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民族共同语言一般是指( )___
A. 官场文牍语言
B. 民众的口头语言
C. 民族内部员成交流工具
D. 方言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从部落发展成民族和国家”的著名论断是( )提出的。 ___
A. 马克思
B. 恩格斯
C. 斯大林
D. 列宁
【单选题】
民族形成的过程中,血缘关系废驰的原因是( ).___
A. 私有制的产生
B. 小家族的游离
C. 奴隶的使用
D. 杂居的盛行
【单选题】
最初民族形成的标志是( )___
A. 部落联盟的建立
B. 国家的产生
C. 第次社会大分工
D.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单选题】
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民族的发展可分为( )种类型。___
A. 3
B. 4
C. 5
D. 6
【单选题】
1950年11月24日,中央人民的政府颁布了___,规定了“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A)
A.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对西北少数民族工作的指示》
【单选题】
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做好民族工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的中心环节。___
A.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
B. 加快民疾地区发展
C. 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D. 长治久安
【单选题】
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___和实现民族平等的标志。(B)
A. 彻底解决民族的问题
B. 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 贯彻党的民族政策
D. 进一步加强党对各民族的领导
【单选题】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___.
A. 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
B. 自治机关的民族化
C. 自治权的行使
D. 自治机关的民主化
【单选题】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是___.
A. 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
B. 自治机关的民族
C. 自治权的行使
D. 自治机关的民主化
【单选题】
目前,我国已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有___
A. 135
B. 145
C. 155
D. 165
【单选题】
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有___
A. 28
B. 35
C. 44
D. 55
【单选题】
我国处理民族自治机关与上级国家机关关系的基本原则是___.
A. 中央集权制
B. 民主集中制
C. 地方自主制
D. 枚治协商制
【单选题】
___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中的总政策。
A. 民族平等团结
B. 民族区域自治
C. 民族经济发展
D. 民族文化教育发展
【单选题】
民族平等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的问题___.
A. 基本出发点
B. 前提
C. 根本原则
D. 总政策
【单选题】
我国有约3000万少数民族人口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农村地区,包括1200多个民族乡、镇中,约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___.
A. 1/2
B. 1/3
C. 2/3
D. 2/5
【单选题】
少数民族居住的边疆地区与___个国家接壤
A. 7
B. 8
C. 10多
D. 20多
【单选题】
全国的绝大多数县、市都有___以上民族
A. 两个
B. 三个
C. 四个
D. 五个
【单选题】
民族自治地方地广物博,面积占全国总面积___.
A. 44%
B. 54%
C. 64%
D. 74%
【单选题】
我国大陆地区的___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少数民族居住。
A. 24个
B. 31个
C. 36个
D. 41个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前,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只有___
A. 16个
B. 18个
C. 19个
D. 20个
【单选题】
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间的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___的问题
A. 加强民族区域自治
B. 加快经济文化发展
C. 高文化教育水平
D. 扩大民族干部队伍
【单选题】
广义的民族的问题是指民族自身的发展,人及民族之间、___、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问题
A. 民族与阶级
B. 民族与部落
C. 民族与氏族
D. 民族与部落联盟
【单选题】
现今世界上共有___多个民族,居住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严格意义上的单一民族国家正在消失。
A. 10000
B. 12000
C. 3 000
D. 1000
【单选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的问题主要是通过民族交往中的民族矛盾表现出来。以民族差别为前提的民族矛盾,往往表现为各利益群体间以___基础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在内的各种权利的矛盾。
A. 不同发展水平
B. 不同历史传统
C. 政治利益
D. 经济利益
【单选题】
私有制社会里产生民族的问题的主要根源是___
A. 自然因素
B. 文化因素
C. 社会因素
D. 经济因素
【单选题】
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___的关系。
A. 民族自治地方与个人之间
B. 民族自治地方、国家之间
C. 民族群体之间
D. 民族个体之间
【单选题】
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___的关系。
A. 不同民族之间
B. 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
C. 各民族与各自治机关之间
D. 各族劳动人民之间
【单选题】
民族关系的内容或者叫基本特征,是由民族关系的___决定的。
A. 结构
B. 性质
C. 社会基础
D. 发展规律
【单选题】
2005年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则是___.
A. 平等
B. 团结
C. 互助
D. 和谐
【单选题】
当今世界,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是___.
A. 求同存异
B. 和平共处
C. 互助与互利
D. 和平发展
【单选题】
中国古代较普遍使用的对民族共同体的特定称呼是___.
A. 夷狄
B. 族类
C. 夷族
D. 蛮夷
【单选题】
目前所查到的我国最早使用“民族”一词是在___时期。
A. 春秋战国
B. 秦汉
C. 南朝
D. 隋唐
【单选题】
孙中山认为,造成民族的根本原因在于___
A. 血统
B. 语言
C. 风俗习惯
D. 自然力
【单选题】
使民族定义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而彻底否定了“民族文化自治”论的是___.
A. 马克思
B. 恩格斯
C. 列宁
D. 斯大林
【单选题】
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从新中国成立不开合,基本完成是在___.
A. 1954年
B. 1965年
C. 1978年
D. 1987年
【多选题】
民族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社会现象和人种的繁衍现象,具有___等基本属性。
A. 自然属性
B. 人文属性
C. 社会属性
D. 文化属性
E. 生物属性
【多选题】
孙中山在1924年《三民主义》一文中认,造成民族的根本原因在于自然力,其中包括___.
A. 血统
B. 生活
C. 语言
D. 宗教
E. 风俗习惯
【多选题】
3·斯大林提出的民族的共同特征是___
A. 共同语言
B. 共同地域
C. 共同文化
D. 共同经济生活
E. 共同心理素质
【多选题】
从民族社会属性的角度,也就是民族社会发展是程度和社会性质,可以把民族划分___
A. 奴隶制民族
B. 封建主义民族
C. 资本主义民
D. 社会主义民族
E. 共产主义民族。
【多选题】
我国的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是___.
A. 民族特征
B. 历史依据
C. 现实依据
D. 民族意原
E. 就近认同
推荐试题
【单选题】
输气管道设备设施停运操作必须按照先切断进气侧、再切断出气侧和先切断( )、再切断()的顺序进行。___
A. 近设备设施侧 远设备设施侧
B. 远设备设施侧 近设备设施侧
C. 近设备设施侧 设备设施侧
D. 设备设施侧 远设备设施侧
【单选题】
操作中发生疑问或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 )报告,同时汇报站场负责人,待查清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操作。不得擅自更改操作项目和操作顺序。___
A. 值班调度
B. 值班人员
C. 站长
D. 工作监护人
【单选题】
操作应由( )人执行,其中对设备较为熟悉者担任监护。___
A. 4
B. 3
C. 2
D. 1
【单选题】
除( )外,所有输气管道设备设施操作均应使用操作票。___
A. 检修作业
B. 应急处置操作
C. 月度切换
D. 配合操作
【单选题】
操作票由( )填写,监护人审票,票面应清楚整洁,不得任意涂改。___
A. 值班调度
B. 值班人员
C. 操作人
D. 站长
【单选题】
( )应对照管(接)线图板或计算机上管(接)线图对操作项目进行模拟操作确认操作票正确无误后,分别在操作票上手工签名。___
A. 操作人和监护人
B. 许可人和负责人
C. 许可人和监护人
D. 操作人和负责人
【单选题】
特别重要和复杂的操作票需()或运行管理部门专工审核签名。___
A. 值班调度
B. 站场负责人
C. 部门主任
D. 调度值长
【单选题】
操作票应编号,按照编号顺序使用。作废的操作票应注明“作废”字样,已执行完毕的操作票应盖上( )章。___
A. 已完结
B. 已执行
C. 已闭环
D. 已完成
【单选题】
( )的汇报应全过程录音并做好记录。___
A. 发布指令
B. 接受指令
C. 指令执行完毕
D. 以上都是
【单选题】
正常操作应尽量避免在交接班时进行,必须在交接班时进行的操作,则由( )负责操作完毕。___
A. 站长分配
B. 交班人
C. 常白班人员
D. 以上都可以
【单选题】
管道企业应建立设备定期切换试验制度和台账,明确试验( ),并严格执行。___
A. 项目
B. 日期
C. 周期
D. A和C
【单选题】
支路切换试验过程中,应遵循( )的原则,应在备用支路投运后,方可关断在运支路___
A. 先开后关
B. 先关后开
C. 先停运后投运
D. 以上均可
【单选题】
管线打开作业前应进行可燃气体检测,必要时还应进行氮气置换,保障可燃气体浓度低于爆炸下限,同时( )应对可能残存的可燃气体或突然来气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必要时编制专项作业方案。___
A. 监理单位
B. 业主单位
C. 承包单位
D. 作业单位
【单选题】
在受管线打开影响的区域设置( ),控制无关人员进入。___
A. 路障
B. 警戒线
C. 路障或警戒线
D. 障碍或警戒线
【单选题】
( )前应确认集液罐液位正常并记录液位,集液罐、排污池液位超过警戒液位时,应暂停操作。___
A. 计量比对
B. 支路切换
C. 冷却置换
D. 排污操作
【单选题】
发生( )泄漏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撤离泄漏区域,警戒隔离,穿戴好相关防护用品后方可进行后续工作。___
A. 天然气
B. 污物
C. 标气
D. 柴油
【单选题】
放空前需对放空区域进行辨识,必要时需进行评价,同时确认风向,当敏感区域处于( )时应暂停放空。___
A. 上风向
B. 下风向
C. 侧风向
D. 无论哪个方向
【单选题】
冷放空操作前应确认放空区( )米范围内无闲杂人员。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放空作业区域。___
A. 50
B. 40
C. 30
D. 20
【单选题】
热放空操作前应确认放空区( )米范围内无闲杂人员。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放空作业区域。___
A. 200
B. 150
C. 100
D. 50
【单选题】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 )。___
A. 风险提示
B. 安全告知
C. 安全标语
D. 安全警示标志
【单选题】
附属设施是指( )附则中所指的设备、设施。___
A. 《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规程》
B. 《天然气管道运行规范》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
D. 《石油天然气安全规程》
【单选题】
安规所称特殊作业是指涉及输气管道安全运行并具有( )作业风险的作业。___
A. 特别重大
B. 重大
C. 较大
D. 一般
【单选题】
作业前,站场( )或运行人员必须与工作负责人对作业风险和防范措施进行交底确认,确认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均已落实,签名确认后,允许作业。___
A. 站长
B. 安全员
C. 轮值主席
D. 常白班人员
【单选题】
运行人员可应根据作业实际情况,采取( )等方式,对作业进行监护、监督检查,并做好记录。___
A. 现场监护
B. 巡检巡察
C. 远程视频监控和系统
D. 以上说法正确
【单选题】
工作过程所涉及的( )等设备的设定或技术参数,运行条件等发生变化的,应在工作完成情况及说明中详细说明,并由检修和运行双方签字确认。___
A. 仪表
B. 阀门
C. 较大 控制系统
D. 以上说法正确
【单选题】
工作过程所涉及异动的,由( )负责及时下达书面通知或修订有关规程___
A. 安全监察部
B. 技术质量部
C. 维抢修中心
D. 调度运行中心
【单选题】
工作完成后,( )应全面检查并组织清扫整理施工现场,确认无问题后带人撤离现场。___
A. 工作负责人
B. 工作监护人
C. 工作许可人
D. 工作参加人
【单选题】
作业过程中需进行工艺隔离,由( )操作做好相关工艺隔离;若不能有效隔 离,各项补充安措落实后,须由运行人员全程现场监护。___
A. 检修人员
B. 监护人员
C. 运行人员
D. 线路人员
【单选题】
( )应按公司QHSE管理要求,对所属站场的重点作业进行监督检查,并做好安全监督检查记录。___
A. 站长
B. 站场安全员
C. 站场技术员
D. A和B
【单选题】
只有在现场可燃气体浓度低于爆炸下限的( )时方可启动车辆 和使用通讯、照相器材。___
A. 20%
B. 15%
C. 10%
D. 5%
【单选题】
动火作业现场应按动火方案规定的( )配备消防器材。___
A. 数量
B. 地点
C. 型号
D. 以上说法正确
【单选题】
动火作业坑除满足施工作业要求外, 应分别有上、下通道,通道坡度宜小于( )度。___
A. 60
B. 50
C. 40
D. 30
【单选题】
如遇有( )以上大风不宜进行动火作业,特殊情况需动火时,应采取围隔措施。___
A. 3级
B. 4 级
C. 5 级
D. 6级
【单选题】
( )应采取防止火花溅落措施,并应在火花可能溅落的部位安排监护人。___
A. 高处作业
B. 高处动火
C. 动火作业
D. 焊接作业
【单选题】
使用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仪或其他类似手段进行分析时,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其与空气混合爆炸下限值的( )(LEL)___
A. 20%
B. 15%
C. 10%
D. 5%
【单选题】
对于采用( )或其它惰性气体对可燃气体进行置换后的密闭空间内作业前应进行含氧量检测。___
A. 氮气
B. 氧气
C. 天然气
D. 水蒸气
【单选题】
凡盛有或盛过化学危险品的( )等生产、储存装置,必须在动火作业前进行清洗 置换,经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___
A. 容器
B. 设备
C. 管道
D. 以上说法全部正确
【单选题】
使用气焊焊割动火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应不小于( )m。___
A. 6
B. 5
C. 4
D. 3
【单选题】
使用气焊焊割动火作业时,氧气瓶、乙炔气瓶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的水平距离均不应小于 ( )m,并不准在烈日下爆晒。___
A. 10
B. 8
C. 6
D. 4
【单选题】
高度在( )以上的高处作业还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方案中应有专门的风险控制措施。___
A. 35
B. 25
C. 15
D.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