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以下各项中不是慢性肺心病心电图的表现的是___
A. 电轴右偏
B. SV1+RV5≥1.05mV
C. V1和V2导联出现QS波
D. 肺型P波
E. 右束支传导阻滞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治疗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最有效的措施为___
A. 持续高浓度吸氧
B. 应用呼气末正压通气
C. 持续低浓度吸氧
D. 迅速应用糖皮质激素
E. 应用正压机械通气
【单选题】
应用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ARDS的原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___
A. 增加肺脏功能残气量
B. 扩张萎陷的肺泡
C. 增加吸入氧浓度
D. 促进肺泡水肿消退
E. 减少肺内动静分流
【单选题】
老年患者突然发生寒战、高热、咳嗽、咳痰、痰粘稠,砖红色,胶冻状,引起感染最可能的病原菌是___
A. 克雷白杆菌
B. 流感嗜血杆菌
C. 嗜肺军团杆菌
D. 葡萄球菌
E. 铜绿假单胞菌
【单选题】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今晨突感左上胸刺痛,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左肺呼吸音明显减弱,心率120次/分,节律有不齐。应考虑出现了哪种情况___
A. 心绞痛
B. 肺栓塞
C. 胸膜炎
D. 自发性气胸
E. 急性左心衰竭
【单选题】
女性,30岁,喘息,呼吸困难发作1天,过去有类似发作史。体检:气促、发绀、双肺满布哮鸣音,心率120次/分,律齐,无杂音。院外已用过氨茶碱、特布他林无效。对该病人除立即吸氧外,应首先给予的治疗措施为___
A. 联合应用氨茶碱、特布他林静脉滴注
B. 联合应用抗生素静脉滴注
C. 琥珀酸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
D. 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吸入
E. 5%碳酸氢钠静脉滴注
【单选题】
男性,58岁,因肺心病呼吸衰竭入院。入院查体神志清晰,血气分析:___PaO230mmHg,PaCO260 mmHg。吸氧后神志不清,血气分析:PaO270mmHg,PaCO280mmHg.该患者病情恶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 感染加重
B. 气道阻力增加
C. 氧疗不当
D. 心力衰竭加重
E. 周围循环衰竭
【单选题】
关于房性期前收缩,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___
A. 房性期前收缩的P波与窦性P波形态相异
B. 发生于心房下部的心性期前收缩的P波可倒置
C. 房性期前收缩的代偿间歇多不完全
D. 房性期前收缩的P波后的QRS波群多宽大畸形
E. 房性期前收缩的P波后可无QRS波群
【单选题】
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的定义是___
A. 室性期前收缩>5/h
B. 室性期前收缩>10/h
C. 室性期前收缩>30/h
D. 室性期前收缩>60/h
E. 室性期前收缩>100/h
【单选题】
室性期前收缩三联律是指___
A. 每个窦性搏动后发生一次室性期前收缩
B. 每个窦性搏动后发生二次室性期前收缩
C. 每个窦性搏动后发生三次室性期前收缩
D. 每两个窦性搏动后发生一次室性期前收缩
E. 每三个窦性搏动后发生一次室性期前收缩
【单选题】
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是指P波频率>100次/分___
A. 同一份心电图上有2种或以上形态不同的P波
B. 同一份心电图上有3种或以上形态不同的P波
C. 心电图同一导联上有2种形态不同的P波
D. 心电图同一导联上有2种或以上形态不同的P波
E. 心电图同一导联上有3种或以上形态不同的P波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心房扑动的心电图表现___
A. P波消失,代以规则的锯齿状扑动波
B. 心房率为250次/分~350次/分
C. 心室率规则
D. 心室率不规则
E. QRS波群多宽大畸形
【单选题】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治疗,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___
A. 禁用洋地黄类药物
B. 禁用钙通道阻滞剂
C. 禁用β受体阻滞剂
D. 可联合应用钙通道阻滞剂与β受体阻滞剂
E. 可使用IC类抗心律失常药
【单选题】
缺少下列哪项就不能诊断恶性高血压___
A. DBP>12.9kpa(130mmHg)
B. 中度高血压可急剧发展为恶性高血压
C. 重度高血压可急剧发展为恶性高血压
D. 眼底可出血渗出和乳头水肿
E. 眼底无乳头水肿
【单选题】
心肌梗死患者突然出现心尖部收缩期喀喇音和吹风样收缩期杂音,最可能的原因是___
A. 心室壁瘤
B. 心脏破裂
C. 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D. 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
E. 左室扩大所致相对二尖瓣关闭不全
【单选题】
有关静息电位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___
A. 由K+外流所致,相当于K+的平衡电位
B. 膜内电位较膜外为负
C. 各种细胞的静息电位数值是不相同的
D. 是指细胞安静时,膜内外电位差
E. 是指细胞安静时,膜外的电位
【单选题】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2期复极的离子基础是___
A. Na+内流,K+外流
B. K+外流,CL-内+流
C. K+外流,Ca2+内流
D. Na+外流,+K内流
E. K+内流,Ca2+外流
【单选题】
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酸分泌增多,为减少患者胃酸,下列哪种治疗无效___
A. M受体阻断剂
B. H⒈受体阻断剂
C. 高位迷走神经切断
D. 促胃液素受体的阻断剂
E. H+、K+ -ATP酶(质子泵)抑制剂
【单选题】
某慢性低氧血症患者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和高钾血症,但血压正常,分析该患者血钾增高的原因是___
A. 肾小管K+ -Na+交换减弱
B. 肾小管H+ -K+交换增强
C. 肾小管Na+重吸收减少
D.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E. 近端小管K+的吸收增加
推荐试题
【单选题】
下列___选项不属于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所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
A.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B. 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C. 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 企业负责人学历要求为本科以上
【单选题】
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___日内审查完毕,经审查符合安全生产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
A. 15
B. 20
C. 30
D. 45
【单选题】
对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不予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并应___。
A. 电话通知企业
B. 通过上网公示通知企业
C. 书面通知企业并说明理由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单选题】
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未发生死亡事故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时,经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同意,不再审查,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延期___年。
A. 1
B. 2
C. 3
D. 6
【单选题】
___于1991年12月5日由原建设部第15号令发布,主要规定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 管理的一般性规定,施工单位文明施工的要求以及施工单位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
A.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B. 《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
C.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D.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单选题】
___于2000年8月21日第27次原建设部常务会议通过,主要规定了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监督管理工作的政府部门,对工程建设各阶段执行强制性标准的情况实施监督的机构以及强制性标准监督检查的内容。
A.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B. 《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
C.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D. 《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
【单选题】
___于1999年2月3日由原建设部第66号令发布,其制定目的是保障和监督建设行政执法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建设行政执法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
A.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B. 《建设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
C.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D.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单选题】
国务院令第397号___中规定,依法进行安全评价是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的条件之一。
A. 《建筑法》
B.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
C.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D.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单选题】
下列___不属于行政处分,即由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对其工作人员违反行政法规或政纪的行为所实施的制裁,主要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降薪、撤职、开除等。
A. 罚款
B. 记大过
C. 警告
D. 留用察看
【单选题】
施工中发生事故时,___应当采取紧急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A. 建设单位
B. 监理单位
C. 相关责任人员
D. 建筑施工企业
【单选题】
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建筑工程安全标准的要求,具体管理办法由___规定。
A.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B. 国务院
C. 中国建筑业协会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单选题】
建筑施工企业转让、出借资质证书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许他人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的,对因该项承揽工程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造成的损失,___。
A. 由建筑施工企业独自负责
B. 承包单位与接受转包或者分包的单位各自独立承担相应责任
C. 由建筑施工企业与使用本企业名义的单位或者个人各自独立承担赔偿责任
D. 由建筑施工企业与使用本企业名义的单位或者个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单选题】
《建筑法》关于施工许可、建筑施工企业资质审查和建筑工程发包、承包、禁止转包,以及建筑工程监理、建筑工程安全和质量管理的规定,适用于其他专业建筑工程的建筑活动,具体办法由___规定。
A. 国务院
B.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C. 中国建筑业协会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单选题】
《建筑法》规定,大型建筑工程或者结构复杂的建筑工程,可以由两个以上的承包单位联合共同承包。共同承包的各方对承包合同的履行___。
A. 独立承担各自的责任
B. 承担连带责任
C. 不承担责任
D. 承担适当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