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便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书本上的理论。这犯了___错误。
A. 唯心主义先验论
B. 直观被动反映论
C. 教条主义 
D. 经验主义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后来又把文盲确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从哲学上看,这表明___
A. 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主导作用
B. 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C. 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
D. 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
【单选题】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拓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___
A. 真理具有客观性
B. 真理具有绝对性
C. 真理具有全面性
D. 真理具有相对性
【单选题】
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___
A. 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的观点
B. 实践标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统一的观点
C.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
D. 具体的实践能对一切认识做出确定检验的观点
【单选题】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___
A. 感觉—知觉—表象
B. 实践—认识—实践
C.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D. 概念—判断—推理
【单选题】
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因为___
A. 群众是人口中的大多数
B. 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C. 群众是意见都是正确的
D. 群众的行动都是合理的
【单选题】
在认识论上“跟着感觉走”是 ___
A. 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B. 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C. 不可知论思想的表现
D. 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单选题】
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___
A. 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 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 能否付诸实践
D. 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
【单选题】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新的词汇不断出现。诸如:外企、知识经济、电子邮件、多媒体、下岗再就业等。这些现象表明___
A.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 意识对客观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C.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指导实践
D.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单选题】
“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晴冬一鹤排出去,直领诗情到碧霄”。从唯物论的角度看,这首诗表明 ___
A. 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
B. 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C.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D. 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单选题】
“理论一定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才能和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相符合”。这句话表明___
A. 感性认识有待发展到理性认识
B. 真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C. 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D. 理论和实践是具体、历史的统一
【单选题】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这是宋代大学者朱熹《观书有感二首》中的第二首。此诗中没有包含的哲理正确的有___
A.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B.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C. 盲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必然是劳而无获的
D. 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条件出发
【单选题】
列宁在谈到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时指出;“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规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这句话说明___
A. 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 实践标准并不可靠
C. 实践标准并不确定
D. 实践标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单选题】
从2000年起,报考普通高校不再受年龄和婚否的限制,这不仅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已在向大众化发展,而且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说明我国正在向学习型社会迈进。活到老、学到老已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种变化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___
A. 正确认识只有在同错误认识的不断斗争中获得
B. 认识的任务是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C. 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 改造主观世界离不开改造客观世界
【单选题】
日本东京大家信息基础中心和日立制作所的联合研究小组2002年12月6 日宣布,他们用由144台电脑连接而成的每秒能完成2万亿次计算的超级电脑,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12411亿位。这表明___
A. 人们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最终能够达到终极真理
B. 实践为认识提供水平越来越高的物质技术手段,推动认识不断发展
C.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单选题】
摩尔根曾长期生活于美洲土著印第安人的部落中,掌握了大量的实际材料,对这种社会组织做了深入的了解,才写出《古代社会》这部不朽之作,提出了一系列有重大科学价值的见解。这件事说明___
A. 学习有科学价值的书本知识十分重要
B. 只要掌握实际材料,就能获得理论知识
C.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D.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单选题】
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___
A. 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 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 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 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单选题】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往往各不相同,这说明…………………___
A. 认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 认识不受客体的制约
C. 认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 认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单选题】
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___
A. 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B. 生产工具的改进
C. 劳动对象的利用
D. 劳动者的思想觉悟
【单选题】
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___
A. 人口因素
B. 地理环境
C. 国家政权
D. 生产方式
【单选题】
国家的本质是___
A. 阶级统治的工具
B. 各阶级利益的调解者
C. 人们相互约定的组织
D. 真个社会的代表者
【单选题】
经济基础是___
A. 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B. 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 一定历史阶段上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的总和
D. 一段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单选题】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___
A. 地理环境
B. 劳动
C. 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
D.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单选题】
必然和自由的关系是___
A. 只有摆脱必然性的制约,才能实现自由
B. 两者绝对对立的
C. 两者并无本质差别
D. 自由必须建立在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改造的基础上
【单选题】
划分阶级的标准是___
A. 经济标准
B. 政治标准
C. 思想标准
D. 社会标准
【单选题】
人的本质在于___
A. 人能够改造世界
B. 人有阶级性
C. 人有思想,有理性
D. 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单选题】
群体意识是___
A. 集体主义的产物
B. 个体意识的总汇
C. 群体实践的产物
D. 群体共同意识的产物
【单选题】
自然科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它___
A. 属于没有阶级性的上层建筑
B. 属于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C. 属于特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D. 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单选题】
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___
A. 生产关系的发展史
B. 社会意识的发展史
C. 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D. 阶级斗争的发展史
【单选题】
“英雄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这个观点的实质是___
A. 历史唯物主义
B. 历史唯心主义
C. 历史主义
D. 自然主义
【单选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这说明___
A. 先进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能动的反作用
B. 上层建筑的进步可以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
C. 经济基础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D. 经济发展的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单选题】
“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___
A. 宿命论的观点
B. 机械论的观点
C. 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D.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单选题】
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即___
A. 政治法律制度与军队警察等武装力量
B. 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
C. 政权和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
D. 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单选题】
个人意识与群体意识的联系表现为___
A. 群体意识是个人意识的总和
B. 个人意识决定群体意识
C. 个人意识从群体意识中产生
D. 两者相互依赖、作用和转化
【单选题】
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先于它的经济基础而产生,这说明___
A. 上层建筑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与不同步性
B.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经济发展规律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
C.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相互决定的
D.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单选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说___
A. 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要在它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才能产生
B. 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经济基础
C. 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的变化都是同经济基础变化同步的
D. 社会中一切经济基础成分都决定着社会的上层建筑性质
【单选题】
关于人的价值的正确观点是___
A. 人的自我价值就在人本身,人生来都有平等的价值
B. 人的自我价值就在于自由,它是通过人的自由选择实现的
C. 人的自我价值在于采取必要手段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
D. 人的自我价值在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单选题】
社会基本矛盾是___
A.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
B.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
C. 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单选题】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___
A. 全部自然界
B. 人口
C. 地理环境
D. 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诸要素的总和
【单选题】
区分国家性质的主要根据是___
A.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程度
B. 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C. 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
D. 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
【单选题】
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中___
A. 人与自然的关系
B. 人与人的政治关系
C. 人与人的思想关系
D. 人与人的经济关系
推荐试题
【单选题】
T型头螺栓的头部长边应基本垂直于安装槽道,T型头螺杆距邻近绝缘子裙边不小于___mm。
A. 50
B. 60、
C. 100
D. 150
【单选题】
汇流排定位绝缘子安装端正,表面光滑、清洁,无裂纹、破损、缺釉、斑点等缺陷,瓷釉剥落总面积不大于___mm2。
A. 150
B. 250、
C. 300
D. 500
【单选题】
汇流排终端到相邻悬挂点的距离为___mm,允许误差:+200mm,-100mm。
A. 1500
B. 1600、
C. 1800
D. 2500
【单选题】
接触线在锚段末端汇流排外余长为100~150mm,沿汇流排终端方向顺延,水平夹角一般不小于为___°;接触线端头对接地体的距离不小于150mm;困难情况不小于115mm。
A. 25
B. 30、
C. 45
D. 60
【单选题】
中心锚结处于汇流排中心线的正上方,基座中心偏离汇流排中心不大于___mm。
A. 25
B. 30、
C. 45
D. 60
【单选题】
中心锚结绝缘子表面应无损伤,接地端至带电体、汇流排距离一般情况下应不小于150mm;困难情况不应小于___mm。中心锚结线夹处接触线的工作面应平顺无负弛度。
A. 60
B. 100、
C. 115
D. 120
【单选题】
中心锚结绝缘子及拉杆受力均衡,与汇流排的夹角一般不大于___°;中心锚结线夹与汇流排固定牢靠,调整螺栓处于可调状态。
A. 25
B. 30、
C. 45
D. 60
【单选题】
悬挂点处接触线拉出值范围为±___mm,误差不应大于±10mm。关键悬挂点的拉出值与设计值一致,其它一般悬挂点的拉出值仅作调整参考,但必须保证汇流排平滑过渡,且拉出值的绝对值不得大于300mm。
A. 200
B. 250、
C. 300
D. 350
【单选题】
汇流排横截面中轴线应垂直于所在处的轨道平面,偏斜不应大于___°。
A. 1
B. 2、
C. 3
D. 5
【单选题】
锚段关节两支接触线在关节中间悬挂点处应等高,其高差不大于___mm;转换悬挂点非工作支比工作支高出3~6mm,受电弓在双向通过时应平滑过渡,无撞击和拉弧现象。
A. 1
B. 2、
C. 3
D. 5
【单选题】
分段绝缘器中心偏离线路中心线不应大于___mm。
A. 10
B. 20、
C. 30
D. 50
【单选题】
分段绝缘器紧固件连接牢固可靠,滑板连接螺栓紧固力矩为___N•m。
A. 25
B. 30、
C. 44
D. 50
【单选题】
分段绝缘器中心距相邻悬挂定位点的距离为___mm,允许误差±500mm。
A. 500
B. 800
C. 1000
D. 1500
【单选题】
测量机构箱内电磁离合器电阻,其阻值为___Ω,误差为±5Ω。
A. 25
B. 30、
C. 35
D. 36
【单选题】
隔离开关触头带电部分至顶部建筑物距离,不应小于___mm;至隧道壁不应小于150mm。
A. 250
B. 300
C. 500
D. 1000
【单选题】
隔离开关底座和操作机构底座应呈水平状态,安装牢固;靠近线路侧至线路中心线不得小于___mm。操作机构底座安装高度距地面1000~1200mm为宜。操作机构箱应密封良好,门锁和钥匙完好齐全。
A. 1500
B. 1800
C. 1900
D. 2000
【单选题】
电连接线的安装位置允许偏差为±200mm,距相邻绝缘子最小距离不小于___mm,在任何情况下均应满足带电距离要求。
A. 50
B. 60
C. 100
D. 150
【单选题】
150mm2电缆绝缘层剥开长度为___mm;400mm2电缆绝缘层剥开长度为90mm;电缆导体不得损伤。
A. 50
B. 60、
C. 70
D. 100
【单选题】
150mm2电缆卡子间距不大于___mm;400mm2电缆卡子间距不大于1000mm。
A. 50 0
B. 600、
C. 700
D. 800
【单选题】
电连接电缆弯曲半径150mm2不小于___mm, 400mm2不小于800mm。
A. 250 0
B. 300、
C. 500
D. 800
【单选题】
电连接线的安装位置允许偏差为±___mm,距相邻绝缘子最小距离不小于60mm,在任何情况下均应满足带电距离要求。
A. 100 0
B. 200、
C. 250
D. 300
【单选题】
架空地线的弛度应符合安装曲线,其允许偏差为+5%至-___%。
A. 1
B. 2、
C. 2.5
D. 3
【单选题】
架空地线不得有___股以上的断股,同一锚段内,断股补强数和接头数均不超过4个。
A. 1
B. 2、
C. 3
D. 4
【单选题】
架空地线下锚处调整螺栓长度处于可调节范围内,并有不少于___mm的调节余量。
A. 15
B. 20、
C. 30
D. 50
【单选题】
接地线及其固定螺栓、电缆卡子等对接触网带电体的距离不小于150mm,对受电弓的瞬时距离不小于___mm,且不得侵入行车限界。
A. 50
B. 100、
C. 150
D. 250
【单选题】
运行中的避雷器___预防性试验。
A. 每年一次
B. 每年在雷雨季节前需做一次、
C. 每两年一次
D. 视情况做
【单选题】
放电间隙___mm,放电铜棒应无严重烧伤变形。
A. 2-3
B. 2.5-3、
C. 2.5-3.5
D. 3-6
【单选题】
简单悬挂的吊索回头不小于___mm,吊索压板紧固良好。
A. 20
B. 30
C. 50
D. 100
【单选题】
柔性接触网定位器及定位管坡度为___。
A. 1/10-1/6
B. 1/10-1/5
C. 1/6-1/5
D. 1/10-1/7
【单选题】
2号线共有___处接触网刚柔过渡装置。
A. 1
B. 2
C. 3
D. 4
【单选题】
2号线共有___座牵引变电所(含车辆段停车场)。
A. 11
B. 12
C. 13
D. 14
【单选题】
蛇口西车辆段运用库线路为___mm;洗车线为5400mm;定修线为5700mm;蛇口西车辆段其它线路一般为4800mm。
A. 5000
B. 5200
C. 5400
D. 5500
【单选题】
后海停车场接触网导高:一般为___mm。
A. 5000
B. 5200
C. 5400
D. 5500
【单选题】
接触网额定电压DC1500V,允许波动范围1000~1800V;接触网额定电流___A。
A. 2000
B. 2500
C. 3000
D. 5000
【单选题】
在某一变电所故障退出运行时采用___的供电的方式
A. 单边供电
B. 正常双边供电
C. 跨越故障变电所单边供电
D. 大双边供电
【单选题】
每次开工前,施工负责人要向全体作业组成员宣读工作票内容,布置作业任务(《工作分工及卡控单》(详见附件6))及安全措施。作业结束后,施工负责人要及时收回工作票(附相应的命令票),交由接触网工班统一保管不少于___个月。
A. 1
B. 2、
C. 3
D. 6
【单选题】
工作票中规定的作业组成员,一般不应更换;若必须更换时,须经发票人同意,发票人不在可经施工负责人同意,但更换施工负责人时,仍须经___同意,并在工作票上签字确认。
A. 工班长
B. 安全员、
C. 发票人
D. 审票人
【单选题】
工作票中规定的作业任务完成后,作业人员需将工器具、材料撤至安全地带,拆除接地线。___确认具备送电、行车条件后,宣布作业结束,向电力调度员消除停电作业命令。
A. 工班长
B. 安全员、
C. 施工负责人
D. 作业组中最高领导人
【单选题】
同一项作业,几个作业组同时作业时,由___统一向电力调度消除停电作业命令。
A. 工班长
B. 安全员、
C. 施工负责人
D. 作业组中最高领导人
【单选题】
在正线进行,无需开行列车,但影响正线、辅助线行车,无需停止接触网供电的施工作业为___类。
A. ZA1
B. ZC1
C. ZC2
D. 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