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___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试题五
A. 解放思想
B. 实事求是
C. 求真务实
D. 开拓创新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世界社会主义___年,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发展,反映了人类对美好社会制度的执着追求,深刻改变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A. 200
B. 300
C. 400
D. 500
【单选题】
十八大以来,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 )的目标初步实现,___的笼子越扎越牢,( )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
A. 不敢腐 不能腐 不想腐
B. 不能腐 不敢腐 不想腐
C. 不想腐 不敢腐 不能腐
D. 不敢腐 不想腐 不能腐
【单选题】
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___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A. 发达国家
B. 发展中国家
C. 落后国家
D. 欠发达国家
【单选题】
___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单选题】
___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单选题】
___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单选题】
___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单选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___的战略判断。
A. 新阶段
B. 新常态
C. 新时期
D. 新的起点上
【单选题】
600多年前,中国明代航海家___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七下西洋,远涉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没有占领一寸土地,而是播撒了和平友谊的种子,留下的是同沿途人民友好交往和文明传播的佳话。
A. 陈祖义
B. 郑子龙
C. 郑和
D. 汪直
【单选题】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13日召开会议,决定从今年6月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___”主题教育。
A. 忠诚保大庆
B.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C. 爱国主义
D. 改革强警
【单选题】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___,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A. 创新型国家
B. 世界一流强国
C. 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国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单选题】
___年G20杭州峰会将“结构性改革”写入成果文件,列入全球经济治理行动指南,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结构性改革的引领者。
A. 2015
B. 2016
C. 2017
D. 2018
【单选题】
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将公安部的出入境管理、边防检查职责整合,建立健全签证管理协调机制,组建国家移民管理局,由公安部管理。3月1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___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组建国家移民管理局。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单选题】
我国脱贫攻坚的目标是确保到___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A. 2030年
B. 2020年
C. 2025年
D. 2035年
【单选题】
世界上有___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
A. 100
B. 150
C. 200
D. 250
【单选题】
习近平指出,过去我国的开放基于沿海地区,面向海洋面向发达国家,今后更多要考虑中西部地区和沿边地区开放,进一步向___开放、向周边国家开放。
A. 东
B. 西
C. 南
D. 北
【单选题】
___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单选题】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15日表决通过了___,这部法律将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彰显了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和积极努力。
A.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法
【单选题】
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和国家安全需求,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益,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基本实现( ),( )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有大的提升。___
A. 现代化 信息化 战斗能力
B. 机械化 信息化 战斗能力
C. 机械化 信息化 战略能力
D. 现代化 信息化 战略能力
【单选题】
力争到2035年(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 )世界一流军队。 ___
A. 全面实现 基本建成
B. 全面实现 全面建成
C. 基本实现 基本建成
D. 基本实现 全面建成
【单选题】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 ),是中华民族___所在。
A. 一致愿望 根本利益
B. 共同愿望 本质利益
C. 一致愿望 本质利益
D. 共同愿望 根本利益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___
A. 水果店给苹果标价每斤2元
B. 顾客购买5斤苹果,一周后付款10元
C. 顾客向水果店以每斤2元的价格预定5斤苹果
D. 顾客用10元现金购买了5斤苹果
【单选题】
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 ___
A. 纸币发行量少于社会商品价值总额
B. 纸币发行量超过社会商品价值总额
C. 纸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D. 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单选题】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 ___
A. 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B. 同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C. 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D. 商品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单选题】
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最根本特征是 ___
A. 劳动力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
B. 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商品
C. 劳动力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D. 劳动力价值受历史道德因素影响
【单选题】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 ___
A. 劳动者为资本家创造的剩余价值决定的
B. 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和熟练程度决定的
C. 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D. 劳动者劳动时间的长短决定的
【单选题】
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___
A. 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 一个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C.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D. 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的结果
【单选题】
绝对剩余价值是 ___
A. 个别资本家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 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C. 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D. 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单选题】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 ___
A. 由它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所决定的
B. 直接由生产它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C. 由资本家支付给工人工资的多少决定的
D. 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
【单选题】
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重要特点是,随着其使用价值的消费 ___
A.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会全部丧失
B.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会转移到新产品中
C. 只会创造新的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D. 会创造新价值,并且创造出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单选题】
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 ___
A.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B. 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C. 资本积累本身就是扩大再生产
D. 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无内在联系
【单选题】
资本的技术构成是指在一定技术水平下 ___
A.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关系
B.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比例关系
C.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关系
D. 厂房、设备和原材料的比例关系
【单选题】
资本的有机构成是指 ___
A. 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的资本技术构成
B. 反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的资本价值构成
C. 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D. 以价值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
【单选题】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重中 ___
A. 不变资本的比重增大
B. 可变资本的比重增大
C.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的比例扩大
D.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比例下降
【单选题】
社会总产品是 ___
A. 当年新创造价值的总和
B. 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社会各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物质资料的总和
C. 当年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
D. 当年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
【单选题】
“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 ___
A. 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B. 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C. 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D. 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单选题】
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___
A. 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B. 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
C. 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D. 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单选题】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 ___
A. 《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
B. 《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
C. 《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
D. 《资本论》中的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