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30.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论基础是___
A.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
B.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C. 认识的辩证过程即实践、认识、再实践的矛盾运动
D.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有巨大作用的原理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多选题】
我们承认一切知识的相对性___
A. 必然归结为诡辩论
B. 可以防止认识发展受到阻碍而僵化
C. 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
D. 必然归结为相对主义
【多选题】
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___
A. 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B. 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相对性
C. 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D. 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同时只有一个
【多选题】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任何具体实践活动都___
A. 具有客观性
B. 具有能动性
C. 具有历史局限性
D. 具有社会性
【多选题】
34、“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再好的音乐也无济于事。”这说明___
A. 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与过程
B. 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C. 人的认识能力是因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 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
【多选题】
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便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书本上的理论。这犯了___错误。
A. 唯心主义先验论
B. 直观被动反映论
C. 教条主义 
D. 经验主义
【多选题】
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后来又把文盲确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从哲学上看,这表明___
A. 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主导作用
B. 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C. 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
D. 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
【多选题】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拓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___
A. 真理具有客观性
B. 真理具有绝对性
C. 真理具有全面性
D. 真理具有相对性
【多选题】
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___
A. 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的观点
B. 实践标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统一的观点
C.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
D. 具体的实践能对一切认识做出确定检验的观点
【多选题】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___
A. 感觉—知觉—表象
B. 实践—认识—实践
C.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D. 概念—判断—推理
【多选题】
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因为___
A. 群众是人口中的大多数
B. 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C. 群众是意见都是正确的
D. 群众的行动都是合理的
【多选题】
在认识论上“跟着感觉走”是 ___
A. 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B. 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C. 不可知论思想的表现
D. 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多选题】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新的词汇不断出现。诸如:外企、知识经济、电子邮件、多媒体、下岗再就业等。这些现象表明___
A.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 意识对客观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C.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指导实践
D.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多选题】
“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晴冬一鹤排出去,直领诗情到碧霄”。从唯物论的角度看,这首诗表明 ___
A. 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
B. 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C.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D. 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多选题】
“理论一定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才能和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相符合”。这句话表明___
A. 感性认识有待发展到理性认识
B. 真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C. 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D. 理论和实践是具体、历史的统一
【多选题】
46、“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这是宋代大学者朱熹《观书有感二首》中的第二首。此诗中没有包含的哲理正确的有___
A.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B.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C. 盲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必然是劳而无获的
D. 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条件出发
【多选题】
47、列宁在谈到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时指出;“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规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这句话说明___
A. 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 实践标准并不可靠
C. 实践标准并不确定
D. 实践标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多选题】
从2000年起,报考普通高校不再受年龄和婚否的限制,这不仅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已在向大众化发展,而且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说明我国正在向学习型社会迈进。活到老、学到老已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种变化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___
A. 正确认识只有在同错误认识的不断斗争中获得
B. 认识的任务是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C. 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 改造主观世界离不开改造客观世界
【多选题】
日本东京大家信息基础中心和日立制作所的联合研究小组2002年12月6 日宣布,他们用由144台电脑连接而成的每秒能完成2万亿次计算的超级电脑,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12411亿位。这表明___
A. 人们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最终能够达到终极真理
B. 实践为认识提供水平越来越高的物质技术手段,推动认识不断发展
C.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多选题】
摩尔根曾长期生活于美洲土著印第安人的部落中,掌握了大量的实际材料,对这种社会组织做了深入的了解,才写出《古代社会》这部不朽之作,提出了一系列有重大科学价值的见解。这件事说明___
A. 学习有科学价值的书本知识十分重要
B. 只要掌握实际材料,就能获得理论知识
C.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D.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多选题】
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___
A. 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 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 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 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多选题】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往往各不相同,这说明…………………___
A. 认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 认识不受客体的制约
C. 认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 认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___
A. 世界的可知性
B. 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 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D. 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多选题】
能动反映论和机械反映论的区别在于___
A. 是否承认客观对象和人的思想是认识对象
B. 是否承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实践
C. 是否承认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D. 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多选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___
A. 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B.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D.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加工
【多选题】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___
A. 实践提出了认识的课题
B. 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手段,使认识成为可能
C.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多选题】
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___
A.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C.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D.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多选题】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___
A. 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 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C. 理论本身就是物质力量
D. 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
【多选题】
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___
A. 确定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B. 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而支配客观世界的运行
C. 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D. 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___
A. 实践关系
B. 认识关系
C. 价值关系
D. 审美关系
E. 主从关系
【多选题】
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___
A. 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
B. 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 意识建构认识对象
D. 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E. 已在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多选题】
在认识论上,下列论断正确的是___
A. 认识是人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B.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如实反映
C.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 认识是不断发现和发展真理的过程
E. 认识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反复曲折发展的过程
【多选题】
关于反映、信息和选择的关系,下列论断正确的是___
A. 反映、信息和选择是物质形态普遍具有的属性和能力
B. 反映是接受、选择、传输信息的过程
C. 只有人才有选择和反映信息的能力
D. 信息在事物间的相互作用和反映中表现出来
E. 人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能动选择、加工信息的高级反映形式
【多选题】
在人的认识活动中下列现象属于非理性因素的是___
A. 自发的信念、动机和欲望
B. 直觉与灵感
C. 猜测与顿悟
D. 习惯与本能
E. 一切信仰和理想
【多选题】
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这是因为___
A. 认识主体缺乏反映世界的能力
B. 事物发展规律缺乏规律性
C. 事物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
D. 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E. 认识主体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
【多选题】
“有用就是真理”是实用主义真理观,这种观点的错误是___
A. 承认真理的有用性
B. 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 混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
D. 把真理的作用和真理的依据混同
E. 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
【多选题】
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___
A. 价值原则
B. 真理原则
C. 效率原则
D. 等价交换原则
E. 为人类服务原则
【多选题】
以下关于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的论述正确的是___
A. 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B. 真理原则侧重于主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客体性
C. 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主要表现人的活动的目的性
D. 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
E. 真理原则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价值原则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
【多选题】
认识过程中的“重构”,是___
A. 主体重新构造客体的过程
B. 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
C.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D.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创造性的反映过程
E. 主体选择、加工客体信息,在大脑中重新组合成观念体系的过程
【多选题】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句话意味着___
A. 任何真理都不存在绝对的因素
B.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C. 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D. 真理与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
E. 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多选题】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这说明___
A. 真理就是谬误,谬误就是真理,二者没有绝对的界限
B. 谬误回归适合的范围会转化为真理
C. 真理超出自己适用的范围会转化为谬误
D. 真理与谬误在同一范围内可相互转化
E. 谬误不能转化为真理,真理能转化为谬误
推荐试题
【单选题】
悬挑梁上部第二排钢筋伸入悬挑端的延伸长度为 ()___   
A. L(悬挑梁净长)-保护层 
B. 0.85*L(悬挑梁净长)        
C. 0.8*L(悬挑梁净长)        
D. 0.75*L(悬挑梁净长)
【单选题】
框架扁梁边柱节点中,未穿过柱截面的扁梁纵向受力筋锚固做法,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其中 hc 为支座宽,b 为框架扁梁宽度___   
A. 当支座宽度-bhc≥lae 且≥0.5*hc+5*d 时,判断为直锚,直锚长度为 max(lae,0.5*hc+5*d)        
B. 当支座宽度-bhc≥lae 且≥0.5*b+5*d 时,判断为直锚,直锚长度为 max(lae,0.5*b+5*d)     
C. 当支座宽度-bhc<lae 时,判断为弯锚,弯锚长度为支座宽-bhc+12*d       
D. 当支座宽度-bhc≤lae 时,判断为弯锚,弯锚长度为支座宽-bhc+12*d
【单选题】
框架扁梁箍筋构造,关于箍筋加密区范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其中:b 为框架扁梁宽度,hb 为框架扁梁高度___       
A. 一级抗震时,加密区范围 max(2*hb,500)      
B. 二~四级抗震时,加密区范围 max(1.5hb,500)     
C. 框架扁梁箍筋加密区范围和抗震等级无关,为 max(b+hb,lae)      
D. 框架扁梁箍筋加密区范围为 max(b+hb,lae),且应满足框架梁箍筋加密区长度范围的要求
【单选题】
框架扁梁的附加纵向钢筋锚入梁内长度___
A. lae        
B. lle
C. la 
D. 500
【单选题】
框架扁梁核心区竖向拉近勾住上下双层纵筋,弯钩为 135 度,平直段长度为()___    
A. 5*d       
B. 6.25d   
C. 10d        
D. 11.9d
【单选题】
转换柱部分纵筋延伸到上层剪力墙楼板顶,原则为()___    
A. 伸到楼板顶截断
B. 能通则通    
C. 不通打断    
D. 弯折15d
【单选题】
托柱转换梁柱两侧箍筋加密区长度(    )___
A. lae        
B. max(0.2ln1,1.5hb)       
C. la 
D. lie
【单选题】
板支座负筋在端支座处的构造为___    
A. 伸入支座内5d   
B. 伸至支座边弯折15d 
C. 当支座宽-bhc≥la时,伸至支座边截断    
D. 伸至支座边弯折10d
【单选题】
板底部贯通筋在中间支座处的伸入长度为___    
A. max(12d,支座宽/2)    
B. max(5d,支座宽/2)      
C. la        
D. max(la,支座宽/2+5d)
【单选题】
板支座负筋的起步距离为___
A. 50mm  
B. s  
C. s/2        
D. 100mm
【单选题】
板分布筋的起步距离为___    
A. 50mm  
B. s  
C. s/2        
D. 100mm
【单选题】
板厚120,保护层15,板负筋为双边标注,在负筋一侧标注1000,设计说明中说明负筋向跨内延伸长度从支座中心线算起,此负筋的计算长度为___   
A. 2180    
B. 2210    
C. 2000    
D. 2240
【单选题】
16G平法中注明有梁楼面板和屋面板下部受力筋伸入支座的长度为:(   )___
A. 支座宽-保护层  
B. 5d
C. 支座宽/2+5d     
D. max(支座宽/2,5d)
【单选题】
16G平法中注明板端部为梁时,上部受力筋伸入支座的长度为(    )___
A. 能直锚时直锚,否则伸入支座宽-保护层+15d       
B. 支座宽/2+5d+15d      
C. 支座宽/2+5d       
D. La
【单选题】
当板支座为剪力墙时,板负筋伸入支座内平直段长度为()___       
A. 5d
B. 墙厚/2
C. 墙厚-保护层-墙外侧竖向分布筋直径        
D. 0.4Lab
【单选题】
板在端部支座为剪力墙中间层时,下部钢筋伸入支座的长度为()___
A. 10d       
B. 支座宽/2+5d       
C. Max(支座宽/2,5d)
D. 5d
【单选题】
16G平法中规定,温度筋与受力主筋的搭接长度为?___
A. 150mm
B. 200mm
C. 300mm
D. Ll   
【单选题】
16G平法中规定,抗裂构造钢筋、抗温度筋自身及其与受力主筋的搭接长度为?___
A. 150mm
B. 200mm
C. 300mm        
D. Ll   
【单选题】
折板上的底部贯通筋从变截面位置伸入对面板长度为___
A. 12d       
B. 15d       
C. la 
D. 10d
【单选题】
16G平法中柱上板带暗梁的箍筋加密区范围是? ___       
A. 3b
B. 3h
C. ln/3      
D. lo/3
【单选题】
跨中板带底部筋在端支座处的构造为___    
A. 伸至支座边弯折15d 
B. 伸入支座内h      
C. 伸入支座内max(12d,支座宽/2)    
D. 伸入支座内max(5d,支座宽/2)
【单选题】
无梁板跨中板带和柱上板带细分了遇剪力墙(       )和顶层节点构造___      
A. 中间层
B. 基础层
C. 地下室
D. 顶层
【单选题】
托板柱帽X向底筋伸至板顶后弯折长度为___    
A. 12d       
B. 20d       
C. la 
D. 15d
【单选题】
楼梯类型中唯一参与结构整体抗震计算的楼梯类型是()___
A. Cta       
B. Atb       
C. ATC      
D. CT
【单选题】
梯段板厚度为130,梯板平板段的厚度为150,描述正确的是()___  
A. h=130(P150)
B. h=130/150   
C. h=130-150        
D. h=130[P150]
【单选题】
楼梯踏步段总高度和踏步级数的分隔符号为()___
A. /   
B. \   
C. -   
D. +
【单选题】
独立基础的集中标注那个不是必注内容()___        
A. 基础编号    
B. 截面竖向尺寸   
C. 配筋   
D. 基础底面标高
【单选题】
基础梁箍筋信息标注为:10φ12@100/φ12@200(6)表示( )___
A. 直径为 12 的一级钢,从梁端向跨内,间距 100 设置 5 道,其余间距为 200,均为 6 支箍    
B. 直径为 12 的一级钢,从梁端向跨内,间距 100 设置 10 道,其余间距为 200,均为 6 支箍      
C. 直径为 12 的一级钢,加密区间距 100 设置 10 道,其余间距为 200,均为 6 支箍    
D. 直径为 12 的一级钢,加密区间距 100 设置 5 道,其余间距为 200,均为 6 支箍
【单选题】
在承台上集中引注的必注内容没有()___  
A. 承台编号   
B. 截面竖向尺寸   
C. 配筋   
D. 承台板底面标高
【单选题】
16G 剪力墙基础插筋弯折长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 
A. 当基础厚度满足直锚时,插筋弯折长度为 max(6d,150)        
B. 当基础厚度满足直锚时, 插筋弯折长度为 6d        
C. 当基础厚度不满足直锚时,插筋弯折长度为 12*d       
D. 当基础厚度不满足直锚时,插筋弯折长度为 150
【单选题】
墙身第一根水平分布筋距基础顶面的距离是(   )___  
A. 50mm  
B. 100mm
C. 墙身水平分布筋间距
D. 墙身水平分布筋间距/2
【单选题】
墙身竖向分布钢筋在基础中的构造,锚固区横向钢筋不需要满足()___    
A. 直径≥d/4(d为纵筋最大直径)   
B. 间距≤10d(d为纵筋最小直径)       
C. 间距≤100  
D. 间距≤150
【单选题】
柱基础插筋弯折长度 a 值的判断在那本图籍可以找到依据?()___     
A. 16G101-1     
B. 16G101-2     
C. 16G101-3        
D. 16G101-4
【单选题】
柱的第一根箍筋距基础顶面的距离是(   )___      
A. 50mm
B. 100mm
C. 箍筋加密区间距        
D. 箍筋加密区间距/ 2
【单选题】
16G平法中,当基础厚度不满足直锚时,柱插筋的弯折长度为?()___     
A. 12d       
B. 15d     
C. 10d 
D. max(6d,150)
【单选题】
16G 中,设置基础梁的独立基础配筋构造,独立基础钢筋距基础梁边的起步距离为( )___ 
A. 50
B. 100       
C. s/2        
D. bhc
【单选题】
当独立基础底板长度(  )时,除外侧钢筋外,底板配筋长度可取相应长度的0.9倍,交错放置。___ 
A. ≥2500         
B. ≥2600        
C. ≥2700        
D. ≥2800
【单选题】
条形基础底板配筋长度减短10%构造中说法错误的是()___
A. 基础底板宽度大于等于2500   
B. 配筋的长度为0.9b
C. 底板交接区的受力钢筋和无交接底板时端部第一根钢筋不应减短    
D. 隔二步一
【单选题】
16G平法中基础主梁底部非贯通纵筋过柱节点向跨内的延伸长度:(  )___       
A. Lo /3    
B. Ln/3    
C. Lo /3  1.2La+Hb+0.5Hc取大值
D. Ln /3  1.2La+Hb+0.5Hc取大值
【单选题】
基础主次梁相交时附加箍筋的起步距离为()___    
A. 50
B. 100       
C. 150       
D.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