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N95口罩的正确使用要点是( )。
A. 吸气时防毒面具不应该有塌陷状
B. 遮盖住鼻子和口即可
C. 呼气时在面具周围不应漏气
D. 用橡皮筋(松紧带)固定在双耳侧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C
解析
《卫生检疫人员的自我防护规范》(SN/T2752.4-2011)3.4.3实验室管理相关要求
相关试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琼脂凝胶电泳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DNA分子迁移的速度取决于分子本身的大小和构象
B. 能分离相差1bp的DNA片段
C. 琼脂糖的浓度与DNA的大小有关
D. 电泳的时间与DNA的大小有关
【单选题】
登革热疫点是登革热病人、隐性感染者能够造成周围人群感染的范围,主要根据伊蚊活动的范围,通常以病源为中心,划定半径( )之内的空间范围。
A. 50m
B. 100m
C. 150m
D. 180m
【单选题】
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疟疾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 )内,农村于_____向发病地海关或卫生健康部门报出传染病报告卡,并做好疫情登记。
A. 12h;12h
B. 12h;24h
C. 24h;12h
D. 24h;24h
【单选题】
世界卫生组织通报境外发生检疫传染病等烈性传染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风险评估,认为输入风险极大,严重危及国家公共卫生安全的,属于( )级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A. Ⅰ级
B. Ⅱ级
C. Ⅲ级
D. Ⅳ级
【单选题】
境外官方、监测哨点通报输入性检疫传染病、境内已经消灭或境内尚未发现的传染病,经风险评估,认为存在后续输入风险,可能危及国家公共卫生安全的,属于( )级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A. Ⅰ级
B. Ⅱ级
C. Ⅲ级
D. Ⅳ级
【单选题】
检疫查验发现输入性检疫传染病疑似病例、境内已经消灭的或境内尚未发现的传染病疑似病例,经风险评估,认为可能存在后续输入风险,可能危及国家公共卫生安全的,属于( )级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A. Ⅰ级
B. Ⅱ级
C. Ⅲ级
D. Ⅳ级
【单选题】
( )根据境内外各类传染病疫情动态、有关部门提供的相关信息和口岸监测结果汇总判断,确定可能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口岸,及时发出预警信息。
A. 海关总署
B. 直属海关
C. 隶属海关
D. 口岸办
【单选题】
将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纳入地方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总体预案,由( )统一领导,海关总署负责协调指导。
A. 海关总署
B. 各级人民政府
C. 国家卫生与健康委员会
D. 各级卫生与健康委员会
【单选题】
在出入境交通工具上发现食源性疾病或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波及人数( )人,经风险评估,认为可能危及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或社会秩序的可判定一般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V级,蓝色预警)。
A. 100人
B. 30-99人
C. 10-29人
D. 1-9人
【单选题】
邮轮在抵达口岸前两周内在相对集中区域同时或相继出现高度怀疑食物中毒,中毒人数( )及以上或有死亡病例的的事件属于邮轮群体性疾病突发事件。
A. 3人
B. 5人
C. 10人
D. 30人
【单选题】
《船舶免予卫生控制措施证书/船舶卫生控制措施证书》上规范的日期填写格式是:( )。
A. 21 Feb. 2008
B. 21 Feb 2008
C. 2008 Feb. 21
D. 21 February 2008
【单选题】
主管当局在对船舶进行检查时发现公共卫生风险,检查结果记录于( )。
A. 《船舶免予卫生控制措施证书》
B. 《船舶卫生控制措施证书》
C. 《船舶卫生检查记录单》
D. 《船舶卫生证书》
【单选题】
在发生严重公共卫生危害事件或者出现传染病威胁时,《国际卫生条例(2005)》缔约国可以发布( ),包括在机场提供健康信息。
A. 疫情通报
B. 旅行警报
C. 新闻报道
D. 调查报告
【单选题】
在飞行中,旅客发生呼吸系统疾病时,应当给患病旅客提供合适的口罩,如果该旅客不耐受口罩,可以( )。
A. 将其单独隔离在厕所
B. 将其单独隔离在商务舱
C. 清空以其相邻的座位
D. 为与其相邻的旅客提供口罩
推荐试题
【单选题】
___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中国革命从此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A. 辛亥革命
B. 新文化运动
C. 十月革命
D. 五四运动
【单选题】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造”,也曾被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主体”是___。
A.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社会主义工业化
C.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并基本解决土地问题以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___。
A. 人民大众同地主阶级、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之间的矛盾
B. 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单选题】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___。
A. 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 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单选题】
当前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___。
A. 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B.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单选题】
改革开放以来,对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在理论认识上重大突破是___ 。
A.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 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 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单选题】
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标志是___。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述
B.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
C.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提出
D. 关于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方针的提出
【单选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___。
A.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单选题】
“因为中国资产阶级根本上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主相联结相混合,中国革命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这一观点的主要错误是___。
A. 未能区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部分
B. 忽视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必要性
C. 不承认中国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区别
D. 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单选题】
建国以后,毛泽东明确提出“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著作是___。
A.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 《论十大关系》
C. 《论人民民主专政》
D. 《论中苏关系》
【单选题】
根据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解,用民主的方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下列哪项不属于民主方法___。
A. 说服教育的方法
B. 批评的方法
C. 讨论的方法
D. 剥夺政权权利的方法
【单选题】
1946年8月,毛泽东同美国记者谈话时,提出了___。
A.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B.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著名论断
C. 兵民是胜利之本的著名论断
D.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单选题】
毛泽东把___比喻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两篇文章,上篇和下篇,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
A. 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B.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C.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D. 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
【单选题】
“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这主要是讲求___发展理念。
A. 创新
B. 协调
C. 绿色
D. 共享
【单选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所提到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___。
A. 发展先进生产力
B. 发展先进文化
C. 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D.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单选题】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___。
A. 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
B. 良好的群众基础和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C. 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
D. 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
【单选题】
毛泽东说:“‘矢’就是箭,‘的’就是靶,放箭要对准靶。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毛泽东这种“有的放矢”的比喻是指我们的工作要___。
A. 理论联系实际
B. 一切从实际出发
C.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
D. 在实践中发展真理
【单选题】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用这副对联形象地讽刺了___。
A. 主观主义的学风
B. 宗派主义的党风
C. 党八股的文风
D. 官僚主义的作风
【单选题】
江泽民指出: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就是“画龙点晴”。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___。
A. 目的
B. 功能
C. 条件
D. 性质
【单选题】
1992年,邓小平发表的南方谈话,是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它突出解决了我们思想认识中的___。
A. “两个凡是”的误区
B. “开放”与“封闭”的问题
C. 姓“资”与姓“社”的问题
D. 姓“公”与姓“私”的问题
【单选题】
1956年,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在初步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从十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重点把握的重大关系,“十大关系”所围绕的基本方针是___。
A. 集中力量向科学进军
B.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D.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单选题】
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___ 。
A. 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 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C. 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 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单选题】
邓小平提出“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是___。
A. 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B. 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
C. 发展生产力和同步致富
D. 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单选题】
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___。
A. 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性
B. 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C. 破除封建迷信的重要性
D. 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单选题】
科学发展观是以___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 邓小平
B. 江泽民
C. 胡锦涛
D. 习近平
【单选题】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所说的“伟大的工程”是指___。
A.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夺取全国的胜利
B. 建立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建设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D. 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国家和新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