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36828)隧道无论晴雨天隧道内渗漏,见水量稳定,则该水源可判定为___。(1.0分)
A. 地表水
B. 地下水
C. 雨水
D. 地表水和地下水均有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36829)固定支座需承受全部纵向水平力并不得小于活动端的___。(1.0分)
A. 滑阻力
B. 磨阻力
C. 冲击力
D. 重力
【单选题】
(36830)跨度16m圬工梁的弧形支座,埋入桥台深度不得少于___。(1.0分)
A. 250mm
B. 300mm
C. 350mm
D. 400mm
【单选题】
(36831)高强度螺栓在安装时,一排不少于___。(1.0分)
A. 2个
B. 3个
C. 4个
D. 6个
【单选题】
(36832)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大大推迟了___时间。(1.0分)
A. 混凝土裂纹出现
B. 钢筋被拉断
C. 混凝土被压坏
D. 网状裂纹出现
【单选题】
(36834)高强度螺栓、螺母、垫圈使用组合正确的是___。(1.0分)
A. 10.95、8H、HRC35~45
B. 10.95、10H、HRC35~45
C. 8.85、10H、HRC35~45
D. 10.95、8H、HRC45
【单选题】
(36835)三相异步电动机异步的含义是___。(1.0分)
A. 三相电流异步
B. 三相电压异步
C. 旋转磁场与转子转速异步
D. 三相电磁场异步
【单选题】
(36836)隧道施工中,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按体积不应小于___。(1.0分)
A. 10%
B. 15%
C. 20%
D. 25%
【单选题】
(36837)更换钢梁后,支座底板四角相对高差不大于___。(1.0分)
A. 5mm
B. 4mm
C. 3mm
D. 2mm
【单选题】
71/99690.(36838)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拱圈部分由拱肋、拱波、拱板和___等四部分组成。(1.0分)
A. 支柱
B. 悬杆
C. 横联
D. 拱脚
【单选题】
(36839)桥面检查桥枕是否压钢梁上平联杆件,可用___厚铁片进行检查。(1.0分)
A. 3mm
B. 4mm
C. 5mm
D. 6mm
【单选题】
(36840)栓焊梁螺栓联结部位摩擦系数应不小于___。(1.0分)
A. 0.45
B. 0.5
C. 0.55
D. 0.6
【单选题】
(36841)预应力混凝土梁梁体下缘竖向裂缝容许最大裂缝为___。(1.0分)
A. 不允许
B. 0.2mm
C. 0.25mm
D. 0.3mm
【单选题】
(36842)___不是基础加固的常用方法。(1.0分)
A. 扩大基础
B. 加深基础
C. 喷射钢纤维混凝土
D. 压注灰浆
【单选题】
(36843)墩台裂纹宽度限值要求墩帽不得大于___。(1.0分)
A. 0.1mm
B. 0.2mm
C. 0.3mm
D. 0.5mm
【单选题】
(36844)桥梁上,上弯度曲线平顺,跨中上弯度值与计算值差不超过___为优良。(1.0分)
A. ±2mm
B. ±3mm
C. ±4mm
D. ±5mm
【单选题】
(36845)___不是钢结构锈蚀的检查方法。(1.0分)
A. 眼看、手摸
B. 刮刀铲
C. 喷水
D. 滴油
【单选题】
(36846)普通钢筋混凝土梁腹板上竖向裂纹产生的原因是___。(1.0分)
A. 混凝土收缩和外力作用的综合产物,混凝土收缩为主
B. 梁受力产生挠曲
C. 混凝土内外收缩不均匀所致
D. 桥面混凝土强度不足
【单选题】
(36848)桥梁的检定承载系数用___表示。(1.0分)
A. G
B. R
C. Q
D. K
【单选题】
(36849)在拧紧圆形或方形布置的成组螺母时,必须___。(1.0分)
A. 对称进行
B. 从两边开始对称进行
C. 从外向里
D. 无序
【单选题】
(36850)盖板箱涵地基承载能力较高时,宜采用___基础。(1.0分)
A. 整体式
B. 分离式
C. 联合
D. 扩大
【单选题】
(36851)冬期混凝土施工,水加热温度不宜高于___。(1.0分)
A. 80℃
B. 70℃
C. 60℃
D. 50℃
【单选题】
(36853)特细砂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宜大于___。(1.0分)
A. 10mm
B. 20mm
C. 30mm
D. 40mm
【单选题】
(36854)基础埋置深度对于冻胀及强冻胀土,在冻结线以下不少于___。
A. 0.2m
B. 0.25m
C. 0.3m
D. 0.35m
【单选题】
(36855)土质隧道及松散破碎岩层不宜采用___,防止拱顶渗漏。(1.0分)
A. 外贴防水层
B. 钻孔排水
C. 喷浆
D. 环氧树脂砂浆抹面
【单选题】
(36856)洞顶岩石裂隙过大时,应采用___整治。(1.0分)
A. 水泥砂浆勾缝
B. 水泥砂浆抹面
C. 浆砌片石填塞
D. 喷水泥砂浆
【单选题】
(36857)焊接过程中,在稍低于凝固温度时,产生的裂纹称为___。(1.0分)
A. 层状撕裂
B. 再热裂纹
C. 热裂纹
D. 冷裂纹
【单选题】
(36858)短隧道,坡度较小,开挖掘进方向为顺线路下坡方向,适宜的排水方式为___。(1.0分)
A. 自然排水
B. 逐段排水
C. 排水管一次排水
D. 排水管二次排水
【单选题】
(36859)钢结构涂膜劣化处理,当起泡、裂纹、脱落或生锈达___时,应进行重新涂装。(1.0分)
A. A1级
B. D级
C. C级
D. B级
【单选题】
并进行___。(1.0分)
A. 应力放散
B. 加热焊接
C. 降温焊接
D. 焊接部位矫正
【单选题】
(36861)支座下捣填半干硬性砂浆的水灰比为___。(1.0分)
A. 0.2~0.25
B. 0.25~0.3
C. 0.3~0.35
D. 0.35
【单选题】
___。(1.0分)
A. 抽换
B. 更换全部失效枕
C. 更换部分失效枕
D. 整孔更换
【单选题】
(36863)当隧道衬砌周围地下水较多时,可设置___。(1.0分)
A. 拱度盲沟
B. 环形盲沟
C. 单侧竖向盲沟
D. 双侧竖向盲沟
【单选题】
(36864)拱圈不宜采用___。(1.0分)
A. 粗料石砌体
B. 块石砌体
C. 片石砌体
D. 混凝土
【单选题】
(36865)块石砌体不适用___。(1.0分)
A. 桥墩台身
B. 墩台基础
C. 涵洞的拱圈
D. 涵洞帽石
【单选题】
(36866)用力擦拭样板表面,手指沾有较多的颜料粒子,属于粉化___。(1.0分)
A. 1级
B. 2级
C. 3级
D. 4级
【单选题】
(36867)测量结果与被测量___之间的误差称为测量误差。(1.0分)
A. 实际值
B. 给出值
C. 真值
D. 测量值
【单选题】
(36868)运营线上涵洞应能通过规定频率___一遇洪水及历史上最大洪水。(1.0分)
A. 10年
B. 30年
C. 50年
D. 100年
【单选题】
(36870)混凝土夏期施工,浇筑速度应加快,入模温度不宜高于___。(1.0分)
A. 40℃
B. 35℃
C. 30℃
D. 45℃
【单选题】
(36871)临时性拆装式钢结构墩中,使用六五式军用桥墩最大高度为___。(1.0分)
A. 40m
B. 50m
C. 15m
D. 20m
【单选题】
(36872)力偶矩的大小取决于___。(1.0分)
A. 力偶合力与力偶臂
B. 力偶中任一力和力偶臂
C. 力偶中任一力与矩心位置
D. 力偶在其平面内位置及方向
推荐试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表述,正确的是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表述,正确的是
A.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具有是非对抗性矛盾
B.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具有可逆性
C.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
D.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多选题】
下列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有
A. 工人阶级和其它劳动人民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
B. 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
C. 领导同被领导之间的矛盾
D. 国家机关某些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作风同群众之间的矛盾
【多选题】
关于经济运行机制方面,毛泽东提出了“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思路。其中包括
A. 企业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责任制
B. 实行民主管理
C. 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
D. 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多选题】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意义有
A. 开拓视野
B. 提供宝贵经验
C. 理论准备
D. 物质基础
【多选题】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留下了哪些经验教训?
A.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 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C. 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能急于求成
D. 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多选题】
刘少奇同志提出实行“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是指___
A. 全日制的劳动制度
B. 全日制的教育制度
C. 半工半读
D. 半日制的实习制度
【多选题】
人民内部矛盾包括:___
A.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等阶级内部矛盾;
B. 工农之间的矛盾;
C. 工农同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
D. 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多选题】
人民专政的对象包括:___
A. 国内反抗社会主义改造的敌对分子;
B. 国内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分子
C. 严重犯罪分子;
D. 民族资产阶级。
【多选题】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意义:___
A. 科学揭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B. 创造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C. 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
D. 为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并奠定了理论基础。
【多选题】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将中国建设成一个具有:___的强国。
A. 现代农业;
B. 现代工业;
C. 现代国防;
D. 现代科学
【多选题】
陈云总理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调整方面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其内容主要有:___
A. 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与集体经济是主体,以一定量的个体经济为补充。
B. 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以自由生产为计划生产的补充;
C. 社会统一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体,以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D. 在分配方面,以公有制为主体,以一定量的私有制为补充。
【多选题】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大意义有___
A. 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B. 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C.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D. 为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多选题】
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具体体现在:___
A. 大力发展人民民主,确保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使公民的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
B.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C. 任何一级党组织和领导人都不能有超出法律之上的权力;
D. 各种法律制度不能因领导人及其看法和注意的改变而改变。
【多选题】
改革前的实践探索与改革开放后之间的关系:___
A. 改革开放钱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积累了经验并准备了条件;
B. 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改革开放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与发展;
C. 评价改革前的社会主义探索实践,要坚持事实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D. 发扬改革开放前的经验,也要吸取教训,在此基础上推进国家与人民的事业。
【多选题】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___
A. 必须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加强执政党建设;
B. 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与根本任务,集中发展生产力;
C. 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规模与速度要与国力相适应,不急于求成;
D. 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多选题】
“十大关系”的后五条是关于___,都是属于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的问题。
A. 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B. 党与非党的关系
C. 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D. 是非关系
【多选题】
毛泽东认为,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地克服消极因素,并且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是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需要。毛泽东这里讲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___。
A. 既包括党内的因素,也包括党外的因素
B. 既包括国内的因素,也包括国外的因素
C. 既包括直接的因素,也包括间接的因素
D. 既包括历史的因素,也包括当代的因素
【多选题】
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初步探索,___。
A. 毛泽东提出了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的思想,认为商品生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有利的工具,要有计划地大大地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
B. 刘少奇则提出了使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性又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主张,以及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的思想。
C. 陈云提出了要建立“适合于我国情况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的市场”的思想。
D. 毛泽东还主张企业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责任制,要实行民主管理,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
【多选题】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以下重大决策___。
A.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提法
C. 确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D. 实行改革开放
【多选题】
邓小平反复强调并作为我国立国之本的四项基本原则是___。
A.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D.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多选题】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___。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C.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多选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___。
A. 初级阶段是中国特有的国情所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
B. 初级阶段是任何国家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都必须经历的阶段
C.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
D. 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多选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要点有___。
A.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B.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C. 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D. 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更强调宏观调控的作用。
【多选题】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___。
A.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 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C. 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述
D.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提法
【多选题】
1987年4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同年10月,中共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这就是___。
A. 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 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
C. 到2020年左右,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 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两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多选题】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这表现为___。
A. 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步骤
B. 展现了美好的前景
C. 为基本实现现代化明确了发展方向
D. 成为全国人民为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行动纲领
【多选题】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以下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说法正确的是___。
A.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B.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
C.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多选题】
邓小平理论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思想,包括___。
A. 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B. 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
C.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D.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
【多选题】
江泽民同志认为,中国共产党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___。
A. 纠正党的不良作风
B. 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C. 防范“四大危险”
D. 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多选题】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___。
A. 立党之本
B. 执政之基
C. 强国之路
D. 力量之源
【多选题】
江泽民强调,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根本的衡量尺度就是___。
A. 人民拥护不拥护
B. 人民赞成不赞成
C. 人民高兴不高兴
D. 人民答应不答应
【多选题】
“三个代表”的相互关系是___。
A.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和前提
B. 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
C. 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 三者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多选题】
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把社会主义___一起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A. 物质文明
B. 政治文明
C. 生态文明
D. 精神文明
【多选题】
江泽民要求领导干部一定要___。
A. 讲公正
B. 讲学习
C. 讲政治
D. 讲正气
【多选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___。
A.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
D.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
【多选题】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要___。
A. 坚持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B. 坚持党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全局工作的政治领导
C. 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D. 坚持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
【多选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___方面,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途径,
A. 物质基础
B. 文化支撑
C. 政治保证
D. 社会基础
【多选题】
之所以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因为___。
A. 总体小康社会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
B. 我国人均生产的物质产品和物质财富较少,劳动生产率较低。
C. 总体小康社会偏重于满足物质消费,而文化消费还得不到有效满足。
D. 存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问题。
【多选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___
A. 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 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 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 中国人的根本利益
【多选题】
2000年5月14日,江泽民在江苏、浙江、上海党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推进党的___,都应贯穿‘三个代表’要求。”
A. 思想建设 ​
B. 政治建设 ​
C. 组织建设​
D. 作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