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多选)厦门大学校园文化氛围浓郁、精品迭出。如组织师生创作排演大型叙事体话剧___,用“四种精神”和“南方之强”的价值理念与理想追求塑造和培养厦大人。
A. 《陈嘉庚》
B. 《南强颂》
C. 《哥德巴赫猜想》
D. 《长征组歌》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多选题】
(多选)以下哪些属于厦大公益性质的社团___
A. 西部梦想社团
B. 竹蜻蜓支教社团
C. 登山协会
D. 绿野协会
【多选题】
(多选)鲁迅在厦门大学期间创作了 ___。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B. 《藤野先生》
C. 《祝福》
D. 《孔乙己》
【多选题】
(多选)在厦门大学建校以及后来的发展建设中对厦大倾注了深情厚望并捐资办学的有___
A. 陈嘉庚
B. 李光前
C. 郭鹤年
D. 胡适
E. 丁政曾
【多选题】
(多选)下面的人物是中共厦门大学支部的建立者___
A. 罗扬才
B. 杨善集
C. 李觉民
D. 罗秋天
【多选题】
(多选)在厦门大学任教期间,鲁迅开设了___。
A. 世界文学史
B. 中国小说史
C. 世界小说史
D. 中国文学史
【多选题】
(多选)我校是在全国范围内首开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建的先河,1983年我校与福建省共建的学院有___
A. 化学化工学院
B. 艺术教育学院
C. 软件学院
D. 政法学院
【多选题】
(多选)在鲁迅的支持下,厦大学生成立了___文艺社团
A. 潮音
B. 泱泱
C. 波艇
D. 鼓浪
【多选题】
(多选)在自然科学领域的两院院士中有32位曾就读于厦门大学,其中有___
A. 莫毅明
B. 卢嘉锡
C. 伍献文
D. 闵桂荣
E. 张文海
【多选题】
(多选)以下哪些学科是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___
A. 国际法学
B. 高等教育学
C. 工商管理
D. 理论经济学
【多选题】
(多选)下列哪些不是1946年厦门大学增设的院系___
A. 机电工程系
B. 物理机电系
C. 海洋学系
D. 国际贸易系
【多选题】
(多选)以下哪些学科没有进入ESI全球前1%___
A. 化学
B. 临床医学
C. 经济学
D. 海洋科学
【多选题】
(多选)厦门大学与台,港,澳及东南亚关系源远流长大批校友于此功成名就。我校知名的台湾校友有___
A. 严启昌
B. 丁政曾
C. 谢又华
D. 蔡悦诗
【多选题】
(多选)厦大在____个国家或地区合作建立了___所孔子学院。
A. 11
B. 12
C. 13
D. 14
E. 15
F. 16
【多选题】
(多选)下列关于厦门大学图书馆说法正确的有___
A. 设有6个专业分馆和3个学院资料室
B. 图书馆现有馆舍面积14万平方米,阅览座位11,0000个
C. 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图书馆面积达7.3万平方米,阅览座位4,000个。各分馆与校本部实现高速网络连接,图书和信息资源与校本部共享
D. 图书馆总馆面积2.6万平方米,馆藏文献逾250万册(其中外文文献藏量达50多万册),年新增文献藏量10万册以上
【多选题】
(多选)下列关于厦大招生办学说法正确的有___
A. 1926年厦门大学国学院向全国公开招收国学院研究生,厦门大学成为国内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之一
B. 1950年,开办经济研究所,招收经济学研究生,这是我国建国后全国高校第一批研究生
C. 大力发展海外教育,1956年成立了海外教育学院,每年接受亚、非、欧、北美的留学生数百名,其中包括研究生
D.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的前身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成立于1980年7月9日,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台湾研究学术机构
【多选题】
(多选)在厦大图书馆内阅读馆藏图书后,若不打算外借如何处理___
A. 随便放回书架
B. 按代书板的位置放回书架
C. 放回阅后图书架
D. 放在座位上
【多选题】
(多选)下列关于厦门大学研究机构说法正确的有___
A. 设有130多个研究机构,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
B.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
C. 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2个,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
D. 福建省重点实验室、中心5个,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文科基地20个
【多选题】
(多选)厦门大学不仅在国际教育界、学术界享有盛誉,而且还为许多国家政要和工商界知名人士所瞩目。以下___政界名流和政府代表曾参观访问厦门大学,探讨交流合作事宜。
A. 马耳他总统阿加塔·巴巴拉;
B. 澳大利亚总统罗伯特·霍克及其夫人
C. 马来西亚副总理阿卜杜拉·巴达维
D. 新加坡国务资政吴作栋
【多选题】
(多选)在厦大任教过的著名人物有___
A. 鲁迅
B. 林语堂
C. 郭沫若
D. 老舍
【多选题】
(多选)改革开放以后,厦门大学依托自身科研的传统和已有的基础,不断创新,确立了哪些方面的改革___
A. 深化科研体制的管理
B. 开发更多的科研项目
C. 科研基地建设得到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D. 积极创办学术期刊
【多选题】
(多选)嘉庚式建筑的特点有___
A. 一主四从
B. 单体造型
C. 中西结合
D. 欧式建筑风格
【多选题】
(多选)厦门大学公共教学楼有___
A. 南强二
B. 联兴楼
C. 继续教育学院
D. 南光二
【多选题】
(多选)厦门大学鲁迅纪念馆是目前国内唯一设在高校内的鲁迅纪念馆,“鲁迅纪念馆”有___题过字。
A. 林语堂
B. 郭沫若
C. 宋庆龄
D. 陈嘉庚
【多选题】
(多选)以下哪些事情与上弦场有关___
A. 萨本栋先生洒落他的骨灰
B. 水师练兵场
C. 郑成功训练“铁人军”
D. 厦大学生守海防
【多选题】
(多选)目前,校园内室内运动健身场馆有___
A. 王清明游泳馆
B. 明培体育馆
C. 风雨球馆
D. 自钦楼
【多选题】
(多选)下列学院属于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首批学院的有___
A. 经济与管理学院
B. 海洋与环境
C. 中国语言与文化
D. 动漫与传媒
E. 信息与技术
F. 公共卫生
【多选题】
(多选)厦门大学图书馆设立于1921年,下列名人,曾任职于此的有___
A. 著名图书馆学家裘开明
B. 文学巨匠林语堂
C. 著名化学家卢嘉锡
D. 数学家陈景润
【多选题】
(多选)2016年2月22日,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在雪州雪邦沙叻丁宜校区举行首批新生开学典礼,出席此次典礼的有___
A. 朱崇实校长
B. 副校长邬大光
C. 副校长叶世满
D. 党委书记张彦
【多选题】
(多选)中科院学部于2015年7月31日公布201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全国157位,其中厦大有3位,他们是___
A. 厦大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孙世刚
B. 厦大化学化工学院教授谢素原
C. 厦大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戴民汉
D. 厦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韩家淮
【多选题】
(多选)在厦门大学的嘉庚风格建筑中,以建南楼群最为宏伟壮观,它是陈嘉庚先生倾注心血最多的杰作,由___捐资、督造的。
A. 林文庆
B. 陈敬贤
C. 李光前
D. 陈嘉庚
【多选题】
(多选)厦门大学与国内多所大学签订本科生交流协议,下列哪些高校没有与厦大签订此项协议___
A. 吉林大学
B. 南京大学
C. 中国政法大学
D. 四川大学
【多选题】
(多选)建南楼群亦由“一主四从”的五幢楼组成,主楼为建南大礼堂,四幢楼两两利于东西侧,位于西侧的楼为___
A. 南光楼
B. 成智楼
C. 南安楼
D. 成义楼
【多选题】
(多选)厦门大学设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有___
A.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B.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C. 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D. 分子疫苗学与分子诊断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多选题】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
A. 厦门大学校庆是每年的4月6日
B. 建南大礼堂是由陈嘉庚先生独立捐资建造的
C. 大南校门位于厦大南面
D. 林文庆是厦门大学第二任校长
【多选题】
(多选)厦门大学校旨、校歌、校徽、校训均阐明“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之理念。校歌由___作词、谱曲。
A. 郑贞文
B. 赵元任
C. 陈嘉庚
D. 郭秉文
【多选题】
(多选)群贤楼群为厦门大学第一批校舍,其建筑风格为陈嘉庚先生独创:布局多是 ___。
A. 一字型
B. 新月形
C. 半月形
D. 弧形
【多选题】
(多选)在林文庆校长的主持下,厦门大学以“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为校训,致力于行政与学科建设,重金礼聘知名教授学者,一时群贤毕至、名流云集,文学家、国学大师如___
A. 沈兼士
B. 林语堂
C. 巴金
D. 老舍
【多选题】
(多选)20世纪初叶,随着现代教育制度的诞生,中国开始兴起“学堂乐歌”,即新型学校学生们所唱的校歌。厦门大学创办伊始,校主陈嘉庚先生就事先计划创作校歌,将学校的___、___和___融入校歌中。
A. 校训
B. 办学理念
C. 治学精神
D. 办学宗旨
【多选题】
(多选)长汀时期,厦大形成了“__、__、__、___”的校风
A. 爱国
B. 自强
C. 勤奋
D. 朴实
E. 活跃
F. 创新
【多选题】
(多选)下列哪些是厦门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___
A. 化学
B. 数学
C. 生物学
D. 生态学
E. 工商学
推荐试题
【多选题】
毛泽东予以高度评价的“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内容是___
A. 干部参加劳动
B. 工人参加管理
C. 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D. 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的结合
【多选题】
集中反映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理论成果的著作是___
A. 《论人民民主专政》
B. 《论十大关系》
C.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 《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公报》
【多选题】
中共八大提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___
A. 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B.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 把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D. 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多选题】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对当时形势的分析是:___
A. 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
B. 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
C. 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
D. 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
【多选题】
1957年5月,中国共产党开始的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___
A. 反对官僚主义
B. 反对宗派主义
C. 反对主观主义
D.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多选题】
在“文化大革命”中,党和人民同“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有:___
A. 1967年的“二月抗争”
B. 1972年周恩来提出批判极“左”思潮
C. 1975年邓小平进行的全面整顿
D. 批林整风运动
【多选题】
在大规模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体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思想理论成果的重要文献有___
A. 《论十大关系》
B. 中共八大文献
C.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 《1957年夏季形势》
【多选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1979年,国家在广东省开放的经济特区有 ___
A. 深圳市
B. 珠海市
C. 汕头市
D. 广州市
【多选题】
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必须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国家利益中要始终放在第一位的是国家的 ___
A. 独立
B. 富强
C. 主权
D. 安全
【多选题】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 ___
A. 坚持以人为本
B.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D.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多选题】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全新理念。构建和谐社会,应做到 ___
A. 人与社会的和谐
B. 人与人的和谐
C. 人与自然的和谐
D. 坚持可持续发展
【多选题】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审议和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内容有 ___
A. 对“文化大革命”进行了科学分析,做出了正确总结
B. 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意义
C. 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D. 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
【多选题】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 ___
A. 党的建设
B. 实事求是
C. 独立自主
D. 群众路线
【多选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为了试办经济特区,我国把对外开放的突破口放在 ___
A. 广东省
B. 江苏省
C. 海南省
D. 福建省
【多选题】
198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划定的沿海经济开发区是___
A. 长江三角洲
B. 珠江三角洲
C. 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
D. 环渤海开发区
【多选题】
1992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大会的重要决策有 ___
A. 做出了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
B. 科学地概括和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 确定坚持党在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不动摇,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D.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多选题】
lO.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是___
A. 产权清晰
B. 权责明确
C. 政企分开
D. 管理科学
【多选题】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确定了基本指导思想。这一构想主要是用来解决___问题
A. 台湾
B. 香港
C. 澳门
D. 特区
【多选题】
党的十三大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做出了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的涵义是 ___
A. 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B. 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上,我们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历史阶段
D. 正确认识我国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制定正确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
【多选题】
1992年1月1日,江泽民同志发表讲话,呼吁两岸直接“三通”。“三通”主要是指___
A. 通航
B. 通游
C. 通商
D. 通邮
【多选题】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有 ___
A.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B. 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
C.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D. 发展才是硬道理
【多选题】
1992年,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阶段,由此打开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其标志是 ___
A. 邓小平南方谈话
B. 党的十四大召开
C. 党的十五大召开
D. 党的十六大召开
【多选题】
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而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___的问题
A. 什么是社会主义
B.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建设什么样的党
D. 怎样建设党
【多选题】
1998年11月,中央决定在县以上开展“三讲”教育活动,“三讲”是指 ___
A. 讲学习
B. 讲正气
C. 讲政治
D. 讲发展
【多选题】
1999年,我国经历的一系列严峻的考验有 ___
A. 北约袭击我驻南联盟大使馆
B. “法轮功”组织聚众闹事
C. 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
D. 李登辉抛出“两国论”
【多选题】
可持续发展,是指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___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A. 人口
B. 能源
C. 资源
D. 环境
【多选题】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是 ___
A.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 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
C. 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D. 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多选题】
1978年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历史意义是___
A. 冲破了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的束缚
B.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 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D. 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准备了思想条件
【多选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起步表现在___
A. 1979年4月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
B. 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城市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
D. 1980年8月中央决定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设置经济特区
【多选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最突出的功绩是___
A. 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科学的概括
B. 确立了这一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 提出了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
D. 提出建设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多选题】
在新时期中,邓小平和中央领导集体一起作出的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历史性贡献有___
A. 坚持科学的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B. 创立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定了党的基本路线
C. 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D. 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多选题】
中共十二大对社会主义民主和文明的论述有___
A.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B. 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需要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来保证
C.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必须同法律建设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化、制度化
D. 要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结合起来
【多选题】
中共十三大确定的三步走的战略是___
A. 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B. 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在增长一倍,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
C. 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D. 到201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多选题】
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时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其主要内容是___
A.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 代表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
C.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多选题】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___
A. 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B. 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C.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D.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多选题】
判断我们各个方面工作有力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___
A.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B.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 是否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
D.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多选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在继续强调“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的同时,增加了___等内容。
A. 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
B. 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C.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D. 统筹对内对外开放
【多选题】
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___;要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A.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B.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C.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D.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多选题】
深入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要___
A. 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B. 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C. 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D. 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多选题】
“三个代表”是指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___
A. 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 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
C. 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