动效率较为低下。
B. 二元经济状态明显。
C. 人口的高增长率和低寿命率并存。
D. 能够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
【多选题】
(十六)利用财政赤字促进国家经济增长应把握的原则是___。
A. 要坚持通过发债而不是大量发钞来弥补赤字。
B. 要坚持鼓励消费、刺激需求、增加税收的基本思路。
C. 要坚持只为生产性投资而不为经常性开支举债。
D. 要坚持把财政赤字控制在国力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多选题】
(十七)发展中国家能够利用的外资数量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___
A. 政治经济形势的稳定程度。
B. 国内市场的大小与潜力。
C. 吸引外资的各项政策。
D. 本国拥有的国际货币数量。
【多选题】
(十八)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的特点有:___P5A
A. 劳动力供给增长迅速,且持续时间长。
B. 农业富余劳动力的非农业转移。
C. 自谋职业者所占比重增加。
D. 知识失业问题较为严重。
【多选题】
(十九)非公开失业是指劳动者不得其用的状态,包括以下那些形式?___
A. 就业不足。
B. 形式上有工作但不得其用。
C. 健康受损。
D. 无生产性就业。
【多选题】
(二十)发展中国家促进就业的措施有哪些?___
A. 大力发展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
B.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拓展就业新领域。
C. 积极融入国际分工体系。
D. 调整劳动力的知识结构。
【多选题】
(二十一)知识应用是由以下哪几个子过程构成的?___
A. 获取知识。
B. 理解知识。
C. 应用知识。
D. 整合知识。
【多选题】
(二十三)教育的间接收益包括哪些?___
A. 提高个人收入。
B. 政治上的收益。
C. 经济上的收益。
D. 道德上的收益
【多选题】
(二十四)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哪些?___
A. 推动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B. 引起需求结构变化。
C. 引起技术扩散。
D. 推动产业结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