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如果两部FMGS出现较大差异(数据库不兼容,操作程序不兼容),系统自动选择降级方式。两部FMGS分别工作,只与同侧的外围设备相连。这种FMGS的工作方式称为:___
A. 双套方式​
B. 独立方式​
C. 单套方式​
D. 备用导航方式​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MCDU2失效时,如何使MCDU3代替MCDU2同相应的FMGC连接:___
A. 无需机组任何动作,MCDU3自动代替MCDU2同相应的FMGC连接​
B. 必须关闭MCDU2亮度旋钮,以使MCDU3同相应的FMGC连接​
C. 必须关闭MCDU1亮度旋钮,以使MCDU3同相应的FMGC连接​​
【单选题】
只要GPS数据有效并测试无误,GPS/惯导便为基本的导航方式:___​
A. 正确​
B. 错误​​​
【单选题】
失去GPS功能时,ND和MCDU草稿行里显示“GPS PRIMARY LOST"。当按压MCDU上的清除键时:___
A. MCDU和ND上的信息均被清除​
B. MCDU上的信息被清除,ND上的信息无法被清除​
C. ND上的信息被清除,MCDU上的信息无法被清除​
D. MCDU和ND上的信息均无法被清除​
【单选题】
进近时选择了FPV/FPD方式,当复飞SRS/GA TRK方式接通时:___
A. 仍保持FPV/FPD方式​
B. FD指令杆自动恢复​​​
【单选题】
正常情况下空中巡航时,副驾驶按压FD2按钮:___​
A. PFD1和2上的FD指令杆均消失,FD2断开​
B. PFD2上的FD指令杆消失,FD2断开,自动驾驶断开​
C. PFD2上的FD指令杆消失,FD2断开​
D. PFD2上的FD1指令杆消失,FD2断开​
【单选题】
空中当飞机俯仰或坡度过大时,两个FD指令杆会自动消失。以下哪一项描述最精确:___​
A. 当飞机仰角大于13度或俯角大于25度或坡度角大于45度时,两个FD指令杆消失​
B. 当飞机仰角大于25度或俯角大于13度或坡度角大于33度时,两个FD指令杆消失​
C. 当飞机仰角大于25度或俯角大于13度或坡度角大于45度时,两个FD指令杆消失​
D. 当飞机仰角大于25度或俯角大于13度或坡度角大于60度时,两个FD指令杆消失​
【单选题】
以下哪种情况下FD俯仰杆(或FPV)长时间闪烁:___​
A. 在高于100英尺无线电高度且处于G/S,G/S*或LAND方式时,GLIDE(下滑道)数据传输中断​
B. 当在APPR方式(G/S,G/S*.LAND,FINAL)时,FD转换到V/S方式​
C. 在两个AP/FD都已关断的情况下,一个AP或一个FD被接通​​
【单选题】
进近时使用选择速度,在复飞方式接通时:___
A. 仍为选择速度​
B. 选择速度自动转换为管理速度​​​
【单选题】
满足什么条件时,按下LOC按钮可以预位LOC方式:___
A. ILS调好(频率和跑道方向)​
B. 飞机高于400英尺无线电高度​
C. TOGA方式未接通​以上
D. A,B和C​
【单选题】
当NAV方式接通,飞机以CLB方式管理爬升时,拔出航向旋钮:___​
A. CLB方式转换成OPEN CLB方式​
B. CLB方式转换成V/S方式​
C. CLB方式转换成ALT*方式​
D. CLB方式保持不变​
【单选题】
开放爬升过程中将高度窗迅速调小到低于飞机已通过的高度:___
A. OPEN CLB方式保持不变​
B. OPEN
C. LB方式转换成OPEN
D. ES方式​
【单选题】
在FD,自动油门接通,OPEN CLB方式下,飞行员未按FD指令杆的指示保持致使飞机加速,当速度达到Vmax+4时:___
A. FD断开,自动推力转换到速度方式​
B. THR
C. LB/OP CLB方式转换成SPEED/V/S方式​
【单选题】
在FD,自动油门接通,OPEN DES方式下,飞行员未按FD指令杆的指示保持致使飞机减速,当速度减小到VLS-2时:___​
A. FD断开,自动推力转换到速度方式​
B. THR IDLE/OP DES方式转换成SPEED/V/S方式​
C. FD断开,自动推力断开​仅自动推力断开​
【单选题】
在FD、AP、自动油门接通下,以V/S方式爬升,如果选择的V/S过大,空速会减小。当空速减小到VLS时:___
A. V/S方式自动转换成OP CLB方式​
B. V/S方式保持接通,但AP会暂时放弃目标V/S,并自动降低垂直速度保持VMAX
C. FD、AP、自动油门全部断开​​
【单选题】
在FD、AP、自动油门接通下,以V/S方式下降,如果选择的V/S过大,空速会增加。当空速增加到Vmax时:___
A. V/S方式自动转换成OP DES方式​
B. V/S方式保持接通,但AP会暂时放弃目标V/S,并自动降低垂直速度保持VLS
C. FD、AP、自动油门全部断开​​
【单选题】
下列哪项方式转换不会伴随着三声“喀”声音警告:___
A. ALT*方式下选择V/S​
B. SRS方式下选择SPD​
C. 失去剖面时,CLB转换为OPEN CLB​
D. HDG方式下截获LOC​
【单选题】
起飞离地后单发,SRS方式在单发加速高度上会自动转换成CLB、OP CLB或ALT*模式:___​
A. 正确​
B. 错误​​​
【单选题】
在SRS方式时,单发形态下飞机保持的目标速度是:___
A. V2
B. V2+10节​
C. V2+15节​
D. V2或当前速度,取大者(最大为V2+15节​
【单选题】
SRS引导法则包括:___
A. 在起飞期间减小飞机抬头的姿态保护(如遇风切变,则为17.5度或最大22.5度)
B. 飞行航径角保护保证最小爬升坡度0.5度​
C. 速度保护功能限制目标速度为V2+15节​
D. 以上A、B和C​
【单选题】
如果起飞前NAV方式未预位,在通过30英尺无线电高度时,以下哪种方式自动接通:___​
A. RWY TRK方式​
B. HDG方式​
C. NAV方式仍然自动接通​
D. GA TRK方式​
【单选题】
如果目的地机场使用ILS进近,该ILS频率何时自动调谐:___
A. 到达目的地的直线距离少于250海里时​
B. 到达目的地的直线距离少于300海里时
C. 距离下降定点80海里时​
D. 起动进近时​
【单选题】
如果飞行员将非ILS进近输入飞行计划,然后在RAD NAV页面上人工调谐ILS频率,MCDU上将显示“CHECK APPR GUIDANCE”。此时可用的APPR引导方式是:___
A. LOC和G/S​
B. APP NAV和FINAL​​​
【单选题】
如果在400英尺以上ILS进近时按压APPR按钮:___
A. LOC方式断开,G/S方式保持接通,HDG/TRK方式接通
B. LOC方式保持接通,G/S方式断开,V/S/FPA方式接通​
C. LOC和G/S方式断开,HDG/TRK和V/S/FPA方式接通​
D. 无方式变化,LOC和G/S方式继续保持接通​
【单选题】
如果在400英尺以上ILS进近时拉出V/S FPA按钮:___
A. ​LOC和G/S方式断开,HDG/TRK和V/S FPA方式接通​
B. LOC方式保持接通,但G/S方式断开,V/S或FPA接通​
C. LOC方式和G/S方式保持不变​​
【单选题】
如果在400英尺以上ILS进近时飞行员不小心拉出ALT按钮:___
A. LOC和G/S方式断开,HDG/TRK和OP CLB方式接通​
B. LOC方式保持接通,G/S方式断开,机组选择的方式接通(取决于FCU选择高度而进行OP
C. LB或OP
D. ES​
【单选题】
如果飞行员在RAD NAV页面上输入的ILS与自动调谐的ILS不一致,MCDU草稿行会显示:___
A. CHECK APPR GUIDANCE​
B. RWY-ILS MISMATCH​
C. CHECK
D. EST DATA​​
【单选题】
在ILS进近,400英尺无线电高度以下LAND方式接通,以下哪项动作将断开LAND方式:___​
A. 油门推至TOGA位接通复飞方式​
B. FCU上拔出航向旋钮​
C. 按压FCU上的ALT按钮​
D. 再次按压FCU上的APPR按钮​
【单选题】
ILS进近在或稍低于400英尺无线电高度时如果FMA上未显示LAND,则着陆能力降级至CAT1,并发出三声咔咔声:___
A. 正确​
B. 错误​​​
【单选题】
ILS进近,通过500英尺无线电高度时,机组通过MCDU输入新的Vapp,目标速度会相应改变吗:___​
A. 会​
B. 不会​​​
【单选题】
在两部自动驾驶接通的ILS进近中,低于200英尺无线电高度时,以下哪种情况将触发AUTOLAND(自动着陆)红色警告和三声音响警告:___​
A. 断开一部自动驾驶​
B. 通过150英尺无线电高度时GLIDE(下滑道)偏离3/4个点​
C. 通过30英尺无线电高度时失去LOC信号​
D. 两个无线电高度表指示相差13英尺​
【单选题】
五边进近复飞时,SRS方式在复飞加速高度上不会自动断开,机组必需人工接通OPEN CLB方式,以增加目标速度:___​
A. 正确​
B. 错误​​​
【单选题】
在两部自动驾驶接通的状态下复飞,当断开复飞模式时:___​
A. AP1自动脱开​
B. AP2自动脱开​
C. 两部AP仍保持接通​
D. 两部AP均脱开​
【单选题】
GA TRK方式引导飞机沿着:___​
A. 五边航迹飞行​
B. 跑道航迹飞行​
C. 复飞开始时的航迹飞行​​
【单选题】
双发工作,自动推力现用且两个油门杆均在CL卡位时,将一个油门杆脱离此卡位,FMA上会显示以下哪个信息:___
A. MAN THR​
B. A/THR LIMITED​
C. LVR CLB​
D. LVR ASYM​
【单选题】
自动推力接通的进近中,当通过80英尺无线电高度时,飞行员前推两个油门杆(未达到TOGA位),随后回到CL卡位,这时:___​
A. 自动推力脱开并保持脱开,推力会增大到爬升推力​
B. 自动推力保持接通​
C. 自动推力脱开并保持脱开,推力锁定在断开前的大小上,FMA上显示“THR LK”信息​​
【单选题】
双发工作且自动推力现用,油门杆在CL卡位时按压FCU上的A/THR按钮:​___
A. 推力马上增加到与油门杆位置相对应的等级上​
B. 推力锁定在断开前的等级上,把油门杆移除CL位可转换至人工控制​
C. 自动推力仍现用​​
【单选题】
自动推力接通,人工着陆,在通过20英尺无线电高度时会产生呼叫“RETARD”,此时如果飞行员仍保持油门杆在CL卡位,则:___​
A. 推力会自动减小到慢车​
B. 推力自动调节以保持目标速度​
C. 推力会增大到与油门杆位置相对应的等级上​​
【单选题】
在管理速度方式下,可否通过按压SPD/MACH转换按钮人工将SPEED转换到MACH方式:___
A. 可以​
B. 不可以​​​
【单选题】
自动显示在MCDU性能进近页面上的Vapp的计算方法是:___
A. Vapp=VLS+1/2塔台顶风分量或Vapp=VLS+5节,取最高值​
B. Vapp=VLS+5+1/3塔台顶风分量​
C. Vapp=VLS+1/3塔台顶风分量或Vapp=VLS+5节,取最高值​​
【单选题】
何时FMA上显示琥珀色“USE MAN PITCH TRIM”信息:___​
A. 左右升降舵失效时​
B. 飞行操纵在直接法则或双RA失效时处于拉平法则​
C. 以上A或B​​
推荐试题
【单选题】
测量高压电路的电流或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时,必须通过___。
A. 电压互感器
B. 电流互感器
C. 变压器
D. 电容器
【单选题】
在WORD的编辑状态,选择了一个段落并设置段落的“首行缩进”设置为1cm,则___。
A. 该段落的首行起始位置距页面的左边距1cm
B. 文档中各段落的首行只由“首行缩进”确定位置
C. 该段落的首行起始位置距段落的“左缩进”位置的右边1cm
D. 该段落的首行起始位置在段落的“左缩进”位置的左边1cm
【单选题】
弹性简单悬挂接触线接头应安装在吊索范围外,宜靠近吊弦线夹___内。
A. 0.5m
B. 1m
C. 1.5m
D. 2m
【单选题】
25kV带电体距固定接地体空气绝缘间隙困难值为___。
A. 220mm
B. 240mm
C. 260mm
D. 280mm
【单选题】
车站软横跨支柱顶在负载作用下,最大挠度不得大于___。
A. 0.5%
B. 0.01
C. 1.5%
D. 2.0%
【单选题】
自感电动势的方向是___。
A. 总是阻止电源电势的变化
B. 总是阻止线圈内电流的变化
C. 总是阻止线圈内磁通变化
D. 总是加强线圈内磁通变化
【单选题】
电机绕组外部电压不变,接线由三角形改为星形,则电功率提高到原来的___。
A. 3倍
B. √3
C. 1/3
D. 32
【单选题】
起重钢绳连接时,使用卡子不得少于___。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单选题】
目前链形悬挂支柱装配中的安装型式中,___一般采用地面高度为8.2m的支柱。
A. 接触线悬挂高度为6450mm,结构高度1100mm的区间或车站
B. 接触线悬挂高度为6000mm,结构高度1100mm的区间或站场最外侧道岔至绝缘锚段关节处全补偿链形悬挂
C. 接触线悬挂高度为6000mm,结构高度1400mm的车站或区间全补偿链型悬挂
D. 接触线悬挂高度为6450mm,结构高度1400mm的车站或区间半(全)补偿链型悬挂
【单选题】
目前链型悬挂安装型式——无冰,接触悬挂高度5800mm,结构高度1300mm的区间全补偿链形悬挂,一般拉杆底座与腕臂底座的间距为___。
A. 2000mm
B. 1900mm
C. 2400mm
D. 1550mm
【单选题】
安装腕臂时,起吊腕臂用的白棕绳的规格为___。
A. Φ10mm
B. Φ12mm
C. Φ14mm
D. Φ16mm
【单选题】
拉线基础下锚锚杆位置及方向正确,锚杆中心距锚杆的距离符合要求,施工误差___。
A. ±100mm
B. ±150mm
C. ±200mm
D. ±250mm
【单选题】
安装拉线时,1人看好锚柱顺线路方向的倾斜,应使锚柱端部___。
A. 向拉线侧倾斜0~50mm
B. 尽量垂直不倾斜
C. 向拉线侧倾斜50~100mm
D. 允许顺线路方向倾斜-50~+100mm
【单选题】
拉线绑扎回头采用一字绑扎时绑扎的长度误差为___。
A. ±10mm
B. +10mm
C. ±20mm
D. +20mm
【单选题】
区间锚段关节转换柱非支承力索距工作支腕臂或拉杆的距离不得小于___。
A. 50mm
B. 100mm
C. 150mm
D. 200mm
【单选题】
当两交叉承力索一支带电,另一支处于中性区,且其中一支在交叉点两端加有绝缘子串时,需将两支承力索在交叉处用一段长度___的钢绞线将两承力索短接。
A. 1.2m
B. 1.5m
C. 1.8m
D. 2m
【单选题】
在居民区,保护线最大弛度时距地面的高度不得小于___。
A. 5m
B. 6m
C. 7m
D. 7.5m
【单选题】
在车辆、农业机械不能到达的山坡、峭壁和岩石处,保护线最大弛度时距地面的高度不得小于___。
A. 4m
B. 5m
C. 6m
D. 7m
【单选题】
在车站站台处,保护线最大弛度时距地面的高度不得小于___。
A. 5m
B. 6m
C. 7m
D. 7.5m
【单选题】
处理线索交叉的短接线的安装应满足在极限温度时线索伸缩的要求,保证其最低点高于接触线___以上。
A. 200mm
B. 250mm
C. 300mm
D. 350mm
【单选题】
在WORD的编辑状态打开了一个文档,对文档作了修改,进行“关闭”文档操作后___。
A. 文档被关闭,并自动保存修改后的内容
B. 文档不能关闭,并提示出错
C. 文档被关闭,修改后的内容不能保存
D. 弹出对话框,并询问是否保存对文档的修改
【单选题】
测量电压分布时,电压分布测量仪器的放电间隙调至___。
A. 1~3mm
B. 2~4mm
C. 3~5mm
D. 4~6mm
【单选题】
绝缘子的安全系数一般规定为___。
A. 2~2.5
B. 2.5~3
C. 2.2~2.7
D. 2.8~3.2
【单选题】
铜120接触线的额定张力为___。
A. 12000N
B. 12500N
C. 12700N
D. 12800N
【单选题】
CT85、TJ-95和GJ-70三者的额定张力关系是___。
A. TJ-95>CT85>GJ-70
B. TJ-95>GJ-70>CT85
C. TJ-95=GJ-70>CT85
D. TJ-95>CT85=GJ-70
【单选题】
杵环杆的破坏负荷不应小于___。
A. 54kN
B. 55kN
C. 63kN
D. 65kN
【单选题】
开关最容易开断的电路是___。
A. 容性
B. 感性
C. 阻性
D. 直流电路
【单选题】
已知四个带电体,AB之间吸引,AC之间排斥,BD之间排斥,当A带正电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
A. AC带正电,BD带负电
B. BC带正电,D带负电
C. BC带负电,D带正电
D. AC带正电,D带负电
【单选题】
在新线调b值时,实际调的b值与所查安装曲线中的b值应___。
A. 大一些
B. 小一些
C. 一样
D. ±300mm
【单选题】
半补偿链形悬挂中,中心锚结辅助绳的长度等于所在跨距中心锚结处接触线与承力索间距的___。
A. 15倍
B. 18倍
C. 20倍
D. 22倍
【单选题】
半补偿链形悬挂中,中心锚结线夹处,接触线允许抬高___。
A. 20~30mm
B. 20~50mm
C. 20~80mm
D. 20~100mm
【单选题】
新型二跨式全补偿中心锚结的接触线中心锚结辅助绳采用不锈钢软绞线,其截面积不得小于___。
A. 25mm2
B. 30mm2
C. 50mm2
D. 70mm2
【单选题】
新型二跨式全补偿中心锚结中,固定接触线中心锚结辅助绳的线夹距吊弦线夹的距离为___。
A. 150mm
B. 300mm
C. 500mm
D. 不小于1m
【单选题】
站场防串中心锚结中,承力索中心锚结绳的长度为___。
A. 0.7m
B. 0.8m
C. 1m
D. 1.2m
【单选题】
新型铜合金整体吊弦一般采用截面积___铜合金绞线。
A. 6mm2
B. 8mm2
C. 10mm2
D. 12mm2
【单选题】
整体吊弦应竖直安装,顺线路方向允许偏斜不得超过___。
A. 20mm
B. 30mm
C. 50mm
D. 100mm
【单选题】
接触网静态检测中补偿装置的检测周期为___。
A. 3年
B. 1年
C. 半年
D. 3个月
【单选题】
___不是定位装置的主要作用。
A. 对接触线进行横向定位
B. 将水平负荷传递给支持装置
C. 使接触线对受电弓均匀磨耗
D. 提高接触线的弹性
【单选题】
___不是对定位装置的基本技术要求。
A. 转动灵活
B. 重量尽量轻、在定位点处不产生明显的硬点
C. 机械强度良好
D. 有一定防风稳定能力
【单选题】
铝合金定位器使用于___区段。
A. 120km/h及以下
B. 120~160km/h
C. 160~200km/h
D. 140~160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