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___
A. 它反映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B. 它反映了我国的基本国情
C. 这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决定的
D. 这说明必须补资本主义的课
E. 它的历史任务是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CE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多选题】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___
A. 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问题
B. 是从实际出发的内在要求
C. 是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
D. 是认清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基础和前提
【多选题】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___
A.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统一
B.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C. 排除“左”、右倾的干扰
D. 反对各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多选题】
关于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___
A. 两者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过程中
B. 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指明了前进方向
C. 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
【多选题】
D、对遥远的未来做具体的设想和描绘,很容易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导致实践的挫折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是___
A.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 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
C. 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 实现小康
E.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多选题】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相互关系是___
A. “两个基本点”要围绕“一个中心”
B. “一个中心”离不开“两个基本点”
C. “两个基本点”之间相互贯通、相互依存
D.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E.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集中概括
【多选题】
邓小平认为,从1956年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算起,到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其依据是:___
A. 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
B. 是由我国社会的阶级斗争这个主要矛盾决定的
C. 是由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代特点与国际环境所决定的
D. 是由我国现实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国情决定的
E. 是由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决定的
【多选题】
党的十六大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认清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认清社会主义建设一切问题的根据。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___
A. 体现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B. 是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C. 是抵制“左”和右的错误观念的思想武器
D. 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E. 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
【多选题】
改革开放前在对国情问题的把握上,中国共产党___
A. 对社会性质的判断是正确的
B. 对社会性质的判断有失误
C. 对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是正确的
D. 对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有失误
【多选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区别在于___
A.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
B. 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否是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 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是否比较低
D. 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否是发展生产力
E. 是否存在多种经济成分
【多选题】
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的是___
A. 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B. 是由农业国逐步转变为工业国的历史阶段
C. 是科技教育文化由比较落后转变为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D. 是由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转变为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E.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多选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诸多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没有变化的是___
A. 生产力水平
B. 社会性质
C. 共产党的执政能力
D. 社会主要矛盾
E.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多选题】
邓小平曾指出:“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所谓“不够格”包括___
A. 物质技术基础不够格
B. 社会经济制度不完善
C. 上层建筑方面不成熟
D. 执政党执政能力不够格
E. 人民觉悟不够格
【多选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是 ___
A. 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系统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贡献;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最基本的国情,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和根本出发点
C. 是我们防“左”反右,特别是克服急于求成、盲目求纯的急躁情绪,脚踏实地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
D. 是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分歧和困惑,提高人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自觉性的科学指南
E. 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
【多选题】
21我们党的历史上曾经五次提出党的总路线或基本路线,其中属于正确的部分是___
A.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划的总路线
B.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C.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 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
E.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多选题】
列宁曾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都不会完全一样,……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说___
A.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规律
B. 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多样性
C. 社会主义必然具有民族特色
D. 社会主义必然是民族主义
【多选题】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最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论断指明___
A.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B. 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C. 从生产力方面揭示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
D. 从生产关系方面揭示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
E.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多选题】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的显著特点是___
A. 在目标的层次上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
B. 突出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C. 突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D. 在动态上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
E. 提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多选题】
邓小平反复强调社会主义最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是因为___
A.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B.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C. 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D. 当前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E. 社会主义必须要抓物质文明的同时抓好精神文明
【多选题】
邓小平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这个命题贯穿他的全部理论之中___
A. 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
B. 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
C.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D. 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
E.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多选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是___
A.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 什么是现代化、怎样建设现代化
C.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多选题】
60年代在天上(太阳),70年代在墙上(挂钟),80年代在手上(手表),90年代在腰上(手机),21世纪在桌上(电脑),这是对我国老百姓看时间方式的生动写照。这反映了___
A. 随着科技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B. 党的基本线路是正确的
C. 科技对经济的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
D. 科学技术使管理日益现代化
【多选题】
在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时,毛泽东对我国基本国情的分析是___
A. 中国是一个大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B. 人口多,底子薄
C.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生产力不发达
【多选题】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在经济方面应处理好的关系有___
A. 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B.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C.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D.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E.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多选题】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___
A.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C. 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
D.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E.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
【多选题】
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鲜明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___
A.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B.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
C.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D.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总体实现;
E.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多选题】
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15个小康实现程度达90%以上,9个达80~90%,7个在80%以下;目前农村还有3000万人的温饱还没有完全解决,相当数量的人口虽然已经解决了温饱,但还未达到小康。这段材料表明:___
A. 我国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B. 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长时期的奋斗
C. 人民生活总体上还没有达到小康水平
D.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多选题】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的行动纲领,这一发展战略___
A. 坚持了雄心壮志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B. 坚持了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统一
C. 坚持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D. 是对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深刻把握
E. 是对现代化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推荐试题
【单选题】
某心脏患者休息时无呼吸困难.心慌及水肿等,但是日常生活如洗衣.扫地均可感到疲乏.心慌,休息后很快缓解,表示患者心功能情况为___
A. 心功能Ⅰ级
B. 心功能Ⅱ级
C. 心功能Ⅲ级
D. 心功能Ⅳ级
E. 该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
【单选题】
典型心绞痛常有以下特点,哪一项除外___
A. 剧烈活动后易发生
B. 疼痛部位常见中段胸骨后
C. 多含硝酸甘油片3分钟内缓解
D. 每次持续都不超过15分钟
E. 疼痛可放射至右肩右臂
【单选题】
监护急性心肌梗死是发现下列哪种情况最危急___
A. 体温上升至39℃
B. 呕吐伴出冷汗
C. 收缩压<10C.7kPa
D. 室性期前收缩落在前面T波上
E. 室性期前收缩6~7次/分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是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指征___
A. 年龄在65岁以下
B. 发病在6小时以内
C. 胸痛持续30分钟以上
D. 出现病理性Q波
E. 相邻2个以上导联ST段抬高大于2mm
【单选题】
患者,女性,60岁,诊断为冠心病.心力衰竭,服用地高辛.双氢克尿塞1周后症状加重,心电图示有多发性室性早搏。下列处理哪项是错误的___
A. 吸氧
B. 补钾
C. 利多卡因
D. 静脉补钾
E. 使用双氢克尿塞改用速尿
【单选题】
患者,男性,65岁,因胸骨后闷痛1小时入院,心电图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住院当夜,您发现其反应迟钝.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应考虑___
A. 心源性休克
B. 急性肺水肿
C. 并发脑血栓
D. 心室颤动征象
E.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单选题】
某高血压患者,胸痛反复发作,心电图见ST段短暂上抬,并有室性早搏,心率为54次/分,持续15分钟后均恢复正常。最好选用以下何种药物治疗___
A. 利多卡因
B. 维拉帕米
C. 心律平
D. 硝苯地平
E. 异山梨酯
【单选题】
临床最常用下列哪项检查诊断隐性冠心病___
A. X线及临床化验
B. 超声心动图
C.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及心向量图
D. 心电图及心电图负荷试验
E. 心功能检查与放射性核素检查
【单选题】
患者,女性,20岁,发热.心悸.乏力2天,晕厥1次。平素体健,两周前曾因着凉感冒。体检:体温38℃,咽部充血;心率116次/分,心律尚齐,偶闻及期前收缩5~6次/分,余无特殊发现。血白细胞计数为12×10_TagUpStart_9_TagUpEnd_/升,红细胞沉降率(ESR)为28mm/h。心电图见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频发(7~8次/分)。您认为最可能是患有___
A. 上呼吸道感染
B. 风湿热
C. 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
D. 流感病毒性心肌炎
E. 风湿性心肌炎
【单选题】
某患者半小时前急起气短,咳粉红色泡沫痰。查体示:心率120次/分,血压170/100mmHg,双肺可闻及散在湿啰音和哮鸣音。下列治疗用药哪组最为合理___
A. 哌替啶.西地兰.氨茶碱.硝普钠
B. 吗啡.速尿.地塞米松.西地兰
C. 哌替啶.西地兰.速尿.硝普钠
D. 西地兰.速尿.氨茶碱.多巴酚丁胺
E. 千胺哇琳.多巴酚丁胺.西地兰.氨茶碱
【单选题】
患者,女性,46岁,反复心慌.气促15年,再发加重伴双下肢浮肿1周,既往有风湿活动史,现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合并___
A. 风湿活动
B. 肺气肿
C. 肝硬化
D. 周围循环衰竭
E. 充血性心力衰竭
【单选题】
某患者服用地高辛0.25mg,每日1次,共2周,出现何种情况下应停药___
A. 血钾降低
B. BUN升高
C. 心尖区收缩期杂音增强
D. 心率40次/分,心尖区闻及大泡音
E. 心房颤动,心率由120次/分降至80次/分
【单选题】
患者,女学生,16岁,平素体健,学校体检时心率96次/分,律齐,心尖区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心界增大不明显。恰当的保健指导是___
A. 保持卧床休息
B. 及早洋地黄治疗
C. 宜口服利尿剂
D. 避免重体力活动,防止感染,经常随访
【单选题】
患者突然心脏停搏,护士独自发现首选措施是___
A. 尽快招呼医师来抢救
B. 推抢救车行电极除颤
C. 心肺基础复苏术
D. 给予吸氧,作好气管插管准备
E. 建立静脉通路,保证静脉给药途径
【单选题】
窦性心动过速的特点是___
A. 静脉推注利多卡因后停止发作
B. 心电图无室性融合波
C. 心率大于100次/分
D. 按压颈动脉窦能停止发作
E. 静脉推注强心药后停止发作
【单选题】
某中年女教师晨起锻炼时,发生心绞痛,即用硝酸甘油1片(0.5mg)舌下含服,1分多钟后感眼前发黑.恶心,手心发凉。此时应嘱患者___
A. 马上吃些点心
B. 立即躺下平卧
C. 再服一片硝酸甘油
D. 站立勿动待自行恢复
E. 急去医院心电图室检查
【单选题】
心力衰竭临床表现的基本原理是___
A. 动脉系供血不足,静脉系瘀血
B. 肺循环充血,体循环缺血
C. 微循环血流灌注不足
D. 急性肺水肿致组织缺氧
E. 体液潴留致细胞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