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海上医疗后送工具:___
A. 救护艇
B. 医院船
C. 卫生运输船
D. 海上救护直升机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多选题】
伤病员后送中脉搏体温的防干扰对策有:___
A. 避免口腔测温
B. 有条件使用电子体温表
C. 只能测量腋温
D. 以上都不对
【多选题】
伤病员后送中心脏听诊的防干扰对策有:___
A. 伤员取左侧卧位
B. 伤员身体前倾
C. 伤员取平卧位
D. 伤员取右侧卧位
【多选题】
海战伤的特点有哪些___
A. 多发伤、复合伤
B. 多处伤、爆震伤(冲击伤)
C. 烧(炸)伤
D. 吸入性损伤
【多选题】
美军快捷救治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中,每个伤病员伤情编码对应的TTT数据库分别是___
A. Target所需救治的目标
B. Time所需救治时间
C. Tast相应救治策略
D. Treater所需各类卫生资源
【多选题】
我军海战伤捡伤分类伤标颜色有哪些___
A. 白色
B. 红色
C. 绿色
D. 黄色
E. 黑色
【多选题】
海战伤紧急救治中,死亡三征包括___
A. 低血容量
B. 低体温
C. 酸中毒
D. 凝血障碍
【多选题】
海战伤严重创伤者的三个死亡高峰期为___
A. 创伤发生后数秒至数分钟内
B. 创伤发生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
C. 创伤发生后数日至数周
D. 创伤发生后数月
【多选题】
骨髓腔输液穿刺点包括:___
A. 胫骨近段及肱骨近段
B. 胫骨远端及髂前上棘
C. 胸骨柄
D. 锁骨
【多选题】
骨髓腔输液禁忌症包括:___
A. 骨质疏松
B. 骨发育不全
C. 穿刺部位存在严重烧伤
D. 一次骨髓腔输液没有成功的部位
【多选题】
微光下静脉输液可借助于( )仪器___
A. 手电筒
B. 简易照明光源  
C. 月光  
D. 静脉显影仪
E. 打火机
【多选题】
动态环境下输液时要找准支持点,分别为___
A. 持针手腕与伤员输液肢体緊贴  
B. 第四、五指尖或小鱼际肌与伤病员穿刺部位下方支撑牢靠
C. 膝部跪于荡板上  
D. 操作者身体紧靠担架或铺位
【多选题】
电动骨髓腔输液操作流程___
A. 定位、消毒
B. 钻孔、取钻芯
C. 抽回血、冲洗
D. 连接输液器输液
【多选题】
“创伤死亡三角”是指___
A. 低体温
B. 低血压
C. 凝血障碍
D. 酸中毒
【多选题】
为控制出血性休克原则包括___
A. 低压复苏
B. 低温复苏
C. 止血复苏
D. 延迟复苏
【多选题】
伤员休克的判断包括___
A. 非创伤性脑损伤或药物引起的意识丧失或精神状态变化(神志不清或嗜睡)
B. 脑损伤或药物引起的意识丧失或精神状态变化(神志不清或嗜睡)
C. 桡动脉搏动异常、无力或者消失
D. 颈内动脉搏动异常、无力或者消失
【多选题】
现代战争致伤特点包括___
A. 武器多样、致伤多元
B. 伤型多、伤势重、伤情复杂
C. 群体伤低,致残率、死亡率低
D. 群体伤多,致残率、死亡率高
【多选题】
战伤救治理念更新为___
A. 零伤亡
B. 控制伤亡
C. 损伤控制
D. 持续作战
【多选题】
防护服根据防护等级分类包括___。
A. 气密性防护服
B. 大量喷洒性防化服
C. 小量喷洒性防化服
D. 普通防护服
【多选题】
穿防护服时,应注意___。
A. 由上至下
B. 由下至上
C. 由内向外
D. 严密防护
【多选题】
脱防护服时,应注意___。
A. 由上至下
B. 由内至外
C. 由外向内
D. 污染及相对清洁
【多选题】
对于检测仪器本身的防护应做到___。
A. 监测探头面及操作面板包裹2-3层保鲜膜
B. 防护膜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防护
C. 救援任务结束后应检查防护膜是否完整
D. 做好防护的手持式表面污染检测放于包装箱内备用
【多选题】
根据类别,放射性物质的监测包括___
A. 人员监测
B. 场所监测
C. 环境监测
D. 流出物监测
【多选题】
辐射的特点是___
A. 看不见
B. 听不见
C. 闻不着
D. 摸不着
【多选题】
辐射对人体的作用方式分为___
A. 外照射
B. 热照射
C. 冷照射
D. 内照射
【多选题】
急性放射病的发病特点是___
A. 病情主要取决于受照剂量
B. 病变广泛性
C. 病程的阶段性
D. 自身恢复的可能性
【多选题】
急性放射病的护理原则是___
A. 严格保护隔离
B. 全面细致护理
C. 心理干预
D. 生活护理
【多选题】
核应急医学救援原则坚持的“三分一结合”的三分是指___
A. 分批救治
B. 分级救治
C. 分期救治
D. 分类救治
【多选题】
伤情分类是现场医学救援的首要环节,应按照( )要求。___
A. 先伤后核
B. 先粗后细
C. 先外后内
D. 先重后轻
【多选题】
4新军事变革对战创伤救护的挑战应对措施___
A. 建立快速反应的机制和完善的战创伤救护体系,紧跟作战节奏,把战争的开始点作为救护体系反应启动的时间
B. 建立与快速反应相匹配的救护流程,伴随战争的进行,快速高效的救护集中而来的伤员
C. 制定与快速反应相匹配的应急预案,伴随作战的快速变化,应对不同致伤因素和快速的伤情变化
D. 培养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护士队伍,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单选题】
不符合隔离原则的是___
A. 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
B. 疑似传染病患者应严密观察,确诊后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
C. 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
D. 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出入。
【单选题】
热射病诊断___
A. :常温下体力活动
B. :核心温度高于38.5
C. :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精神错乱、昏迷、抽搐)
D. :肌酸激酶大于3倍正常值
【单选题】
发生轻度中暑后,热痉挛多发生在___
A. 转移至阴凉处休息
B. 补充水分和盐分
C. 送往医院的途中
D. 饮水多而补充盐分不足
【单选题】
以下不是热衰竭化验提示的是___
A. 体温38℃
B. 高钠血症
C. 轻度氮质血症
D. 肝功能异常
【单选题】
热衰竭未及时治疗可发展为___
A. 热痉挛
B. 热射病
C. 中暑
D. 劳力型热射病
【单选题】
发生热射病后,如果热量不能及时从体内散出,每 分钟体温升高 1℃:___
A. 3
B. 4
C. 5
D. 6
【单选题】
信息化战场新特点___
A. 杀伤强度大、作用时间长
B. 伤亡机理复杂、新伤类、新伤型增多
C. 战创伤救治难度大
D. 以上都对
【单选题】
高热人体耐受最高温度为___
A. 40.2℃
B. 41℃
C. 41.4℃
D. 42℃
【单选题】
在战场上所有的战斗伤者中有( )在抵达确定性治疗机构之前已死亡。___
A. 30%
B. 50%
C. 70%
D. 90%
【单选题】
热射病损伤主要是体温超过___
A. 40℃
B. 41℃
C. 42℃
D. 43℃
【单选题】
现代战争的特点___
A. 高技术局部战争
B. 攻防转换快,作战节奏快
C. 伤员发生快,时间比较集中
D. 战线长—保障线长,预知性差
推荐试题
【单选题】
根据《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的规定,施工企业的资质序列不包括___。
A. 施工总承包
B. 专业承包
C. 劳务分包
D. 联合承包
【单选题】
根据《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的规定,___负责全国建筑业企业资质的统一监督管理。
A.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
B.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
C.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
D. 省级人民政府
【单选题】
《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中规定,对在资质有效期内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信用档案中无不良行为记录,且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满足资质标准要求的企业,经资质许可机关同意,有效期延续___年。
A. 3
B. 5
C. 6
D. 7
【单选题】
资质许可机关应当依法注销建筑业企业资质的情形不包括___。
A. 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未依法申请延续的
B. 建筑业企业依法终止的
C.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的
D. 建筑业企业资质依法被撤销、撤回或吊销的
【单选题】
根据《建筑法》,下列建筑工程承发包行为中属于法律允许的是___。
A. 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他人
B. 两个以上的承包单位联合共同承包一项大型建筑工程
C. 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部分工程发包给他人
D. 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肢解后发包给他人
【单选题】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将工程勘察资质划分为___。
A. 综合资质、专业资质和劳务资质
B. 综合资质、行业资质和劳务资质
C. 总承包资质、专业承包资质和劳务分包资质
D. 总承包资质、行业承包资质和劳务分包资质
【单选题】
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应当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大型建筑工程或者结构复杂的建筑工程,可以由两个以上的承包单位联合共同承包.但两个以上不同资质等级的单位实行联合共同承包的,应当按照___承揽工程。
A. 资质等级较高的单位的业务许可范围
B. 重新评定的资质业务许可范围
C. 联合承包的各方在各自的资质范围
D. 资质等级低的单位的业务许可范围
【单选题】
《建筑法》中规定的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和吊销资质证书的行政处罚,由___决定。
A. 当地人民政府
B. 颁发资质证书的机关
C.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D. 省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单选题】
建筑施工企业转让、出借资质证书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许他人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情节严重的___
A. 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B. 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
C. 吊销资质证书
D.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单选题】
下列人员中,___不属于建筑工程的从业人员。
A. 注册建筑师
B. 注册结构工程师
C. 注册资产评估师
D. 注册建造师
【单选题】
下列是有关注册建筑师应当履行义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_。
A. 保守在执业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和他人的商业、技术等机密
B. 对侵犯本人权利的行为进行申述
C. 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管理规定,恪守职业道德
D. 接受继续教育,努力提高执业水准
【单选题】
注册建筑师申请初始注册时应具备的条件不包括___。
A. 达到继续教育的要求
B. 取得注册证书和执业印章
C. 受聘于一个相关单位
D. 没有明确规定不予注册的情形
【单选题】
某项目经理于2007年10月9日参加了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统一考试,并于2009年2月3日取得了建造师资格证书。该项目经理若要以注册建造师名义执业,最迟应当于___之前提出注册申请。
A. 2009年10月9日
B. 2009年3月3日
C. 2010年10月9日
D. 2012年2月3日
【单选题】
某工程师取得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后,因故未能在3年内申请注册,3年后必须___方可申请初始注册。
A. 重新取得执业资格
B. 提供达到继续教育要求的证明材料
C. 提供新的业绩证明
D. 符合继续执业的条件
【单选题】
根据《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二级建造师执业划分为10个专业,注册建造师应在相应的岗位上执业,但国家鼓励和提倡___
A. 多种经营
B. 一岗多师
C. 一师多岗
D. 多种兼职
【单选题】
建筑工程从业人员实行执业资格制度,取得建造师资格,___不得以建造师名义从事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工作。
A. 未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的
B. 未经注册的
C. 未取得注册建筑师资格的
D. 未取得注册结构工程师资格的
【单选题】
王某于2006年9月取得建造师执业资格,但他在2004年3月担任项目经理时所负责的工程曾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则他只有在___后才能申请注册。
A. 2007年3月
B. 2007年9月
C. 2009年3月
D. 2009年9月
【单选题】
建设工程施工活动中形成的有关工程施工管理文件,应当由___签字并加盖执业印章。施工单位签署质量合格的文件上,必须有注册建造师的签字盖章。
A. 注册造价工程师
B. 注册咨询工程师
C. 注册建造师
D. 项目经理
【单选题】
某桥梁发生倒塌,对张某造成损害。后查实,事故原因在于设计和施工存在缺陷。该建筑的所有人为甲,设计单位为乙,工程监理单位为丁,施工单位为丙,则下列表述正确是___。
A. 应由甲、乙、丙、丁共同承担连带责任
B. 应由甲承担全部责任
C. 应由甲与乙承担连带责任
D. 应由乙和丙承担连带责任
【单选题】
A、B两公司联合承包了某大型工程的施工总承包任务。双方在联合承包协议中约定,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而遭建设单位索赔,A、B双方各承担索赔额的50%。在工程施工中,由于A公司的施工技术问题出现了质量问题并因此遭到建设单位10万元的索赔。关于建设单位的索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
A. 建设单位只能向A公司索赔10万元
B. 建设单位可以仅要求B公司赔偿10万元损失
C. 建设单位可以仅要求A公司赔偿10万元损失
D. 建设单位可以要求A、B公司各赔偿5万元的损失
【单选题】
大华建筑公司承包中信科技有限公司的办公楼扩建项目,根据《建筑法》有关建筑工程发承包的有关规定.该公司可以___。
A. 把工程转让给华民建筑公司
B. 把工程分为土建工程和安装工程,分别转让给两家有相应资质的建筑公司
C. 经中信科技有限公司同意.把内墙抹灰工程发包给别的建筑公司
D. 经中信科技有限公司同意,把主体结构的施工发包给别的建筑公司
【单选题】
总承包单位甲公司将部分非主体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乙分包公司,且已征得建设单位同意。根据《建筑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分包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___。
A. 甲总承包单位必须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备案
B. 建设单位必须与乙分包公司重新签订分包合同
C. 乙分包公司应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甲总承包单位负责
D. 建设单位必须重新为乙分包工程办理施工许可证
【单选题】
某国有施工企业甲公司将其资质证书借给某乡镇施工企业乙公司,承揽了A集团公司办公大楼工程,后因不符合规定质量标准而给A集团造成了损失。那么,赔偿责任应当由___承担。
A. 甲公司
B. 乙公司
C. 甲公司和乙公司连带
D. 甲公司和乙公司按资产比例
【单选题】
某工程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经建设单位同意,总承包单位将部分工程的施工交由分包单位完成。就分包工程的施工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 应由分包单位与总承包单位对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B. 应由总承包单位对建设单位承担责任
C. 应由分包单位对建设单位承担责任
D. 由建设单位自行承担责任
【单选题】
施工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依法签订了“幕墙工程分包协议”,在建设单位组织竣工验收时发现幕墙工程质量不合格。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
A. 分包单位就全部工程对建设单位承担法律责任
B. 分包单位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
C. 总包单应就分包工程对建设单位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D. 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就分包工程对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单选题】
甲、乙两建筑公司于2009年3月10日组成一个联合体去投标,在共同投标协议中约定: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而遭遇建设单位索赔,各自承担索赔额的50%。2010年6月22日甲建筑公司施工部分出现质量问题,建设单位索赔80万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 由于是甲公司的原因导致,故建设单位只能向甲公司主张权利
B. 因约定各自承担50%,故乙公司只应对建设单位承担40万元的赔偿责任
C. 如果建设单位向乙公司主张,则乙公司应先对80万元索赔额承担责任
D. 只有甲公司无力承担,乙公司才应先承担全部责任
【单选题】
甲、乙两家施工单位以联合承包方式承揽某建设工程的施工任务。则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我国《建筑法》规定的是___。
A. 双方应签订联合承包的协议
B. 按照资质等级低的单位的业务范围承揽建设工程
C. 甲与乙就承揽工程向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D. 甲与乙根据联合承包协议约定的比例对建设单位承担责任
【单选题】
某建设单位与甲公司签订了一份施工合同,约定由甲公司为其承建某工程。甲公司又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施工合同,约定由乙公司承建该工程的主体部分。则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的合同为___。
A. 转包合同,合同有效
B. 转包合同,合同无效
C. 分包合同,合同有效
D. 分包合同,合同无效
【单选题】
合同估算价在___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必须进行招标。
A. 50
B. 100
C. 150
D. 200
【单选题】
抢险救灾紧急工程应采用___方式选择实施单位。
A. 公开招标
B. 邀请招标
C. 议标
D. 直接委托
【单选题】
《招标投标法》第19条规定,招标人应当根据招标项目的___编制招标文件。
A. 投资
B. 建设规模
C. 占地面积
D. 特点和需要
【单选题】
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在招标程序上的差异为___。
A. 是否进行资格预审
B. 是否组织现场考察
C. 是否解答投标单位的质疑
D. 是否公开开标
【单选题】
某建设项目发售招标文件时收取工本费500元,则在招投标结束后___。
A. 招标文件及收费都不退回
B. 退回招标文件,收费不退回
C. 不退回招标文件,收费退回
D. 招标文件及收费分别退回
【单选题】
根据《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的规定,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投标人___。
A. 可以补充修改或者撤回已经提交的投标文件,并书面通知招标人
B. 不得补充、修改、替代或者撤回已经提交的投标文件
C. 须经过招标人的同意才可以补充、修改、替代已经提交的投标文件
D. 撤回已经提交的投标文件的,其投标保证金将被没收
【单选题】
某招标人于2010年5月1日发出招标文件,招标文件中要求投标人于2010年5月30日前提交投标文件。招标人要对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修改,根据《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招标人至少应当在___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招标文件收受人。
A. 2010年5月10日
B. 2010年5月15日
C. 2010年5月20日
D. 2010年5月30日
【单选题】
提交投标文件的投标人少于___个的,招标人应当依法重新招标。
A. 2
B. 3
C. 4
D. 5
【单选题】
某必须招标的建设项目,共有三家单位投标,其中一家未按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保证金,则关于对投标的处理和是否重新发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
A. 评标委员会可以否决全部投标,招标人应当重新招标
B. 评标委员会可以否决全部投标,招标人可以直接发包
C. 评标委员会必须否决全部投标,招标人应当重新招标
D. 评标委员会必须否决全部投标,招标人可以直接发包
【单选题】
根据《招标投标法》的规定,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最短不得少于___日。
A. 15
B. 20
C. 25
D. 30
【单选题】
开标应在招标文件确定的___公开进行。
A. 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之后1日内
B. 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之后2日内
C. 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的同一时间
D. 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之后3日内
【单选题】
某招标项目的招标文件中规定了开始收受投标书的时间为2009年5月9日,投标文件截止之日为2009年6月9日,投标有效期截止日为2009年7月20日,则开标时间为___。
A. 2009年5月9曰
B. 2009年6月9日
C. 2009年7月20日
D. 2009年8月20日