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TV M的中文名称为___。
A. 自动充值机
B. 自动查询机
C. 半自动售票机
D. 自动售票机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494___是车站自动售检票系统中的自助查询设备,安装在地铁车站的非付费区内,为乘客提供自动查验服务。
A. 自动售票机
B. 人工售票机
C. 自动增值机
D. 自动查询机
【单选题】
498运营开始前,站务员从___处领取硬币,在车站票务室将钱点清后装入专用的钱箱中,并在“TV M领款补币台帐单”上登记签字。
A. 票务室主任
B. 售票员
C. 行车值班员
D. 值班站长
【单选题】
49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技术条件》 ,检票机常规通道的通道净宽应___。
A. 大于等于350 mm
B. 大于等于500 mm
C. 大于等于900 mm
D. 大于等于400 mm
【单选题】
50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技术条件》 ,车票编码/分拣机具有对系统发行的车票进行___。
A. 各种参数的设置和更新
B. 数据的采集并分类处理
C. 初始化、编码、分拣和管理
D. 跟踪管理
【单选题】
503下列关于票务处理机的描述错误的是___。
A. 可以对付费区和非付费区的乘客提供服务
B. 可接受纸币或银行卡乘客提供储值票现金或转账增值服务
C. 一般放置在车站的客服中心(票亭)内
D. 可以实现一些行政事务处理
【单选题】
预案制定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能够将事故控制在事发初期,尽量减少损失,降低影响。因此对于初期事故的处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_。
A. 自救非常重要
B. 自救可以完全控制事故的蔓延
C. 自救可以为外部救援赢得时间
D. 自救应与外部救援相结合
【单选题】
563发生爆炸案件,紧急疏散乘客时,应___将闸机扇门全部打开 。
A. 使用I
B. P盘上的AFC紧急释放按钮 B.使用AFC系统车站计算机
C. 通知车站现场人员
D. 通知车站维修人员
【单选题】
565当车站发生乘客群伤事件时,原则上___,启动相应的应急疏散预案,O C C调整列车运行,司机做好列车广播,车站做好乘客解释工作。
A. 车站须停止服务
B. 车站维持正常运营
C. 车站立即清客
D. 车站关闭部分出入口,减缓进站客流
【单选题】
应急事件发生后,应急处置要贯彻___的原则。
A. “高度集中,统一指挥,逐级负责,先通后复”
B. “高度集中,统一指挥,逐级负责,先复后通”
C. “各司其职,统一指挥,逐级负责,先通后复”
D. “高度集中,各司其职,逐级负责,先通后复”
【单选题】
568发现物体侵限[气球、胶袋、报纸等小物件]的处理:确认物体是否会危及___,如不危及,司机报行调同意后限速通过[或按行调指示执行]。
A. 行车安全
B. 线路安全
C. 列车安全
D. 轨道安全
【单选题】
571遇大客流时,地下车站按照___的客流控制原则,在站台与站厅的楼梯[或自动扶梯]口,车站进站闸机,车站出入口三处进行客流控制。
A. 由内至外
B. 由下至上、由外至内
C. 由下至上、由内至外
D. 由外至内
【单选题】
581火灾疏散的原则说法错误的是___。
A. 火灾区域有限时,引导乘客从未受影响区域疏散至站外
B. 如刚好有列车到站时,由车站、司机组织站台乘客上车,尽快驶离事发车站
C. 可穿越火灾现场进行疏散
D. 组织疏散时,要求逆风迎面疏散
【单选题】
582以下关于火灾处理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___。
A. 发现火灾处于初起阶段,允许“先报告,后处置”
B. 直接使用消防栓灭火
C. 员工优先疏散
D. 原则上,禁止穿越火灾现场进行疏散
推荐试题
【单选题】
邓小平认为,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长期以来没有完全搞清楚的问题是___
A. 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什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D. 什么是计划经济
【单选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和建成社会主义的___决定的(C)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C. 历史条件和社会状况
D. 物质基础和思想条件
【单选题】
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___
A.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矛盾
B.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矛盾
D.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单选题】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___
A.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C.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 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单选题】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___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基本方针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