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对于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
A. 齿顶高=m
B. 齿高=2.5m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C.齿顶高>齿根高 D.齿顶高=齿根高 11126.已知直齿圆柱齿轮模数 m=2.5mm,齿数 z=25,则齿轮分度圆的直径为 ___
A. 62.5mm
B. 61.5mm
C. 63mm
D. 63.5mm
【单选题】
C.非基准制 D.基孔制或基轴制 11136.最大实体尺寸是指 ___
A. 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B. 孔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C. 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D. 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单选题】
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的关系采用最大实体要求时,该被测要素的体外作用尺寸不得超出 ___
A. 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B. 最小实体尺寸
C. 实际尺寸
D. 最大实体尺寸
【单选题】
如果某轴一横截面实际轮廓由直径分别为Φ40.05mm 和Φ40.03mm 的两个同心圆包容而形成最小包容区域,则该横截面的圆度误差为 ___
A. 0.01mm
B. 0.04mm
C. 0.02mm
D. 0.015mm
【单选题】
粗大误差使测量结果严重失真,对于等精度多次测量值中,凡是测量值与算术平均值之差绝对值大于标准偏差σ的 倍,即认为该测量值具有粗大误差,即应从测量列中将其剔除 ___
A. 3
B. 2
C. 1
D. 4
【单选题】
C.上偏差不同且偏差相同过渡配合 D.上、下偏差各不相同 11147.若塞规之通过 GO)端及不通过 NO GO)端皆穿过量测之工件,则尺寸 ___
A. 太大
B. 太小
C. 无法判断
D. 刚好
【单选题】
C.尺寸精度为 6.3μm D.位置精度为 6.3μm 11152.若某测量面对基准面的平行度误差为 0.08mm,则其 误差必不大于 0.08mm ___
A. 平面度
B. 对称度
C. 垂直度
D. 位置度
【单选题】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方式有以下几种形式 ___其中 把机床进给传动链的程度缩短为零, 所以又称为“零传动” (A)
A. 直线电动机直接驱动
B. 电动机通过齿轮与丝杆连接
C. 电动机通过齿形带与丝杆连接
D. 电动机通过联轴器直接与丝杆连接
【单选题】
CNC 机床,执行自动 AUTO)操作时,程序中的 F 值,可配合下列旋钮 进行调节 ___
A. FEED、OVERRIDE
B. RAPID、OVERRIDE
C. LOAD
D. SPINDLE OVERRIDE
【单选题】
数控车床 X 轴对刀时试车后只能沿 轴方向退刀 ___
A. Z
B. X
C. X、Z 都可以
D. 先 X 再 Z 数 11160.后置刀架的数控车床,采用外圆右偏刀,当刀具沿工件直径向外进给一个脉冲后,用逐
【单选题】
点比较法进行圆弧插补运算,计算偏差值为ij<0,接下来刀具沿 Z 轴负方向进给一个脉冲,所加工的圆弧为 ___
A. 顺时针凹弧
B. 逆时针凸弧
C. 顺时针凸弧
D. 逆时针凹弧 11161.车削锥度和圆弧时,如果刀具半径补偿存储器中 R 输入正确值而刀尖方位号 T 未输入正
【单选题】
C.固定资产登记 D.报废登记 11165.下列关于参考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___
A. 采用绝对型编码器时,必须进行返回参考点的操作数控系统才能找到参考点,从而确定机床各轴的原点
B. 参考点是确定机床坐标原点的基准 (A)而且还是轴的软限位和各种误差补偿生效的条件
C. 机床参考点是靠行程开关和编码器的零脉冲信号确定的
D. 大多数数控机床都采用带增量型编码器的伺服电机,因此必须通过返回参考点操作才能确定机床坐标原点
推荐试题
【填空题】
102.具有普通高等院校全日制 ___ 及以上学历、 ___ 年以上基层信用社支行工作经历、现任 ___ 及基层信用社副主任支行副行长,表现 ___ 的,可参加副主任副行长职位选配。
【填空题】
103.选拔任用市县行社高管人员,面向社会公选的人员,应具有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 ___ 及以上学历。选任县级行社理事长、主任职位的,原则上年龄不超过___周岁,选任副主任副行长职位的,年龄不超过___ 周岁。
【填空题】
122.加强和规范省联社管理人员及市县行社高管人员退出实职岗位的管理,必须坚持 ___,坚持实事求是;依法依规积极稳妥,促使各级领导干部自觉践行“三严三实 ”要求,推动形成___的用人导向。
【填空题】
128.问责退出-其他退出。工资按照退出后新确定的___ 计发。其中需离职培训的,培训期间工资按照所在单位在岗员工平均水平的 ___ 计发;培训合格重新安排岗位工作的,工资按照新安排的工作岗位计发。
【填空题】
129.退出实职岗位人员的日常管理和监督由所在___ 具体负责。所在单位要明确退出实职岗位人员的___ 安排,为其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条件,要___退出实职岗位人员管理制度,切实加强管理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