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规定建立落实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的,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A. 对
B. 错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判断题】
《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超过核定的生产能力、生产强度或者生产定员组织生产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A. 对
B. 错
【判断题】
《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委托具备安全生产培训条件的机构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培训工作进行监督,保证培训质量
A. 对
B. 错
【判断题】
《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签订的劳动合同、聘用合同以及与劳务派遣单位订立的劳务派遣协议,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病危害的事项
A. 对
B. 错
【判断题】
《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规定:使用劳务派遣人员的生产经营单位,劳务派遣单位无能力或逃避支付劳务派遣人员工伤、职业病相关待遇的,由生产经营单位先行支付
A. 对
B. 错
【判断题】
《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约定安全生产管理事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承担主要责任,承包、承租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A. 对
B. 错
【判断题】
《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行业或者地方标准,制定涵盖本单位生产经营全过程和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A. 对
B. 错
【判断题】
《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协助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职责,技术负责人和其他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A. 对
B. 错
【判断题】
《青岛市城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条例》规定: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县级市城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部门应当对城市公共汽车客运线路运行情况和客运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处理违法行为
A. 对
B. 错
【判断题】
《青岛市城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条例》规定:客运经营者应当执行城市公共汽车客运服务质量标准,合理调度,经济运营,为社会提供安全、方便、连续、稳定的城市公共汽车客运服务
A. 对
B. 错
【判断题】
运营企业是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运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保障安全生产经费投入,增强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加强安全乘车和应急知识宣传
A. 对
B. 错
【判断题】
城市公共汽电车线路运营权实行有偿授予,城市公共交通主管部门不得拍卖城市公共汽电车线路运营权。运营企业不得转让、出租或者变相转让、出租城市公共汽电车线路运营权
A. 对
B. 错
【单选题】
甲公司以一辆汽车换入乙公司的一辆货车。甲公司汽车的账面原价为30万元,已提折旧11万元,乙公司的货车账面价值为25万元,假设该汽车和货车的公允价值均无法合理确定,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税费。甲公司换入货车的入账价值为___万元。
A. 30
B. 19
C. 21
D. 25
【单选题】
长江公司以库存商品甲产品、乙产品交换黄河公司原材料,双方均将收到的存货作为库存商品核算(具有商业实质)。长江公司和黄河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假定计税价格与公允价值相同,有关资料如下:长江公司换出:①库存商品——甲产品,账面成本36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0万元,公允价值300万元;②库存商品——乙产品,账面成本8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公允价值60万元。含税公允价值合计为421.2万元。黄河公司换出原材料的账面成本413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8万元,公允价值450万元,长江公司另向黄河公司支付银行存款105.3万元,则长江公司取得的原材料入账价值为___万元。
A. 511.20
B. 434.70
C. 373.50
D. 450
【单选题】
甲公司以一台电子设备换入A公司的一批商品,该设备系甲公司2012年2月购入的账面原价为800 000元,已提折旧300 000元,已提减值准备60 000元,其公允价值为500 000元;A公司换出商品的账面成本为300 000元,公允价值(计税价格)为400 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A公司另向甲公司支付银行存款117 000元(其中补价100 000元)。甲公司为换出该项电子设备发生相关清理费用8 000元。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则甲公司换入商品的入账价值为___元。
A. 300 000
B. 400 000
C. 468 000
D. 500 000
【单选题】
甲公司2017年10月10日以一批库存商品换入一项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并收到对方支付的银行存款38.8万元。该批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为120万元,公允价值为150万元,计税价格为140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换入无形资产的原账面价值为160万元,公允价值为135万元。假设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则甲公司因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影响损益的金额为___万元。
A. 140
B. 150
C. 120
D. 30
【单选题】
企业进行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一事项可能同时影响双方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因素是___。
A. 企业支付的补价或收到的补价
B. 企业为换出资产支付的运杂费
C. 企业换出资产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D. 企业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单选题】
2017年3月甲公司以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换乙公司生产经营用的精密仪器和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有关资料如下:甲公司换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55万元(其中成本为53万元、公允价值变动为2万元),公允价值为75万元。乙公司换出:精密仪器原值为20万元,系2014年购入,已计提折旧9万元,公允价值(计税价格)为15万元,增值税税率17%;土地使用权原价为63万元,已计提摊销3万元,公允价值(计税价格)为65万元,增值税税率11%。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银行存款14.7万元(其中补价5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9.7万元),甲公司为换入精密仪器支付运费4万元。假设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交换前后资产的用途不变。则甲公司有关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处理,正确的是___。
A. 换入精密仪器的入账价值为15万元
B. 换入土地使用权的入账价值为65万元
C. 确认投资收益10万元
D. 影响营业利润的金额为17万元
【单选题】
企业发生的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没有补价的情况下,如果同时换入多项资产,应当按照___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以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A. 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
B. 换出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
C. 换入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账面价值总额
D. 换出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占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总额
推荐试题
【单选题】
___0319.依据《加油站作业安全规范》(AQ 3010—2007),当加油站( )时,应立即停止加油。
A. 有油罐车送油
B. 其他作业人员卸油
C. 有人使用非防爆移动通信工具
D. 有其他车辆驶入加油站
【单选题】
___0320.《加油站作业安全规范》(AQ 3010—2007)规定,油罐( ),应适时测试油罐油气浓度,并采取相应的安全和个体防护措施。
A. 清洗前
B. 作业中
C. 清洗后
D. 清洗前和作业中
【单选题】
___0324.供油站、煤气柜、乙炔站等火灾和爆炸危险性较大的及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设施,应位于厂区和居住区( )。
A. 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B. 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C. 常年主导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D. 夏季主导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单选题】
___0331.在建筑安装过程中,如果上下两层同时工作,上下两层间必须设有( )或者其他隔离设施。
A. 专用的防护棚
B. 专用的防护罩
C. 专用的防护顶板
D. 专用的防护脚手板
【单选题】
___0338.在建筑安装过程中,如果上下两层同时工作,上下两层间必须设有( )或者其他隔离设施。
A. 专用的防护棚
B. 专用的防护罩
C. 专用的防护顶板
D. 专用的防护脚手板
【单选题】
___0339.人员密集场所需要使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时,应根据需要限量使用,存储量不应超过( )的使用量,且应由专人管理、登记。
A. 一天
B. 两天
C. 三天
D. 四天
【单选题】
___0340.《体育场馆公共安全通用要求》(GB 22185—2008)规定,按照体育场馆的规模及举办活动的级别、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等将体育场馆单位风险等级分为( )。
A. 两级
B. 三级
C. 四级
D. 五级
【单选题】
___0341.《体育场馆公共安全通用要求》(GB 22185—2008)规定,体育场馆消防安全系统不包括( )。
A. 火灾自动报警子系统
B. 自动灭火系统
C. 紧急广播
D. 应急指挥中心
【单选题】
___0344.电影院建筑外部设有突出的广告牌等设施时,应( ),且不应( )和人员疏散。
A. 安全可靠;影响消防车辆的通行
B. 安全可靠;影响内部员工车辆通行
C. 定期更换;影响消防车辆的通行
D. 定期更换;影响内部员工车辆通行
【单选题】
___0345.电影院设置电梯或自动扶梯( )贴邻观众厅设置。当贴邻设置时,应采取( )等措施。
A. 宜;隔声、减振
B. 不宜;隔声、减振
C. 宜;除湿
D. 不宜;除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