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根据GB50500-2013规定,什么是风险费用?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隐含于已标价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中,用于化解发承包双方在工程合同中约定内容和范围内的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费用。
解析
GB50500-2013 ——2.0.9
相关试题
【简答题】
简述:在V5.0中已经做完标前成本测算且已经中标的项目,公司系统管理员可以在项目参数管理中,设置投标项目信息,自动获取投标清单。自动获取的投标清单,没有工程量、综合单价、合价等信息。可以直接在系统中录入这些数据,也可以通过以下操作批量录入这些数据,批量操作的步骤有哪些?
【简答题】
简述:原使用成本管理信息系统V2.0的项目,清单分解是项目可以自行分解,编辑分解细目;但是V5.0系统清单分解项必须从企业定额中选择,针对这种情况,原使用V2.0的项目,该怎么操作?
【简答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客运专线某隧道工程,起讫里程为DK38+500~DK42+100,长度为3600m。合同为有风险包干费的施工总承包合同,隧道围岩破碎、软弱,地下水发育,围岩级别为IV级,施工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在DK38+900-DK39+050段施工过程中,现场实际围岩级别为V级,施工增加费用120万元;
事件2.在DK39+670-DK900+050段施工过程中,突发突水突泥事故,造成损失150万元;
事件3.在DK39+670-DK900+050段施工过程中,隧道突然发生塌方,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造成50万元的损失;
问题:事件1、2、3按照中国中铁关于印发《工程项目二次经营工作指引》的通知(中铁股份成本﹝2018﹞61号)文二次经营隧道章节要点提示费用该如何处理,,对于各事件1与事件2有没有更好的处理办法?
【简答题】
某新建双线铁路客运专线站前工程第二标段,已知概算编制期单价:水泥(设计用量200吨)360元/t,钢材(设计用量50.0t)3500元/t,碎石80元/t,2018年四季度经规院公布的信息价:水泥420元/t,钢材3570元/t,碎石100元/t。请根据中国中铁关于印发《工程项目二次经营工作指引》的通知(中铁股份成本﹝2018﹞61号)答下述问题:该项目可调材差合计多少元?
【简答题】
某工程第三标段。设计资料显示标段内有正线桥梁 11 座,共有圆端形墩身 89 个,墩身型式有实心、空心两种,墩身坡比分别为35 : 1、38 : 1、42 : 1,其中墩高 30m 以下空心墩 2 个;有2个桥台位于隧道口,施工场地狭窄,交通困难,桩基为钻孔灌注桩,桩径均为 1.25m,桩长分别为12m、14m。根据施工方案,墩身内、外模板均要求采用定型钢模,且不改造后利旧。根据背景资料,此桥有哪些方面可以进行变更设计,如何变更?
【简答题】
某既有铁路需增建二线,施工过程中发生了I类变更设计,DK30+100-Dk32+020段路基改成桥梁:施工单位根据变更新增的工程内容增加了如下临时工程:①新建便道1000m;②大临电力干线1000m:③桥梁钢筋加工棚1座;④临时板房500M2,⑤新建存梁场1座,请问有哪些I类变更新增临时工程费用可能会给予调整,除了上述临时工程还有那些I类变更新增的临时工程可能会给予调整?
【简答题】
某公司(乙方)于某年 4 月 20 日与某厂(甲方)签订了修建建筑面积为 3000㎡工业厂房(带地下室)基础的施工合同。合同约定5月11日开工,5月20日完工。乙方编制的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已获监理工程师批准。
在实际施工中发生如下几项事件:
事件一:因租赁的挖土机大修,晚开工2天,造成人员窝工10个工日;
事件二:基坑开挖后,因遇软土层,接到监理工程师 5月15日停工的指令,进行地质复查,配合用工15个工日;
事件三:5月19日接到监理工程师于5月20日复工的指令,同时提出基坑开挖深度加深2m的设计变更通知单,由此增加土方开挖量900m3;
事件四:5月20日~5月22日,因下百年未遇的大雨迫使基坑开挖暂停,造成人员窝工10个工日;
事件五:5月23日用30个工日修复冲坏的永久道路,5月24日恢复挖掘工作,最终基坑于5月30日挖坑完毕。
问题: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规定,针对上述哪些事件可以索赔,哪些事件不可以索赔,并说明原因
【简答题】
某铁路桥梁工程构造如下:桥墩基础采用直径为 1.5m,桩长 25-30m 的钻孔桩,地质条件为卡斯特溶岩地形以下情况:在钻孔过程中,发现某桩孔在设计桩底位置有一溶岩孔洞(与设计图纸中的土质勘测资料不符),经设计变更,施工采用钻孔填砂,注浆固结,变更增加费用30万元。根据资料,溶岩变更须哪些基础资料?
【简答题】
某铁路承包合同约定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本期完成直径 1.5 米钻孔灌注桩 8000 米,合同单价 2400 元,批复的Ⅰ类变更设计 300 万元,施工队伍进场费用 10 万元,购置龙门吊费用 30 万元,租赁预应力张拉设备 5 万元,由于主材价格上涨超过合同约定幅度申请调整价差 15 万元,原方案箱梁过隧道变更为移动模架施工增加措施费 60 万元。根据背景资料,本期验工计价可申报金额是多少?
【简答题】
铁路总承包风险包干费其包含的内容有但不限于:①非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及对其采取的预防措施费用;②非发包人供应的材料、设备除铁总可以调整以外的价差(含自购料价格变化幅度在±5%范围内的价格风险额和地材差等);③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调整造成和增加的措施费;④工程保险费用;⑤由于变更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所引起的费用增加;(相对于投标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⑥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建设工期、投资控制、环境保护和维护稳定考核费用;⑦限额以下的承包人承担的Ⅱ类变更设计费用;根据中国中铁关于印发《工程项目二次经营工作指引》的通知(中铁股份成本﹝2018﹞61号),应按照什么原则和顺序来处理?
【简答题】
某市政工程合同约定的调差方式:采用当地造价信息进行价格调整,基期价采用2017年9月的当地价格信息。承包人在已标价工程量清单或预算书中载明的材料单价应等于基准单价的,合同履行期间材料单价涨跌幅以基准单价为基础超过±5 %时,其超过部分据实调整。已知2017年9月钢材基期价3000元/t,商混基期价360元/m3,业主按月对已完合格工程进行计量,预计2018年4-6月每月均衡完成管廊主体1000m3(消耗钢材100吨,商混1000m3);预测4月份商混单价470元/m3,钢材单价3200元/t,5月份商混单价460元/m3,钢材单价3500元/t,6月份商混单价400元/m3,钢材单价3600元/t,假定项目资金充裕,项目可提前或推迟1月计价,根据已知条件,项目应该如何选择计价才能使价差最大化?
【简答题】
某集团某公司承建位于西南区域的时速为 200km 的客货共线铁路线下工程,铁路全长 196km。施工过程中出现以下事件:
事件1:土石方运距的调整。某段路基土方运距6公里,通过实际调查发现最近的取弃土场在35公里处 ;
事件2:在施工过程中,在某段路基地基处理时,发现一段长约500米的溶岩地段,原设计为二类土,无特殊处理;请问出现上述情况,项目经理部处理的一般方法有哪些?
【简答题】
某市政项目土方工程,承包商在合同标明有松软石的地方没有遇到松软石,因此进度提前1 个月。但在合同中另一未标明有坚硬岩石的地方遇到更多的坚硬岩石,开挖工作变得更加困难,由此造成了实际生产率比原计划低得多,经测算影响工期 3 个月。为此承包商准备提出索赔,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相关条款规定请问该项施工索赔能否成立?为什么?在该索赔事件中,应提出的索赔内容包括哪两方面
【简答题】
某公路项目施工图给定了3个取土场,承包单位进场后对1号取土场进行清表挖土,但在清表过程中有多户村民来阻工无法施工,经与业主项目协调办调查后,发现此取土场产权不明,政府无法协调。且清表后并无土而均为红砂岩,项目部在协调办和监理同意的情况下另外找了处取土场。请判断取土场变化后可做哪方面的变更,需要收集哪些资料?
推荐试题
【多选题】
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___
A.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C.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D.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多选题】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___
A. 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 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C. 理论本身就是物质力量
D. 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
【多选题】
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___
A. 确定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B. 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而支配客观世界的运行
C. 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D. 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多选题】
对于同一颗大树,在木匠眼里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的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形态特征,这是由于___
A. 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
B. 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 意识建构认识对象
D. 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E. 已在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多选题】
在认识论上,下列论断正确的是___
A. 认识是人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B.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如实反映
C.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 认识是不断发现和发展真理的过程
E. 认识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反复曲折发展的过程
【多选题】
关于反映、信息和选择的关系,下列论断正确的是___
A. 反映、信息和选择是物质形态普遍具有的属性和能力
B. 反映是接受、选择、传输信息的过程
C. 只有人才有选择和反映信息的能力
D. 信息在事物间的相互作用和反映中表现出来
E. 人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能动选择、加工信息的高级反映形式
【多选题】
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这是因为___
A. 认识主体缺乏反映世界的能力
B. 事物发展规律缺乏规律性
C. 事物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
D. 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E. 认识主体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
【多选题】
“有用就是真理”是实用主义真理观,这种观点的错误是___
A. 承认真理的有用性
B. 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 混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
D. 把真理的作用和真理的依据混同
E. 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
【多选题】
以下关于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的论述正确的是___
A. 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B. 真理原则侧重于主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客体性
C. 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主要表现人的活动的目的性
D. 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
E. 真理原则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价值原则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
【多选题】
认识过程中的“重构”,是___
A. 主体重新构造客体的过程
B. 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
C.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D.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创造性的反映过程
E. 主体选择、加工客体信息,在大脑中重新组合成观念体系的过程
【多选题】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句话意味着___
A. 任何真理都不存在绝对的因素
B.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C. 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D. 真理与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
E. 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多选题】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这说明___
A. 真理就是谬误,谬误就是真理,二者没有绝对的界限
B. 谬误回归适合的范围会转化为真理
C. 真理超出自己适用的范围会转化为谬误
D. 真理与谬误在同一范围内可相互转化
E. 谬误不能转化为真理,真理能转化为谬误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___
A. 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B. 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
C. 实践——认识——实践的无限循环往复
D. 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转化
【多选题】
“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这是如此正确,以至于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判断它明天会再升起。”恩格斯这段话的含义是___
A. 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B. 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
C. 事物的必然性与感性、经验性毫无关系
D. 归纳方法不是万能的
【多选题】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的含义是___
A. 真理的认识不需要抽象概括
B. 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C. 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D. 真理是具体生动的事实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真理与谬误关系的有 ___
A. 在一定范围内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
B.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C. 真理和谬误相斗争而发展
D. 真理和谬误相互包含
E. 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相互转化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关系的有 ___
A.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 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
D. 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真实可靠
E.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多选题】
真理与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表现在___
A. 实践是检验真理和价值的共同标准
B. 真理与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C. 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目的性、多样性
D. 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多选题】
下列有关价值特性的表述,正确的有___
A. 价值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
B. 价值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
C. 价值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
D. 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创造性关系
【多选题】
“真理原来是人造的,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是因为对人大有用处,所以才给以‘真理’的美名”。这段话的观点说明___
A. 经过实践检验的就是真理
B. 有用的就是真理
C. 符合客观规律的是真理
D. 能为我主观需要服务的是真理
【多选题】
对同一名格言,年轻人所理解的意义,总没有饱经风霜的老人所理解的广泛和深刻,这一观点在认识上说明了___
A. 认识来源于经验
B. 在经验的积淀中加深认识
C. 认识的深刻性与经验的缺乏在一定意义上成正比例
D. 老年人的认识在一切方面超过青年人的认识
【多选题】
某地对干部作风建设有一形象的比喻,说是当前干部要有“三盆水”:一盆水洗头,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一盆水洗手,干净干事,勤政廉洁;一盆水洗脚,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当干部要“洗头”,是因为 ___
A. 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B. 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
C. 人的认识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前进
D. 观念、主观意识应随时发生变化
【多选题】
下面关于认识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有___
A. 认识的基本要素是主体、客体和中介
B. 认识主体是以某种方式从事社会实践和进行认识活动的人
C. 认识客体是指进入人的认识活动被主体的观念把握活动所指向的客观对象
D. 认识中介是各种认识工具、手段要素及其运用和操作系统
【多选题】
承认真理的相对性就是承认___
A. 相对真理不包含绝对真理的颗粒
B. 真理是具体的历史的
C. 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具有近似的性质,认识有待于深化
D. 世界上尚有未被认识的东西,认识有待于扩展
E. 真理本身包含着错误
【多选题】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___
A. 实践不断为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B. 实践不断为人们的认识提供经验材料
C. 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D. 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E. 实践不断满足人们的各种物质生活需要
【多选题】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为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是___
A. 不受任何历史条件的制约
B. 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 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 受英雄人物的意志所支配
E. 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多选题】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表现在___
A. 帮助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
B. 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巩固
C. 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D. 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
E. 决定自己经济基础的性质和方向
【多选题】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___
A. 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性
B. 它和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在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C. 它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继承性
D. 各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E. 它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多选题】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为___
A. 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B. 它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
C. 它的状况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D. 它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E. 它制约着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作用和影响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