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12013年浙江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4%,高出全国平均1个百分点,远高于GDP增幅。浙江文化产业发展同经济发展一样___
A. 居全国第二
B. 居全国第一
C. 居全国前列
D. 居全国中上游行列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3浙商博物馆是我省第一家以弘扬浙商精神、传承浙商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它全面展示数千年来浙江经济的“人、物、事”。她位于___
A. 浙江工商大学老校区
B. 浙江工商大学新校区
C. 浙江大学校内
D. 浙江省博物馆内
【单选题】
62000年出台的《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2001—2020年)》是___
A. 是全国第一个省级文化建设纲要
B. 是全国第二个省级文化建设纲要
C. 是全国第三个省级文化建设纲要
D. 是全国第三个省级文化建设纲要
【单选题】
7结合实践,与时俱进地赋予浙江精神新内涵___
A. “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
B. “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
C. “精致和谐,大气开放”
D. “创业创新”
【单选题】
8浙江注重民主模式的“生态环境”,强调因地制宜进行制度创新,其富有个性的地方民主实践探索,造就了浙江基层民主发展的多元模式。浙江基层民主管理模式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如温岭的___
A. “五步工作法”
B. “民主恳谈会”
C. 村务公约制度
D. 村民议事中心规范化建设
【单选题】
92011年,国务院先后批准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这是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由试点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的标志。说明浙江要在建设海洋强国中___
A. 发挥先行示范作用
B. 发挥积极积极作用
C. 发挥领导作用
D. 发挥先进模范作用
【单选题】
10常言道“小河有水大河满”,民营经济的发展,调动民间民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使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形成了政府财政收入、企业收入和个人所得共同提高、各得其所的收入分配格局,真正做到了___
A. “藏富于民”,富民强省
B. 国富民强
C. “藏富于民”
D. 国内一流
【单选题】
11《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在浙江诞生,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经济效益。这是___
A. 我国第一部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地方性法规
B. 我国第二部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地方性法规
C. 我国第一部规范专业合作社的地方性法规
D. 我国第地方性法规
【单选题】
12早在1978年,温州市政府就颁发《温州市私营企业管理暂行条例》,为私营企业提供地方性的法律保护,该条例后来成为国家《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蓝本。所以,《温州市私营企业管理暂行条例》是___
A. 全国第一个私营企业地方性法规
B. 全国第一个地方性法规
C. 全国第一个规范市场地方性法规。
D. 发展温州经济的地方性法规。
【单选题】
131994年国家实行“分税制”改革后,全国绝大多数地方政府实行的是下管一级的“省管市、市管县”财政管理体制,而浙江实行的是___
A. “市管县”财政体制
B. “省管县”财政体制
C. “市管乡”财政体制
D. “省管市”财政体制
【单选题】
16全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县级市综合改革试点,被看做是新型贸易发展方式的示范,这个改革试点是___
A. 舟山群岛新区建设
B. 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C. 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
D. 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
【单选题】
17浙江省制定实施的《浙江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纲要(1993—2000年)》首次总结提炼了浙江精神——___
A. “精致和谐,大气开放”
B. “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
C. 爱国、创新、包容、厚德
D. 爱国爱乡 海纳百川 乐善好施 敢拚会赢
【单选题】
18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浙江大地涌现出了许多各具地方特色的专业市场,逐步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的浙江市场经济发展新态势,创造了闻名全国的发展模式,即___
A. 义乌模式和温州模式
B. 杭州模式
C. 嘉兴模式
D. 浙江模式
【单选题】
19浙江绍兴诸暨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枫桥经验”形成于___
A. 1960年代初
B. 1970年代初
C. 1980年代初
D. 1990年代初
【单选题】
24浙江省主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人均GDP水平,将11个省辖市划分为3类地区,其中,杭州、宁波为一类地区,___
A. 衢州、丽水为三类地区
B. 衢州、丽水为二类地区
C. 温州、金华、嘉兴、湖州等为三类地区
D. 温州、金华、嘉兴、湖州等为二类地区
【单选题】
282004年,省委组织部制定了《关于推行领导干部生活圈、社交圈考察的意见》,要求重点在市、县党政机关县处级及以下干部的考察中全面推行___
A. “两圈”考察
B. 生活圈考察
C. 社交圈考察
D. 业余生活考察
【单选题】
29主要服务于政府行使经济领域监管职能,对于有效预防腐败具有重要作用的金卡工程、金税工程、金关工程、金财工程等被称为___
A. “四金”工程
B. “反腐”工程
C. “四银”工程
D. “卡片”工程
【单选题】
30浙江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起步于2008年。为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廉政风险防范能力,省委省政府于2011年制定出台了___
A. 《关于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意见》
B. 《浙江省党员领导干部防止利益冲突暂行办法》
C. 《浙江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实施办法》
D.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9—2012年制度建设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单选题】
33宋城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民营旅游投资集团之一,宋城集团打造的经营模式是___
A. “主题公园+文化演艺”
B. “文化产业投资+旅游电子商务”
C. “景观房产+主题酒店”
D. “主题酒店+娱乐商业”
【单选题】
34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成立以来,依靠集聚优势,吸引全国300多家影视机构落户,经营项目涵盖了影视制作、租赁、音像、广告等多个行业。目前横店已是亚洲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被誉为___
A. “亚洲的好莱坞”
B. “中国的好莱坞”
C. “东方的好莱坞”
D. “浙江的好莱坞”。
【单选题】
36浙江先后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1997年通过国家“两基”总验收,成为全国___个基本普及9年义务教育的地区。
A. 第一
B. 第二
C. 第三
D. 第四
【单选题】
382005年出台的《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争取使浙江成为全民素质优良、社会文明进步、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主要发展指标全国领先的___
A. 科学大省
B. 教育大省
C. 体育大省
D. 文化大省
【单选题】
39为全面启动“法治浙江”建设工程,中共浙江省委于2006年作出建设“法治浙江”的重大决策,发布了___
A. 《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法治浙江”的决定》
B.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
C. 《关于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决定》
D. 《浙江省加强县级人民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若干规定》
【单选题】
40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确定北京、上海等39个城市(城市群)为2014年度“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城市群)。成为浙江省首个“宽带中国”示范城市是___
A. 杭州市
B. 温州市
C. 金华市
D. 宁波市
推荐试题
【多选题】
“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种观点是 ___
A.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 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C. 历史辩证法的
D. 历史发展中偶然性和必然性相统一的观点
【多选题】
马克思指出:“历史事件似乎总的来说同样是由偶然性支配着的。但是,在表面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这些论述表明 ___
A. 历史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
B. 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C. 历史事件的偶然性由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所决定,历史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
D. 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
【多选题】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我国各级部门都以抢救受灾群众生命和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为救援工作的第一目标。这说明了 ___
A. 人的价值是一切价值中的最高价值
B. 人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又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目标
C. 社会发展要以人为本
D. 人是目的
【多选题】
在讨论人类社会生活规范的问题上,有一种观点提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其中包含的主张有 ___
A. 个人的价值和利益应该得到社会的肯定
B. 人在为他人和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我价值
C. 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不存在冲突
D. 人的价值是工具性和目的性的统一
【多选题】
有人指出:“在历史转折时期,只要充分认识历史的必然之路和自己的历史责任,做出正确的选择,就可以在历史进程中大有作为。”这句话 ___
A. 它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 说明了社会历史过程是客观规律性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
C. 说明历史的必然性是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的
D. 历史必然性取决于人的选择
【多选题】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理论,以下关于人的理解正确的有 ___
A. 人的本质是社会性
B. 人是目的又是手段
C. 人的价值体现了人的能力大小
D.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多选题】
在上世纪80年代,一个名叫张华的大学生为搭救一掏粪工人而献出生命。这当时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后来大多数人还是认为,张华的行为是值得肯定和提倡的。这说明 ___
A. 人的价值体现了人的能力的大小
B. 人的价值不仅体现为物质层面价值,而且体现为精神层面价值
C. 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上
D. 人的价值的实现同人的自我目标的实现是矛盾的
【多选题】
现代生物科技证明,人类的DNA结构中有90%以上与现代类人猿相同。这些事实说明了 ___
A. 人的本质是社会性
B. 人具有自然属性
C. 人类起源于动物界
D. 人的本质是动物性
【多选题】
下列正确反映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作用的有 ___
A. 人口增长的快慢可以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B. 人口状况的优劣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
C. 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
D. 人口分布状况是否合理可以决定国家的强弱
【多选题】
471、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这段话表达的观点是 ___
A. 劳动资料是测量生产力的客观尺度
B. 劳动资料是生产关系的指示器
C. 劳动资料是划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指标
D. 生产方式区分不同的经济时代
【多选题】
下列事例表现了社会意识反作用的有 ___
A. 对平均主义思想的破除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B. 传统的商品观念阻碍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C. 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坚定了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
D. 实行“穷过渡”无助于消除资本主义的私有观念
【多选题】
鲁迅先生说:“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拾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灾区的饥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老太爷一样……”这段话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是 ___
A.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B.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C. 每个人的意识,要受到社会生活的制约,取决于他们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
D. 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意识具有阶级性
【多选题】
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是因为 ___
A.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 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实践活动之中
D.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多选题】
某些资产阶级思想家认为,阶级的出现是由于人们在社会生产组织中分为“组织者”和“执行者”的结果,这种“分工论”的错误在于 ___
A. 从经济领域中分析阶级现象
B. 掩盖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划分阶级的主要依据
C. 否认阶级的实质是一部分人无偿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
D. 把阶级划分与生产分工相联系
【多选题】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有 ___
A. 人类社会也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B.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D.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多选题】
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 ___
A. 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变更的决定性环节
B. 革命能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C. 革命能改造和教育群众和革命阶级本身
D. 革命可以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多选题】
历史唯心主义的抽象人性论主张 ___
A. 超历史的人与人性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B. 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C.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 不受任何制约的个人意志是人性的体现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揭示了 ___
A. 人的本质是相同的,是与生俱来的
B. 不同社会关系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
C. 人的本质具有社会性
D. 人的本质是发展变化的
【多选题】
从个人和社会统一的观点出发,人的自我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 ___
A. 满足个人对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的需要
B. 实现不受社会制约的自由选择
C. 满足社会和自我的多方面的需要
D. 在对社会奉献中实现自我需要的满足
【多选题】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 ___
A.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内容
B.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具有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
C. 社会发展促使人向着全面性的方向发展
D. 社会发展丰富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
【多选题】
对人的价值的正确看法是 ___
A. 人是价值的主体又是价值的客体
B. 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C. 人的价值首先在于劳动、创造
D. 评价人的价值应以对社会的贡献为主
【多选题】
2008年初的中国南方暴雪灾害,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带来重大影响。在风雪灾害期间,交通受阻、通讯中断、作物遭灾,设施损毁等等。这次事件,推动人们更加重视和认真思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以上给我们的启示有 ___
A. 人与自然界必须协调发展
B.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 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D. 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多选题】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只要物质文明搞好了,精神文明就自然上去了。这种观点 ___
A. 误解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
B. 否认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
C. 没有看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
D. 是夸大精神作用的唯心史观
【多选题】
18世纪末法国的哲学和政治思想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18~19世纪经济上落后、政治上分裂的德国却产生了黑格尔哲学并孕育了马克思主义。这些现象在哲学上体现了 ___
A.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B. 文化文明的历史继承
C.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D. 文化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多选题】
有一些历史学家,或者把世界历史比作历史人物上演剧目的舞台,或者把其中的历史事件比作各种五颜六色的积木。而后人可以对这些剧目进行自己所理解的排列,或者把这些积木进行自己所理解的堆砌。这些观点 ___
A. 没有看到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B. 把历史看成是偶然事件的堆积
C. 否定社会历史的客观性
D. 否定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多选题】
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认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种观点 ___
A. 夸大了思想因素在历史中的作用
B. 本质上是唯心史观
C. 承认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D. 肯定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多选题】
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相关原理,以下关于改革的理解正确的是 ___
A.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
B. 改革是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C. 改革就是改变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
D. 改革体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人类社会基本规律
【多选题】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这段话表明 ___
A. 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
B.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
C. 生产力必须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存在和发展
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革命的根本原因
【多选题】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这说明 ___
A.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生产力会得到迅速发展
B.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代替封建制度是历史的进步
C.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是历史的创造者
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多选题】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___
A. 体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B. 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C.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D.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方针、政策的重要客观依据
【多选题】
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两次飞跃 ___
A.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B.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到空想平均共产主义的发展
C. 空想平均共产主义到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
D. 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
【多选题】
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___
A. 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B. 18世纪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C. 19世纪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D. 不成熟、不科学的空想社会主义
【多选题】
空想社会主义不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是因为 ___
A. 它只是对资本主义罪恶进行了天才的诅咒
B. 它没有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原因
C. 它没有找到建设新社会所依靠的阶级力量
D. 它没有找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多选题】
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它明确指出了 ___
A. 社会主义公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
B. 社会主义的建立是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C. 工人阶级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
D. 社会主义社会是永恒不变的社会
【多选题】
空想社会主义萌生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之际,并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19世纪达到了顶峰。当时,欧洲有三个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是 ___
A. 莫尔
B. 圣西门
C. 傅立叶
D. 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