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用电设备的开关箱中设置了漏电保护器以后,其外露可导电部分可不需连接PE线
A. 对
B. 错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判断题】
施工现场一般场所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 s
A. 对
B. 错
【判断题】
施工现场电缆敷设应采用埋地或架空两种方式,严禁沿地面明设,以防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
A. 对
B. 错
【判断题】
交流电焊机除应设置一般漏电保护以外,还应配装二次空载降压保护器
A. 对
B. 错
【判断题】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应采用耐气候型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并且不得有接头
A. 对
B. 错
【判断题】
照明装置的安装高度:一般220V灯具室外不低于3m,室内不低于2.4m;碘钨灯及其它金属卤化物灯安装高度宜在2.8m以上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建工程不得在外电架空线路正下方施工、搭设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但可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它杂物等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电焊机的一次、二次接线端应有防护罩,且一次接线端需用绝缘带包裹严密;二次接线端必须使用线卡子压接牢固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电焊机的外壳必须有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
A. 对
B. 错
【判断题】
乙炔瓶在储存或使用时,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宜水平放置
A. 对
B. 错
【判断题】
乙炔瓶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必须留有不低于规定的剩余压力
A. 对
B. 错
【判断题】
乙炔瓶在使用、运输和储存时,环境温度一般不得超过40℃;超过时,应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禁止敲击、碰撞
A. 对
B. 错
【判断题】
氧气瓶使用时要注意固定,防止滚动、倾倒;宜平卧使用,将瓶阀一端垫高或直立
A. 对
B. 错
【判断题】
氧气瓶储存处周围8m内,禁止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和动用明火
A. 对
B. 错
【判断题】
氧气瓶应设有防震圈和安全帽
A. 对
B. 错
【判断题】
焊炬和割炬上装接的可燃气与氧气胶管严禁颠倒位置和混用
A. 对
B. 错
【判断题】
目前我国现行标准规定为:氧气胶管为红色,乙炔胶管为黑色
A. 对
B. 错
【判断题】
焊接作业时须配置灭火器材。作业完毕,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观察,确认无引火点后,方可离去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建筑业常见的窒息性气体中毒是工地取暖或加热煤炉和宿舍取暖煤炉,由于门窗密闭,而发生的一氧化碳中毒
A. 对
B. 错
【判断题】
施工及构件加工过程中的噪声主要包括机械性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爆炸性噪声和人为性噪声
A. 对
B. 错
【判断题】
混凝土搅拌机上有2个尘源点:一是向料斗上加料时飞起的粉尘;二是料斗向拌筒中倒料时,从进料口、出料口飞起的粉尘
A. 对
B. 错
【判断题】
物质的燃点越高,发生起火的危险性越大
A. 对
B. 错
【判断题】
闪点是指电气设备接触不良,产生的电火花
A. 对
B. 错
【判断题】
根据建筑工程选址位置、施工周围环境、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施工工艺和施工部位不同,施工现场动火区域分为,一、二、三级
A. 对
B. 错
【判断题】
施工现场木工作业处和半成品加工区为二级动火区域
A. 对
B. 错
【判断题】
施工现场贮存易燃物品的仓库大门应当向内开
A. 对
B. 错
【判断题】
油漆工在休息室内不得存放油漆和稀释剂,油漆和稀释剂必须设库存放,容器必须加盖
A. 对
B. 错
【判断题】
高压电线路下面,可以搭设较矮的临时建筑物,但不得堆放易燃材料
A. 对
B. 错
【判断题】
施工现场架设或使用的临时用电线路,当发生故障或过载时,就有可能造成电气失火
A. 对
B. 错
【判断题】
焊工必须持操作证进行焊割作业,在一、二级动火区域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方可动火作业;三级动火区域可不必办理动火审批手续
A. 对
B. 错
【判断题】
高层建筑应设立防火警示标志。楼层内不得堆放易燃可燃物品。在易燃处施工的人员不得吸烟和随便焚烧废弃物
A. 对
B. 错
【判断题】
BC类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救易燃气体、液体和电气设备的火灾
A. 对
B. 错
【判断题】
雨后应及时对坑槽沟边坡和固壁支撑结构进行检查,如果发现边坡有裂缝、疏松、支撑结构折断、走动等危险征兆,应当立即采取措施
A. 对
B. 错
【判断题】
大风大雨后作业,应当检查起重机械设备的基础、塔身的垂直度、缆风绳和附着结构,以及安全保险装置并先试吊,确认无异常方可作业
A. 对
B. 错
【判断题】
施工现场所有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15Ω
A. 对
B. 错
【判断题】
塔机路轨不得铺设在冻胀性土层上,防止土壤冻胀或春季融化,造成路基起伏不平,影响塔机的使用,甚至发生安全事故
A. 对
B. 错
【判断题】
施工现场的木工棚、库房、喷漆车间、油漆配料车间等场所,不得用火炉取暖,周围10m内不得有明火作业
A. 对
B. 错
【判断题】
入冬前,施工现场应做好消防水池的保温工作。一般方法是在水池上盖上木板,木板上再盖上不小于40~50cm厚的稻草、锯木等
A. 对
B. 错
【判断题】
压力容器与锅炉的安全附件是为了使压力容器与锅炉能够安全运行而装在设备上的主要装置
A. 对
B. 错
【判断题】
表盘封面玻璃破裂或表盘刻度模糊不清的压力表可以继续使用
A. 对
B. 错
【判断题】
每台锅炉都必须装有安全泄压装置
A. 对
B. 错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国境口岸卫生监督员在执行任务时,有权对____提出改进意见,协同有关部门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卫生处理。
A. 卫生状况不良
B. 可能引起传染病传播的因素
C. 卫生状况不良和可能引起传染病传播的因素
D. 病媒媒介生物超标
【单选题】
对逃避检疫,未经许可擅自上下人员的,海关可以对运输工具负责人做出_____行政处罚权。
A. 警告或罚款
B. 没收财物
C. 行政拘留
D. 吊销营业执照
【单选题】
《国境卫生检疫法》所称“国境口岸”是指____的港口、机场、车站、陆地边境和国界江河的关口。
A. 陆地边境和国界江河
B. 沿海
C. 边境
D. 国际通航
【单选题】
海关对____必须立即将其隔离,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A. 监测传染病染疫嫌疑人
B. 监测传染病染疫人
C. 检疫传染病染疫嫌疑人
D. 检疫传染病染疫人
【单选题】
出境航空器申请电讯检疫的,应当在航空器离境关闭舱门____前申报。
A. 15分钟
B. 30分钟
C. 60分钟
D. 90分钟
【单选题】
入境航空器申请电讯检疫的,应当在航空器预计降落前____前申报。
A. 15分钟
B. 30分钟
C. 60分钟
D. 90分钟
【单选题】
对没有染疫的船舶、航空器,如果来自鼠疫疫区,可以对离船、离航空器的染疫嫌疑人,从船舶、航空器____算起,实施不超过6日的就地诊验或者留验。
A. 离开疫区时
B. 到达时
C. 卫生处理完毕时
D. 卸货完毕时
【单选题】
对染有霍乱的船舶、航空器,对离船、离航空器的员工、旅客,从____算起,实施不超过5日的就地诊验或者留验。
A. 离开疫区时
B. 到达时
C. 卫生处理完毕时
D. 卸货完毕时
【单选题】
对染有鼠疫的船舶、航空器实施卫生处理,对染疫嫌疑人实施除虫,并且从____算起,实施不超过6日的就地诊验或者留验。
A. 离开疫区时
B. 到达时
C. 卫生处理完毕时
D. 卸货完毕时
【单选题】
对染有鼠疫的船舶,必要时,对卸货的工作人员从____算起,实施不超过6日的就地诊验或者留验。
A. 离开疫区时
B. 到达时
C. 卫生处理完毕时
D. 卸货完毕时
【单选题】
对有蚊媒传染病的疑似病例的交通工具停留场所周边半径____范围内实施彻底灭蚊和效果评价。
A. 100m
B. 200m
C. 400m
D. 500m
【单选题】
根据现行的《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未经检查,从交通工具上移下传染病病人造成传染病传播危险的,可以______。
A. 处以警告或者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B. 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C. 处以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D. 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单选题】
《国际卫生条例(2005)》所称“明显干扰”一般是指拒绝国际旅行者、行李、货物、集装箱、交通工具、物品等入境或出境或延误入境或出境____以上。
A. 24小时
B. 16小时
C. 12小时
D. 8小时
【单选题】
染有黄热病嫌疑的航空器,应设置半径_____的隔离圈,未经许可,严禁任何人上下航空器。
A. 10m
B. 50m
C. 100m
D. 400m
【单选题】
入境航空器______,是判定鼠疫染疫的依据。
A. 来自鼠疫疫区
B. 到达时载有鼠疫病例或感染鼠疫的医学媒介生物
C. 到达前曾经有鼠疫病例发生,但到达以前该病员已离去
D. 到达前曾发现感染有鼠疫的医学媒介生物,但到达前已经实施过除鼠灭虫处理
【单选题】
世界卫生组织向缔约国发布的建议中包括对行李、货物、集装箱、交通工具、物品和邮包或尸体(骸骨)处理,以消除其中的____和宿主。
A. 病毒
B. 细菌
C. 病原微生物
D. 病媒生物
【单选题】
下列关于对交通工具的卫生要求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
A. 交通工具上的宿舱、车厢必须保持清洁卫生,通风良好
B. 交通工具上必须备有足够的消毒、除鼠、除虫药物及器械,并备有防鼠装置
C. 交通工具上的货舱、行李舱、货车车厢在装货前或者卸货后应当进行彻底清扫,有毒物品和食品混装
D. 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入境、出境交通工具,必须接受海关的督导立即进行改进
【单选题】
在国境口岸发现有人非因意外伤害而死亡并死因不明的,有关单位和交通工具的负责人,应当立即向海关报告,并申请____。
A. 临时检疫
B. 卫生处理
C. 移下病人
D. 对病人实施治疗
【单选题】
在国境口岸,所有非因意外伤害而死亡并死因不明的尸体,必须经海关查验,并签发____后,方准移运。
A. 卫生处理证明
B. 特殊物品审批单
C. 出境检疫证
D. 尸体移运许可证
【单选题】
指定的机场,港口和陆路口岸在应对可能的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对嫌疑旅行者进行评估,必要时进行检疫,检疫设施最好远离____
A. 人群
B. 交通工具
C. 重要道路
D. 入境口岸
【单选题】
进境航空器电讯检疫档案保存____。
A. 1年
B. 2年
C. 3年
D. 4年
【单选题】
出境航空器电讯检疫档案保存____。
A. 1年
B. 2年
C. 3年
D. 4年
【单选题】
警情处置的全部过程必须做好____。
A. 疫情监测
B. 留痕管理
C. 书面报告
D. 健康申报
【单选题】
携带自用且仅限于预防或者治疗疾病用的血液制品或者生物制品出入境的,不需办理卫生检疫审批手续,出入境时应当向隶属海关出示____的有关证明。
A. 医院
B. 卫计委
C. 生产厂家
D. 外事部门
【单选题】
口岸现场关员是疫情接报和应对的____。
A. 主要责任人
B. 重要责任人
C. 第一责任人
D. 直接责任人
【单选题】
入境的船舶必须在____的指定地点接受检疫,办理入境检验检疫手续。
A. 目的地口岸
B. 最先抵达口岸
C. 途径口岸
D. 任一口岸
【单选题】
海关对有检疫传染病病人、疑似检疫传染病病人,或者有人非因意外伤害而死亡并死因不明的船舶应当实施____。
A. 锚地检疫
B. 电讯检疫
C. 靠泊检疫
D. 随船检疫
【单选题】
海关对旅游船、军事船、要人访问所乘船舶等特殊船舶以及遇有特殊情况的船舶,如船上有病人需要救治、特殊物资急需装卸、船舶急需抢修等,经船方或者其代理人申请,可以实施____。
A. 锚地检疫
B. 电讯检疫
C. 靠泊检疫
D. 随船检疫
【单选题】
出境的船舶,船方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在船舶离境前____内向海关申报,办理出境检验检疫手续。
A. 4小时
B. 12小时
C. 24小时
D. 48小时
【单选题】
申请人的申请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直属海关应当自受理之日起____内签发《入/出境特殊物品卫生检疫审批单》。
A. 30日
B. 20日
C. 15日
D. 7日
【单选题】
含有或者可能含有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特殊物品,其《特殊物品审批单》有效期为____。
A. 1周
B. 2周
C. 1个月
D. 3个月
【单选题】
出入境特殊物品单位应当建立特殊物品生产、使用、销售记录。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____。
A. 5年
B. 3年
C. 2年
D. 1年
【单选题】
在可行的情况下,集装箱装卸区应配备____设施。
A. 隔离
B. 检查
C. 检查和隔离
D. 消毒
【单选题】
对来自检疫传染病疫区的入、出境交通工具,应当实施____或者其他卫生处理。
A. 监督其离境
B. 消毒、除鼠、除虫
C. 临时检疫
D. 隔离
【单选题】
在《口岸传染病排查处置技术方案》中,低风险防护不适用于____。
A. 实验室离心操作人员
B. 对可疑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医学观察的检疫人员
C. 处理除呼吸道传染病及中等危害以上经接触传播传染病以外的疑似病例使用过的物品、分泌物、排泄物的人员
D. 对公共场所进行预防性消毒的工作人员
【单选题】
根据《口岸传染病排查处置技术方案》,下列关于口岸传染病处置个人防护指导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
A. 在对口岸传染病可疑病例的排查处置中,应将个人防护工作作为开展排查处置的前提,放在首位
B. 个人防护主要包括手卫生防护、呼吸道防护和皮肤接触防护等
C. 与可疑病例近距离(1m以内)接触,应戴医用一次性外科口罩
D. 进行体格检查、样本采集和现场快速检测等技术操作时,至少需佩戴一层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
【单选题】
____是穿戴防护用品的正确程序。
A. 手卫生→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全面型自吸过滤式呼吸器→戴一次性工作帽→穿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或防护面屏→戴一次性手套→穿工作鞋、一次性鞋套或一次性防水靴套→戴外层一次性手套
B. 手卫生→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全面型自吸过滤式呼吸器→戴一次性工作帽→戴防护眼罩或防护面屏→戴一次性手套→穿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穿工作鞋、一次性鞋套或一次性防水靴套→戴外层一次性手套
C. 手卫生→戴一次性工作帽→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全面型自吸过滤式呼吸器→戴防护眼罩或防护面屏→戴一次性手套→穿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穿工作鞋、一次性鞋套或一次性防水靴套→戴外层一次性手套
D. 手卫生→戴一次性工作帽→戴防护眼罩或防护面屏→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全面型自吸过滤式呼吸器→戴一次性手套→穿工作鞋、一次性鞋套或一次性防水靴套→穿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戴外层一次性手套
【单选题】
对可疑病例进行调查时,需调查其发病前____的流行病学内容。
A. 2周
B. 4周
C. l周
D. 2个月
【单选题】
____不属于检疫传染病。
A. 鼠疫
B. 霍乱
C. 黄热病
D. 艾滋病
【单选题】
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曾与疑似病例自其出现症状前____起,有过较长时间近距离接触的人员判定为密切接触者。
A. 1天
B. 2天
C. 3天
D. 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