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装卸爆破器材作业时,下列哪些工作应当禁止?___
A. 警戒
B. 加油
C. 维修车辆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多选题】
以下哪些是爆破员的岗位职责?___
A. 保管所领取的民用爆炸物品
B. 按照爆破作业设计施工方案,进行装药、联网、起爆等爆破作业
C. 监督民用爆炸物品领取、发放、清退情况
【多选题】
下列描述中哪些是电起爆网路的缺点?___
A. 起爆前可以准确检测电雷管和起爆网路的电阻值及完好性
B. 受外界电能(雷电、静电、射频电、杂散电流等)的影响,有可能发生早爆事故
C. 能较准确地控制起爆时间、延期时间和起爆顺序
D. 电爆网路敷设施工较复杂,工序繁多,对起爆电源容量要求较高
【多选题】
下列哪些是《爆破安全规程》对用于测量电雷管电阻和电爆网路的专用电表要求满足的条件?___
A. 输出电流必须小于30mA
B. 输出电压必须小于5V
C. 外壳对地绝缘良好,不会将外来电引入爆破网路
D. 防潮性能好,不会因内部受潮漏电而引爆电雷管
【多选题】
下列哪些是防止堵孔的措施?___
A. 将孔口岩石碎块清理干净,防止掉落孔内
B. 每个炮孔钻完后立即将孔口用木塞或塑料塞堵好,防止雨水或其他杂物进入炮孔
C. 一个爆区钻孔完成后应尽快实施爆破
D. 炮孔钻好后要进行登记、编号
【多选题】
检验爆破器材的作业人员应该掌握和熟悉下列哪些内容?___
A. 熟悉产品的结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
B. 掌握规定的质量检查项目、检查方法
C. 掌握产品合格标准、检查时的安全要点
【多选题】
在煤矿井下掘进爆破中,下列确定警戒距离的原则哪些是对的?___
A. 回采工作面一般不得小于30米
B. 煤巷掘进工作面直线爆破不得小于75米
C. 对有直角弯的工作面不得小于50米
D. 煤巷掘进工作面直线爆破不得小于100米
【多选题】
下列措施中哪些是处理深孔爆破盲炮时需要遵守的?___
A. 爆破网路未受破坏,且最小抵抗线无变化者,可重新连接起爆;最小抵抗线有变化者,应验算安全距离,并加大警戒范围后,再连接起爆
B. 可在距盲炮孔口不少于10倍炮孔直径处另打平行孔装药起爆
C. 可钻平行孔装药爆破,平行孔距盲炮孔不应小于0.3m
D. 可在安全地点外用远距离操纵的风水喷管吹出盲炮填塞物及炸药
【多选题】
在爆破工程施工中,防止因迟爆发生安全事故的有效措施是___。
A. 不使用已过期的爆炸材料
B. 正确选用起爆器
C. 发现起爆后炮未响时,不要急于当盲炮处理,应留有足够的等待时间
D. 由安全员负责起爆操作
【多选题】
在焚烧法销毁爆炸危险品中,下列哪些是制作点火药包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___
A. 要对制成的电点火药包进行试验,确认其可靠性
B. 点火药包上的电点火装置要与药包中的火药紧密接触
C. 严禁在点火药包内混入雷管
推荐试题
【多选题】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是___,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
A.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
D.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思想
【多选题】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包括 ___
A.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 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D. 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多选题】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率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___展览,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A. 《鸦片战争》
B. 《五四运动》
C. 《复兴之路》
D. 《开天辟地》
【多选题】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___,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A. 2020-2035年
B. 2025-2040年
C. 2030-2045年
D. 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
【多选题】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二个阶段,从___,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 2020-2035年
B. 2035-2050年
C. 2030-2045年
D. 2035年本世纪中叶
【多选题】
中国梦视野宽广、内涵丰富、意蕴深远。习近平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___
A. 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力量
B. 全体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力量
C. 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D. 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的奋斗者的力量
【多选题】
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___
A. 把中国和世界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B. 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C. 把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D. 把中国梦的目标与实现途径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多选题】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和___发展的经济体系基本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更加健全。
A. 绿色环保低碳
B. 绿色低碳循环
C. 低碳环保循环
D. 绿色环保循环
【多选题】
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反映在政治建设方面,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___的局面基本形成
A. 科学立法
B. 严格执法
C. 公正司法
D. 全民守法
【多选题】
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反映在文化建设方面,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重视___的社会风尚基本养成
A. 社会公德
B. 职业道德
C. 家庭美德
D. 个人品德
【多选题】
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反映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___的国土开发格局形成
A. 生产空间安全高效
B. 生活空间舒适宜居
C. 生态空间山青水碧
D. 生存空间协调合理
【多选题】
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要求,包括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社会自觉行动,国民素质显著提高,___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影响力和推动力,建成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 中国精神
B. 中国模式
C. 中国价值
D. 中国力量
【多选题】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这一战略安排把原来我们发展战略中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提前了15年,这是因为___
A. 我国发展的成就巨大,超出了预期
B. 未来我国发展的潜力仍然很大,长期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
C. 有利于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之而奋斗
D.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多选题】
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___的新发展理念。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B.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C.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
D.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
【多选题】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___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A.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B. 全面提升实体经济
C.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D. 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多选题】
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把握两岸关系大局,最根本的、最核心的是___。
A. 在坚持“九二共识”的前提下实现台湾高度自治
B. 聚焦两岸经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C. 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
D. 坚决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多选题】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内在要求,首要的是___。
A. 旗帜鲜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克服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的倾向
B. 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C.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D. 拒绝一切来自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影响
【多选题】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带领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___的发展思想,以( C )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B. 以人为本;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C. 以人民为中心;保障和改善民生
D. 以社会和谐为中心;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多选题】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态文明的核心应该是___。
A. 坚持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共同发展
B.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C.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D. 坚持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多选题】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要实现这样的根本性变革,必须___
A.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B.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C.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D.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多选题】
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开放是___
A. 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B. 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C. 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D. 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多选题】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是___
A.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B. 建设信息化经济体系
C. 建设工业化经济体系
D. 建设城乡一体化经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