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地铁正线采用___道床,停车场采用(A)道床。
A. 无咋,有咋
B. 无咋,无咋
C. 有咋,有咋
D. 有咋,无咋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停车场采用___道床。
A. 有砟
B. 无砟
C. 整体 0
【单选题】
地铁正线采用___道床。
A. 有砟
B. 无砟
C. 碎石 0
【单选题】
尖轨动程规定在第___连接杆(拉杆)中心处测量
A. 1
B. 2
C. 3
D. 4
【单选题】
正线线路中钢轨上的R代表___。
A. 超高
B. 一个字母
C. 正矢点
D. 半径
【单选题】
正线线路中钢轨上的H代表___。
A. 超高
B. 一个字母
C. 正矢点
D. 半径
【单选题】
正线线路中钢轨上的F代表___。
A. 超高
B. 一个字母
C. 正矢点
D. 半径
【单选题】
菱形道岔如何判定右股___。
A. 随意
B. 面向停车场或者车站左边
C. 都可以
D. 面向停车场或者车站右边
【单选题】
菱形道岔如何判定左股___。
A. 随意
B. 面向停车场或者车站左边
C. 都可以
D. 面向停车场或者车站右边
【单选题】
2号线正线60kg/m,9号单开道岔AT弹性可弯尖轨直向过岔允许最高速度为___km/h。
A. 60
B. 80
C. 120
D. 100
【单选题】
4号线正线60kg/m,9号单开道岔AT弹性可弯尖轨直向过岔允许最高速度为___km/h。
A. 140
B. 100
C. 120
D. 80
【单选题】
正线开通初期3个月内每___小时巡道一次,3个月后视情况可改为每(B)小时巡道一次。
A. 24 24
B. 24 48
C. 48 48
D. 48 72
【单选题】
人工巡道的周期间隔不应超过___小时。
A. 72
B. 48
C. 24
D. 60
【单选题】
车辆段、停车场所有道岔___巡查一遍,特殊情况下,根据调度部门下发的施工计划执行。
A. 24h
B. 48h
C. 72h
D. 每周
【单选题】
正线折返道岔、车辆段、停车场咽喉道岔应每___全面检查一次。
A. 每周
B. 每3天
C. 每两周
D. 每两天
【单选题】
正线普通道岔___全面检查一次。
A. 每天
B. 每月
C. 每周
D. 每两周
【单选题】
正线道岔每___检查一次钢轨、轨端、尖轨、叉心等是否有肥边和波磨,并计划安排打磨。
A. 两月
B. 三月
C. 月
D. 半年
【单选题】
正线及车辆段、停车场道岔每___检查一次钢轨、轨端、尖轨、叉心等是否有肥边和波磨,并有计划安排打磨。
A. 年
B. 半年
C. 三个月
D. 月
【单选题】
每年在___季来临之前完成正线所有道岔及车辆段、停车场咽喉道岔的辙叉部分趾端和跟端接头拆检并涂油。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单选题】
每年___月完成所有道岔和道岔前后轨缝调查和轨缝均匀工作并做好记录。
A. 12
B. 11
C. 10
D. 9
【单选题】
50kg/m钢轨曲线型尖轨7号道岔设计动程:___mm。
A. 160
B. 152
C. 120
D. 80
【单选题】
道岔两尖轨尖端相错量不得超过___mm。
A. 16
B. 12
C. 10
D. 8
【单选题】
冬季冰雪天气道岔除雪,做好地铁列车进出库前的道岔准备工作,并提前___小时进行除雪准备工作,保证地铁列车安全平稳的通过责任道岔。
A. 1
B. 2
C. 3
D. 4
【单选题】
正线轨道工班夜间保障人员必须做到晚间和凌晨地铁列车进出库前清扫冰雪,做好地铁列车进库前的准备工作,并提前___小时进行除雪准备工作,保证地铁列车安全平稳的通过道岔。
A. 2
B. 1.5
C. 0.5
D. 1
【单选题】
各工班责任分工道岔内的所有转辙部分应根据行车需要和冰雪情况确定除雪周期,而辙叉轮缘槽和护轨轮缘槽必须___小时彻底清除冰雪一次。
A. 48
B. 24
C. 36
D. 72
【单选题】
经地铁列车碾压过的翼轨轮缘槽,严禁大于___小时清除一次。
A. 24
B. 36
C. 48
D. 72
【单选题】
道岔两尖轨尖端距离大于6m时,则按不大于___‰的递减率递减,但中间应有不短于6mm的相等轨距段。
A. 6
B. 5
C. 4
D. 3
【单选题】
导曲线可根据需要设置6mm的超高,并在导曲线范围内按不大于___‰顺坡。
A. 1
B. 2
C. 3
D. 4
【单选题】
道岔辙叉部分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应控制在___mm、(D)mm之间比较合适。
A. 1390~1393 1346~1348
B. 1391~1394 1345~1348
C. 1390~1394 1346~1348
D. 1391~1394 1346~1348
【单选题】
辙叉轮缘槽检查时标准宽度为___mm,容许误差为+3、-1mm。
A. 50
B. 48
C. 46
D. 44
【单选题】
辙叉护轨平直段轮缘槽检查时标准宽度为___mm,容许误差为+3、-1mm。
A. 40
B. 42
C. 44
D. 46
【单选题】
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的最小距离为___mm,容许误差为-2mm。
A. 50
B. 55
C. 60
D. 65
【单选题】
护轨轮缘槽和辙叉轮缘槽宽度之和应不小于___mm。
A. 90
B. 89
C. 88
D. 87
【单选题】
钢轨伤损分为___三类。
A. 轻伤、重伤和折断
B. 微伤、轻伤和重伤
C. 微伤、重伤和折断
D. 中伤、重伤和折断
【单选题】
辙叉伤损分___两类。
A. 轻伤和折断
B. 微伤和重伤
C. 轻伤和重伤
D. 轻伤和折断
【单选题】
侧面磨耗在钢轨踏面(按标准断面)下___mm处测量。
A. 10
B. 12
C. 14
D. 16
【单选题】
钢轨顶面擦伤深度超过___mm为钢轨重伤
A. 1
B. 2
C. 3
D. 4
【单选题】
钢轨顶面上有长大于___mm,深大于10mm的掉块为钢轨折断标准之一。
A. 70
B. 60
C. 50
D. 40
【单选题】
轨头下颏透锈长度超过___mm为钢轨重伤标准之一。
A. 30
B. 40
C. 50
D. 60
【单选题】
轨头下颏透锈长度不超过___mm为钢轨轻伤标准之一
A. 15
B. 20
C. 25
D. 30
【单选题】
轨端或轨顶面剥落掉块,其长度超过___mm,深度超过(B)mm,为钢轨轻伤。
A. 30 4
B. 15 4
C. 30 8
D. 15 8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逻辑证明。___
A. 是对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
B. 与实践标准一起构成检验真理的标准
C. 可以代替实践标准
D. 是根据前提条件推断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因此是主观标准
【单选题】
实践活动中的价值尺度是指。___
A. 合规律性
B. 合目的性
C. 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D. 社会性
【单选题】
关于哲学上的“价值”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 揭示了客观世界对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
B. 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C. 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现成的自然关系
D. 具有主观性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___
A. 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B. 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C. 科学实验
D. 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
【单选题】
实践的中介是。___
A. 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B. 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C. 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D. 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单选题】
“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___
A. 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B. 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 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D. 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单选题】
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___
A. 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 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
C.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D. 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单选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___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 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单选题】
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___
A. 感觉
B. 知觉
C. 表象
D. 分析
【单选题】
“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___
A. 主观唯心主义
B. 客观唯心主义
C. 辩证唯物主义
D. 机械唯物主义
【单选题】
“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___
A. 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
B. 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
C. 客观真理论
D. 形而上学真理论
【单选题】
“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___
A. 强调真理的客观性
B. 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 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D. 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单选题】
“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___
A. 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B. 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C. 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D. 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___
A. 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 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 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单选题】
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___
A. 必然归结为诡辩论
B. 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
C. 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
D. 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
【单选题】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___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 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 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单选题】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___
A. 决定了社会发展趋势
B. 决定着社会变革力度
C. 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D. 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终源泉
【单选题】
重视理论创新,必须反对。___
A. 经验主义
B. 先验论
C. 绝对主义
D. 教条主义
【单选题】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并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这一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___
A. 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
B. 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C. 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
D.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作出了否证
【单选题】
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是。___
A. 否认意识的能动性
B. 夸大意识的能动性
C. 否认物质的决定性
D. 夸大物质的决定性
【单选题】
马克思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___
A.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 主体对客体的思维建构
D. 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判断
【单选题】
恩格斯说:“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这是如此正确,以致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推断它每天会升起。”这说明。___
A. 感性经验对认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是不重要的
B. 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C. 感性认识有其局限性
D. 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是不能认识和推断的
【单选题】
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这就决定了我们对真理的根本态度是。___
A. 任何真理都不能变动,永远保持其不变
B. 任何真理都是变动的,都是可以推翻的
C. 既要坚持真理,又要发展真理
D. 既要运用真理,又要改变真理
【单选题】
认识通过相对真理而达到绝对真理,这是。___
A. 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
B. 绝对主义的错误观点
C. 相对主义的错误观点
D. 诡辩论的错误观点
【单选题】
在认识的起点的几种提法中,正确的是。___
A. 实践是认识的起点
B. 概念是认识的起点
C. 表象是认识的起点
D. 感觉是认识的起点
【单选题】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___
A.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单选题】
在对待社会历史的发展及其规律的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它们是。___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单选题】
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___
A. 人口因素
B. 地理环境
C. 生产方式
D. 意识形态
【单选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体现在。___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B.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C. 二者相互决定
D. 二者相互并存
【单选题】
体现了人类改造自然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的是。___
A. 生产方式
B. 生产力
C. 生产关系
D. 经济基础
【单选题】
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这段话表明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是。___
A. 生产关系
B. 劳动对象
C. 生产方式
D. 生产工具
【单选题】
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的是。___
A. 生产力
B. 生产关系
C. 生产方式
D. 经济基础
【单选题】
在生产关系中处于决定性地位,并构成全部生产关系基础的是。___
A. 生产力
B. 生产资料
C. 生产资料所有制
D. 生产者
【单选题】
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表明。___
A.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B.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C.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
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相互决定
【单选题】
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的是。___
A. 生产方式
B. 经济体制
C. 上层建筑
D. 经济基础
【单选题】
上层建筑是指。___
A. 政治法律思想
B. 社会政治制度
C. 建立在一定生产关系基础之上的思想
D. 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单选题】
社会的“骨骼系统”是指。___
A. 上层建筑
B. 经济基础
C. 生产力
D. 生产关系
【单选题】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___
A. 社会基本矛盾
B. 生产力
C. 革命
D. 科学技术
【单选题】
在社会基本矛盾中,更为根本的一对矛盾是。___
A.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 贫富相差悬殊
【单选题】
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是。___
A. 生产关系
B. 经济基础
C. 生产力
D. 上层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