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进行主阀缓解试验时,试验器排风阀放在4位减压后拉动缓解阀3~5s松开后再减压( )。(1.0分)
A. 200kPa
B. 140kPa
C. 100kPa
D. 50kPa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JZ-7型空气制动机均衡风缸和列车管增压时,机车( )。(1.0分)
A. 制动
B. 缓解
C. 制动保压
D. 运行
【单选题】
JZ-7型空气制动机单独制动阀的运转位是( )时单独制动阀所放的位置。(1.0分)
A. 单机运行
B. 列车运行
C. 列车停车
D. 单机运行或列车运行
【单选题】
影响齿轮传动精度的因素包括( )、精度等级、齿轮副的侧隙、齿轮副的接触斑点。(1.0分)
A. 运动精度
B. 接触精度
C. 齿轮加工精度
D. 工作平稳性
【单选题】
更换键是( )磨损常采取的修理办法。(1.0分)
A. 花键
B. 平键
C. 锲键
D. 键
【单选题】
齿轮安装后,侧隙过大,容易产生( )。(1.0分)
A. 冲击和振动
B. 传动误差
C. 径向跳动
D. 端面跳动
【单选题】
与齿轮传动比较,蜗轮、蜗杆传动的传动效率( )。(1.0分)
A. 低
B. 高
C. 一般
D. 高得多
【单选题】
蜗杆、蜗轮间的适当( )是装配的技术要求。(1.0分)
A. 相对位置
B. 齿侧间隙
C. 尺寸
D. 距离
【单选题】
高速钢具有很高的( )。(1.0分)
A. 韧性
B. 塑性
C. 耐蚀性
D. 硬度
【单选题】
工件在一台设备上,自加工开始到加工完毕所连续进行的加工工艺,称为(1.0分)
A. 工序
B. 工步
C. 走刀
D. 工位
【单选题】
超精加工中使用的切削液通常是( )混合剂
A. 20%煤油和80%锭子油
B. 80%煤油和20%锭子油
C. 10%煤油和90%锭子油
D. 90%煤油和10%锭子油
【单选题】
下面的变量中是分类变量的是___
A. 身高
B. 体重
C. 年龄
D. 血型
E. 血压
【单选题】
样本是总体的___
A. 有价值的部分
B. 有意义的部分
C. 有代表性的部分
D. 任意一部分
E. 典型部分
【单选题】
编制频数表中错误的做法是___
A. 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极差
B. 定组距,常用等组距,一般分8~15组为宜
C. 写组段时组段可重叠,如“2~4, 4~6...
D. 用划记法计频数
E. 第一个组段应包括变量最小值,最后一个组段应包括变量最大值
【单选题】
假设检验的步骤是___
A. 建立假设、选择和计算统计址、确定P值和判断结果
B. 建立无效假设、建立备择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C. 确定单侧检验或双侧检验、选择t ²检验或z 检验、估计Ⅰ类错误和Ⅱ类错误
D. 计算统计量、确定P值,做出推断结论
E. 以上都不对
【单选题】
通常可采用以下那种方法来减小抽样误差___
A. 减小样本标准差
B. 减小样本含量
C. 增大样本含量
D. 提高检验水准
E. 以上都不对
【单选题】
作两独立样本率比较的四格表卡方检验,使用校正公式的条件除了n>40 还要求___
A. T<5
B. T>5
C. 0<T<5
D. 1≤T<5
【单选题】
四格表的周边合计不变时,如果实际频数有变化,则理论频数___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确定
E. 随A格子实际频数的变化而变化
【单选题】
在相关分析中___
A. |r|越接近1,散点图越集中
B. |r|越接近0,散点图越集中
C. r<0散点图越集中
D. r>0散点图越集中
E. 以上全不对
【单选题】
最小二乘法是指___
A. 各点到直线的垂直距离的和最小
B. 各点到x轴的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C. 各点到直线的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D. 各点到直线的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E. 各点到直线的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大
【单选题】
用图形表示某地解放以来三种疾病的发病率在各年度的升降速度,宜绘制___
A. 普通线图
B. 直方图
C. 构成比直条图
D. 半对数线图
E. 直条图
【单选题】
对有些资料构造统计表时,下列哪一项可以省略___
A. 备注
B. 标题
C. 标目
D. 线条
E. 数字
【单选题】
正态分布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μ到μ+l.96 0的面积为___
A. 97.5%
B. 95%
C. 48. 8%
D. 47. 5%
E. 45%
【单选题】
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___
A. 标准差越大,均数代表性越好
B. 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差
C. 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
D. 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
E. 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好
【单选题】
两个样本作t检验,除样本都应呈正态分布以外,还应具备的条件是___
A. 两均数值接近
B. 两S2数值接近
C. ,两均数差较大
D. 两S2相差较大
E. 以上都不对
【单选题】
两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n1=20, n2=20, 其自由度等于___
A. 19
B. 20
C. 38
D. 39
E. 40
【单选题】
同一总体的两个样本中,以下哪种指标值小的其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更可靠___
A. 标准误
B. 标准差
C. 均数
D. 变异系数
E. 方差
【单选题】
造成均数抽样误差的原因是___
A. 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E. 以上都不对
【单选题】
要评价某市一名8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应选用的统计方法是___
A. 用该市8岁男孩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作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可信区间来评
D. 不能作评价
E. 以上都不对
【单选题】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___
A. 调查资料、审核资料、整理资料
B. 收集资料、审核资料、分析资料
C. 调查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 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E. 以上都不对
【单选题】
若以发汞含量大于2. 6zg/kg为异常,调查某地1000人中多少人属于异常,这资料可看作___
A. 计量资料
B. 计数资料
C. 等级资料
D. 实验资料
E. 以上均不对
【单选题】
反映计量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是: ___
A. 标准差
B. 标准误
C. 率
D. 全距
E. 均数
【单选题】
在描述资料的变异程度时,最宽的范围是:___
A. 均数加减标准差
B. 极差
C. 四分位数间距
D. 95%的参老值范围P5 ~P95间距
【单选题】
25对血清滴度资料表示平均水平的最常用统计量是:___
A. 均数
B. 中位数
C. 几何均数
D. 全距
E. 标准差
【单选题】
关于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的面积,错误的是:___
A. -1.96到1.96间曲线下面积是95%
B. 1.96到2.58间曲线下面积是2%
C. 大于1.645的曲线下面积是2.5%
D. -1. 96到-1. 645间曲线下面积是2.5%
E. 大于1. 96的曲线下面积为2.5%
【单选题】
正态曲线下总面积为:___
A. 95%
B. 99%
C. 50%
D. 1%
E. 100%
【单选题】
在抽样 研究中,均数的标准误。___
A. 比标准差大
B. 比标准差小
C. 与标准差无关
D. 比均数大
E. 与标准差相等
【单选题】
两样本比较时,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下列何者所取第二类错误最小___
A. α=0.05
B. α=0.01
C. α=0.10
D. α=0.20
E. α=0.30
【单选题】
欲描述疾病发生水平,适宜的指标是___
A. 发病率
B. 死亡率
C. 病死率
D. 治愈率
E. 2年生存率
【单选题】
标准化率适用于:___
A. 比较两地的年龄别死亡率
B. 比较两矿山年轻人的患病率
C. 比较两工厂老工人的死亡率
D. 欲比较两医院的总治愈率,但两医院的重病号人数比率不相同
E. 欲比较两医院的粗治愈率,但两医院的医疗水平不相同
【单选题】
某医师治疗了两例视网膜炎患者,1 例有效,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___
A. 有效率为50%,
B. 最好用绝对数表示
C. 必须用率表示时,应同时给出其可信区间
D. 分母太小,用相对数不可靠.
E. 不能得知总体有效率
推荐试题
【多选题】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土地及其它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的是哪个生产方式?___
A. 互助组               
B.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 人民公社 
【多选题】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___
A. 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 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 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 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多选题】
下列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说法中最准确的是___
A. 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准备阶段
B. 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C. 具有两种社会形态的因素
D. 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时期
【多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了___
A. 资本主义社会
B. 新民主主义社会
C. 社会主义社会
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多选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___
A. 社会主义体系
B. 资本主义体系
C. 封建主义体系
D. 前资本主义体系
【多选题】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___
A.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多选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及土地革命在全国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___
A. 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B. 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C. 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D. 人民大众与封建社会的矛盾
【多选题】
新中国独立、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是___
A.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 实现农业合作化
C. 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D.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多选题】
中国共产党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___
A. 趁热打铁,积极领导
B. 自愿互利,国家帮助
C. 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D. 国家帮助,典型示范
【多选题】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___
A. 经销代销
B. 和平赎买
C. 统购包销
D. 加工订货
【多选题】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___
A. 加工订货的实行
B. 单个企业公私合营的实现
C. 统购包销的实行
D. 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多选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是___
A. 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
B. 既有社会主义经济又有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因素
C. 既有社会主义经济又有个体经济因素
D. 既有工人阶级又有资产阶级因素
【多选题】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最显著的特征是___
A. 实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 “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辩证统一
C. 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最主要目标
D. 符合当时基本国情,反映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多选题】
中国共产党搞合作化的最初动因不包括___。
A. 为了防止农村中出现两极分化
B. 为了让农民尽快富裕起来
C. 为了配合中国工业化和城市资本主义商业改造
D. 为了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的是___
A.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 逐步实现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逐步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多快好省的发展国家工业
【多选题】
制度的是___
A. 土地改革
B.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多选题】
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下列是其前四集的名称,其中“新中国的成立、土地改革”可能集中在___
A. 《千年局变》
B. 《峥嵘岁月》
C. 《中国新生》
D. 《伟大转折》
【多选题】
1949年到1952年,党领导人民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继续完成___
A. 迅速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的任务
B. 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完成的任务
C. 统一全国的财政经济工作的任务
D. 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多选题】
党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对待富农的政策是___
A. 征收富农的多余土地财产
B. 由逐步限制到最后消灭富农经济
C. 消灭富农经济
D. 限制富农经济
【多选题】
我党对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采取的政策分别是___
A. 没收、没收
B. 没收、和平赎买
C. 和平赎买、没收
D. 和平赎买、和平赎买
【多选题】
国家资本主义企业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是在___
A. 开始委托订货之后
B. 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之后
C. 个别企业公私合营之后
D. 实行了统购统销之后
【多选题】
“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这句顺口溜赞美的举措是___
A. 实行土地改革
B.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发展乡镇企业
【多选题】
“改变了近千年来小农经济在我国的主导地位,实现农村土地经营管理体制的历史性变革。”这场运动___
A. 实现了平均地权的民生主义
B. 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 推动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发展
D. 极大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多选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分是___
A. 个体经济
B. 私营经济
C. 国营经济
D. 国营经济与合作社经济
【多选题】
从1953年起,计划分配调拨体制开始在全国铺开。这反映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___
A. 是新生国家政权的基础
B. 随着行政区域的扩大逐步建立
C. 是在宪法原则下建立的
D. 随着工业化建设的进行而建立
【多选题】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是我国___的背景。
A. 推行土地改革
B. 组织人民公社
C. 实施“一五”计划
D. 发动“大跃进”
【多选题】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标志是___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 全国大陆的统一
D. 土地改革的顺利完成
【多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___
A.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 大力发展生产力
C.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 依法治国
【多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相当长时间内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___
A.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
B. 先进的生产关系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C.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D. 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多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___
A.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B.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C. 进行思想、政治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D.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多选题】
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___
A. 赎买
B. 统购统销
C. 公私合营
D. 合作化
【多选题】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开始的标志是___
A. 新中国的成立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 过渡时期的结束
【多选题】
李先念说:“1954年入秋以来……农村里食油、粉条、豆腐、熟食等供应不足。特别严重的是,不少地方,农民……积肥不热心,春耕准备不积极,生产情绪不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
A.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
B. 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援建项目的撤销
C.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存在过急过粗问题
D. 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多选题】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这种土地制度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土地的集体所有的性质,只是将土地的所有权、经营权分开了”。这里描述的是___
A.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  
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多选题】
中共中央在建国后某年发布《关于春耕生产给各级党委的指示》,10天后《人民日报》发表 “领导农业生产的关键所在”的社论。这些文件指出,领导农业生产要从小农经济现状出发,否则,生产会受到损失。这说明中共中央认识到___
A. 小农经济自私保守不利农业发展
B. 合作化运动要保护个体农民利益
C. 政社合一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D. 统分结合才能全面振兴农村经济
【多选题】
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主要条件是___
A.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及现代工业初步发展
B.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
C.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D. 有利的国际因素
E. 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建立
【多选题】
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___
A. 消灭富农分子
B. 消灭资本家
C. 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D. 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
E. 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多选题】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内容是___
A.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 通过一系列逐步过渡的由低级到高级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
C. 和平改造特别是对资产阶级实现了和平赎买
D. 对内改造和对外开放相结合
E. 对经济制度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相结合
【多选题】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___
A. 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和民族资本  
B. 没收地主的土地 
C.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D. 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E. 没收外国资本
【多选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成分有___
A. 国营经济
B. 合作社经济
C.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 个体经济
E.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