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水泥稳定土与石灰稳定土相比具有许多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
A. 板体性较差
B. 抗冻性好
C. 初期强度高
D. 水稳性好
E. 温缩特性不明显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CD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简答题】
某厂(甲方)与某公路工程公司(乙方)订立了厂区内道路施工合同,同时与某降水公司订立了工程降水合同。甲、乙双方合同规定:采用单价合同,每一分项工程的实际工程量增加(或减少)超过招标文件中工程量的10%以上时调整单价;工作B、E、G作业使用的主导施工机械一台(乙方自备),台班费为400元/台班,其中台班折旧费为50元/台班。施工网络计划如图6-1所示。
甲、乙双方合同约定8月15日开工。工程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1.降水方案错误,致使工作D推迟2天,乙方人员配合用工5个工日,窝工6个工日。
2.8月21日至22日,场外停电,停工2天,造成人员窝工16个工日。
3.因设计变更,工作E工程量由招标文件中的300m3增至350m3,超过了10%;合同中该工作的综合单价为55元/m3,经协商调整后综合单价为50元/m3。
4.为保证施工质量,乙方在施工中将工作B原设计尺寸扩大,增加工程量15m3,该工作综合单价为78元/m3。
5.在工作D、E均完成后,甲方指令增加一项临时工作K,经核准,完成该工作需要i天时间,机械I台班,人工10个工日。
问题
(1).上述哪些事件乙方可以提出索赔要求?哪些事件不能提出索赔要求?说明其原因。
(2).每项事件工期索赔各是多少?总工期索赔多少天?
(3).工作E结算价应为多少?
(4).假设人工工日单价为25元/工日,合同规定窝工人工费补偿标准为12元/工日,因增加用工所需管理费为增加人工费的20%。工作K的综合取费为人工费的80%。试计算除事件3外合理的费用索赔总额。
【简答题】
某市修建一道路工程。经招标选择A公司负责承建。A公司因焊工不足,将管道焊接施工分包给B公司。施工后,该管线出现质量事故,依据事故调查和经有资质单位检测后出具的报告,表明有一个焊口被撕裂,判断为焊接质量不合格。
问题:
(1)从质量事故中分析A公司和B公司在质量控制上的责任。
(2)质量事故调查都应包括哪些内容?
【简答题】
背景:
某地铁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直径6.5m,盾构区间长1328m,隧道平均覆土11.5m。项目部采取了以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一是对参加盾构施工的机械工和辅助生产工人进行安全技术知识的教育;二是在隧道内安装了轴流式通风机和照明设施;三是项目部专职安全员主持安全生产例会和负责定期安全检查。
依据盾构施工的质量保证计划,项目部将管片拼装工序作为特殊过程加以控制,由质量员编制拼装作业指导书,经质量负责人审批后执行。
问题:
(1)安全措施二是否满足职业健康要求?如不满足,说明正确做法。
(2)安全措施三是否符合安全生产管理规定?说明正确的检查方式和检查内容。
(3)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给出正确做法。
【简答题】
背景:
A市政公司中标地铁区间隧道工程标段,采用盾构法施工。为满足建设方的工期要求,将双线盾构中的右线分包给了具有专业资质的B公司,分包合同约定:工作井土建施工由A公司负责,其余均由B公司负责,A公司配合。在吊装盾构机主体时,出现地面沉陷致使汽车吊向井壁外侧倾翻;侥幸的是无人伤亡,只是盾构机外壳有些撞伤,经鉴定可以修复并不影响施工。但吊车侧部严重变形损坏。事故调查报告表明,现场沉陷地面未进行承载力试验。
问题:
(1)分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给出正确做法。
(2)事故造成的损失应由哪方来承担?
(3)结合案例指出工程分包管理应注意事项。
【单选题】
[单选题]在确定柱控制截面最不利内力时,下列哪种说法是不对的:___
A. 在大偏心受压时, 轴力相近,弯矩越大越不利
B. 在小偏心受压时,轴力相近,弯矩越大越不利
C. 在大偏心受压时, 弯矩相近,轴力越小越不利
D. 在小偏心受压时, 弯矩相近,轴力越大越不利
【单选题】
[单选题]危险源识别的方法有很多,其中采用背对背的方式对专家进行调查,避免了集体讨论的从众性倾向的方式属于___。
A. 咨询法
B. 头脑风暴法
C. 德尔菲法
D. 安全检查法
【单选题】
[单选题]以下关于质量控制的说法正确的是___。
A. 指对工作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进的一系列工作
B. 在建造行业指对工作活动的监控
C. 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是同一的
D. 要实现预期的质量目标,管理活动的组织与协调是必要的
【单选题】
[单选题]焊接工字形等截面简支梁,在何种情况下,整体稳定系数最高?___
A. 跨度中央一个集中荷载作用时
B. 跨间三分点处各有一个集中荷载作用时
C. 全跨均布荷载作用时
D. 梁两端有使其产生同向曲率.数值相等的端弯矩的荷载作用时
【单选题】
[单选题]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中,钢筋的级别及配筋率一定时,为减少裂缝的平均宽度,应尽量采用___
A. 直径较小的钢筋
B. 直径较大的钢筋
C. 减低混凝土强度等级
D. 多种直径的钢筋
【单选题】
[单选题]《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中指的普通混凝土系主要由水泥、砂、石、外加剂、掺合料和水配置的密度为___Kg/m³的混凝土。
A. 2000~2400
B. 2200~2800
C. 2400~2800
D. 2000~2800
【单选题】
[单选题]芯样试件的实际高径比(H/d)小于要求高径比的()或大于___,测试数据无效。
A. 0.95,1.00
B. 0.90,1.00
C. 0.95,1.05
D. 0.90,1.05
【单选题】
当图纸标有:JZL1(2A)表示___。
A. 1号井字梁,两跨一端带悬挑
B. 1号井字梁,两跨两端带悬挑
C. 1号简支梁,两跨一端带悬挑
D. 1号简支梁,两跨两端带悬挑
【多选题】
[多选题]关于超声回弹综合法所用的超声波检测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
A. 声时的最小分度值为1dB
B. 至少能连续工作8小时
C. 信号调整幅度最小分度值应为0.1μs
D. 必须带有示波装置
【多选题】
[多选题]关于钻芯法使用的主要设备,说法错误的是___。
A. 钻芯机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操作灵活、固定和移动方便。
B. 配套使用的人造金刚石圆锯片应有足够的刚度。
C. 芯样宜采用补平装置进行芯样端面加工。
D. 补平装置只需保证芯样的端面平整。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仍有两面性,其表现为___
A. 革命性和妥协性
B. 主动性和被动性
C. 剥削工人的一面和接受改造的一面,进步性和顽固性
D. 改造性和被改造性
【单选题】
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指的过渡时期是___
A.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国民经济恢复
B. 从国民经济恢复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单选题】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是___
A.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B.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C. 合作化的最初表现形式
D. 合作化的最高表现形式
【单选题】
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是指___
A. 1949年10月到1952年12月
B. 1953年1月到1956年12月
C. 1957年1月到1966年4月
D. 1949年10月到1956年12月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的和平性,体现在___
A. 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
B. 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
C.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
D. 对官僚垄断资本的改造中
【单选题】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是___
A. 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
B. 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的确立
C. 广大劳动人民成为掌握生产资料的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D.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成为党和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
【单选题】
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物质基础是___
A. 相对强大的国营经济的建立
B. 土改的完成和农业互助合作组织的建立
C. 以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对工商业的调整
D. 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和援助
【单选题】
1956年我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___
A. 新民主主义时期
B.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C.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D.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及土地革命在全国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___
A. 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B. 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C. 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D. 人民大众与封建社会的矛盾
【单选题】
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___
A.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C. 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矛盾
D. 中国人民同国际敌对势力的矛盾
【单选题】
1956年底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文章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___
A. 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B. 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
C. 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单选题】
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最重要的贡献是___
A. 对当时和其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条件的阶级状况、社会状况及国情的判断、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的分析是基本正确的
B. 提出了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思想
C. 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
D. 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的方针。
【单选题】
在1956年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周恩来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表达是___
A. 小资产阶级
B. 民族资产阶级
C. 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己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D. 大资产阶级
【单选题】
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战略目标,其中四个现代化是指___
A. 工业、农业、商业和交通业
B. 工业、农业、商业和科学技术
C. 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
D. 工业、农业、国防和交通业
【单选题】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是 ___
A. 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B.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C. 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力量进行改革
D. 进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单选题】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在大跃进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主要包括:___
A. 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B. 提出了从全体人民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
C. 提出了发展工业化必须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工业化方针
D. 提出了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的一种政治局面
【单选题】
“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仍然提出了一些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他提出___
A. 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
B. 计划指标必须切合实际,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
C. “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构想
D. 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
【单选题】
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了___
A. 不能剥夺农民,不能超越阶段
B. 社会主义可以区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C. 社会主义要反对平均主义,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D.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
【单选题】
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___
A. 人口多,劳动者素质不高
B. 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
C. 自然条件差,资源相对短缺
D. 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单选题】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是___
A.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B. 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D.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单选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___
A. 人民群众同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
B.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之间的矛盾
C. 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分配不公平之间的矛盾
D.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